游记欣赏:风情之上海崇明游记
来源:优易学  2011-5-25 14:48:26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虽然不是那样广为人知,也不如台湾与海南岛重要,但崇明在上海确是个去处。 
  崇明岛是我国第三大岛,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岛的形成是由一个沙洲开始的——它位于长江口,是长江的水经年累月地带着泥沙在此堆积而形成的,一年年过去,一个不起眼的小沙洲竟然成了中国第三大岛,这让人不得不叹服自然和时间的作用。 
  去崇明是一个下午,自吴淞港乘渡轮过江。船顶有个茶座,只须花五块钱,就可以坐上去,而不必呆在嘈杂的客舱里。 
  说是茶座,其实也就是一个露天的平台,摆四五个圆凳,并无茶水,仅此而已。然而这却是个不错的地方。甲板被漆成了绿色,打扫得也还算干净。四周围着铁栏杆,没有凳坐的人多凭栏远眺,姿势颇为深沉。自主桅杆到船尾栏杆上系着一根长绳,花花绿绿地旗子在上面随着江风猎猎飞舞,呼呼作响。 
  太阳有点西沉的意思,阳光就那么斜斜地照在甲板上,拖着人的影子。船在浆的轰鸣声中劈波斩浪地前进,离码头越来越远,于是上海这片土地便慢慢变成一条浮在水上的线,上面偶尔有些小疙瘩——那是高楼。离岸越来越远,我已经不能辨别来路的方向,只见得四处都是水,水上漂着的都是船,这景象大概可以被描述为千帆竞发,只可惜帆早已经被淘汰了,少了些情趣。看着这些船,心中不禁生出对古代航海家们的佩服之情——那个时候他们靠着指南针竟然可以环游地球!这在我看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啊! 
  秋日的风吹来真是很舒服。此情此景,还要那些圆凳做甚?所以索性席地而坐,面朝船尾,看着船后不断泛起的白色浪花,尽情享受这风、这水、这日、这时。 
  约摸一个多少时,船的前方水上又出现了一条线——我知道,崇明快到了。人们熙熙攘攘地下了船,穿过长长的码头走廊,就上了岸。这个地方叫作堡镇,朋友指示我们要从这儿坐车到八一公路下车,他来接我们。 
  车一路开过,我的眼睛也没闲着。旧时代和新时代的东西在这里对比肩而立——一些斑驳的老房子和一些新的玻璃幕墙楼房混杂在一起;可以看到新近开张的超市,也可以看到八十年代常见的商店名称:**五金交电商场;既可以看到豪华轿车疾驶而过,也有拖拉机冒着黑烟招摇过市;既有打扮入时的年轻姑娘风情万种,也有穿着解放鞋的农夫在无言地张望……。似乎老房子也特别有味道:山墙的顶尖部位都做成半圆形,这在别处还是没有看到过的。 
  到了八一公路,朋友还没有到,叫我们先候着。那就候着吧!倒是这等候让我觉得很美。比之任何一个城市,这路口可称得上是荒凉。 
  路修得不错,很平且带点优美的弧。黑色的沥青,总给人那么点儿深沉和稳重之感,再洒下些黄的叶子零落四处,凭空造出些沧桑。路边散着些破旧的房子,其中一个是杂货铺,里面的玻璃柜台是自己用木头做的那种,从年龄来看,足可以进入博物馆。邻人们都互相认识,偶尔有人经过,总会友好地打个招呼。 
  道旁立着两排树,很高。与城市里不同的是,这些树显然没有经过什么的修剪,所以他们的枝桠自由地在天空里舒展,他们的姿势随兴而摆,所以,总让人感觉到无言的美,就如同看中国画家随兴而作的国画一样。树种也不是那么千篇一律的,有苍老的刺槐、宝塔般的柏树,还有开着花的夹竹桃和木槿,甚至还有些竹子。他们都自然地生长着,无规律,却透出莫名的和谐。 
  车是很少的,偶尔经过,声音便很快消失在这秋日黄昏里远处的路上。不远处有座小桥,被刷成了白色。树木在桥头静静地矗立,河水在桥下无言地流过,黑色的路面通过桥向远处延伸,延伸的尽头,是已经变成红色的、让几丝晚霞托着的夕阳……,几只白鸥不时滑过半是金红半是湛蓝的天空,不知所归…… 
  四周极为安静,两个农夫坐在桥头树下低语,远处偶尔传来三两声汽笛,几只鸽子不时小声地咕咕说几句话,还有一些衣着朴素的人们骑着吱吱呀呀的自行车经过,下坡的时候链条撞击几下护链板叮咣叮咣作响——这,就是全部声响了。安详的黄昏被夕阳的余辉染成一片金色,人的心变得如此沉静,几乎不愿意弄出任何响动,害怕破坏了这乡村的宁静。 
  这是一幅多美的图画啊!后来我发现,这是我在崇明看到的最美的图画。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