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知识:民间信化三十三观音等像
来源:优易学  2011-8-10 9:27:06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阿麽提观音:常乘白狮而身放火光之像,四臂分持摩竭鱼、白吉祥鸟、凤头、箜篌。为密宗所奉,表无畏之义。或释为表三十三身中之毗沙门身。
  叶衣观音:敷草坐岩上,身穿千叶衣。或释为表三十三身之帝释。古印度东南部就有一个夏帕拉族,以树叶为衣。婆罗门教女神亦有此形象。
琉璃观音:又称香王观音、高王观音。形象为两手捧一琉璃壶,乘一莲瓣浮于水上。或释为表三十三身中自在天身。
  多罗尊观音:多罗意为“眼”、“瞳子”,作中年女像,合掌持青莲花,为密宗所奉。或释为《普门品》中“或值怨贼绕,各值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蛤蜊观音:居于两扇蛤蜊壳中,或乘于蛤蜊之上渡海。此像缘出唐文宗食蛤,遇观音现于其中的故事,也释为表三十三身中菩萨身。
  六时观音:作居士装束。表三十三身之居士,以佛教徒每日六时(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奉供不断,故名。法隆寺中似有六时观音。
  普悲观音:衣端受风立像。表三十三身之大自在天身。
  马郞妇观音:妇女立像。表三十三身中的妇女身。
  合掌观音:合掌立像。表三十三身中婆罗门身。
  一如观音:形象为乘云飞行空中,右手持说法印,能制伏雷电等魔扰。《普门品》中有:“云雷鼓掣电,降雹澎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配图的经本多画有雷电降电与观音场面。
  不二观音:双手相叉或低垂,在水中立或坐于莲叶之上,身着天衣,飘然自得地浮于水面。表三十三身之执金刚身。
  持莲观音:手持一莲花,站或坐在莲叶上,多为容貌姣好的少女形象。表三十三身之童男童女身。
  洒水观音:又称滴水观音。一手持瓶作泻水状,一手作法印,或持杨枝。表《普门品》中“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在以上三十三观音之中,约只有白衣、青颈、多罗尊、叶衣、阿麽提五观音于经轨有据,有梵名,且是密宗所奉。白衣像现胎藏荼罗观音院西北隅,白表清净菩提心,因而住白莲花着白衣,密号为离垢(离苦)金刚,系令一切苦恼消除,转不吉为吉祥的菩萨。以此为本尊而修祈息灾延命之修法为白衣观音法、白处尊。密教诸经中记其形象均有不同,但水墨画中以戴白色风帽,披白色大衣者极多,晚近各种工艺小雕像中此像式也很多。《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及《青颈大悲念诵仪轨》载,青颈观音三面四臂,持杖、莲花、轮、螺,身色红白,但颈为青色,可表征烦恼即菩提之义,或曰观音为救众生吞下龙王喷出的毒液而成青颈,此故事与古印度婆罗门大神湿婆有关。此尊三昧耶形为莲花或轮宝。多罗尊菩萨就是度母,其义本为眼瞳,是观音化身,从观音眼中所生。其位现胎藏螺荼罗观音院内,列观自在菩萨之西方。是观音部佛母,密号为悲生金刚,三昧耶形是已开却合的青莲花。密教诸经中对此尊形像有不同描述,传佛教对多罗尊极为尊崇。叶衣观音因全身裹在莲叶之中而得名。此尊位列胎藏曼荼罗观音院中,密号异行金刚。以叶衣为本尊,念诵《叶衣观自在菩萨经》,可祛除各类疾病,并延寿镇宅。阿麽提观音也称无畏或宽广观音。《观自在菩萨阿麽提法》产生在于阗地区,此经咒中有“无垢女”,可能与伊朗水神有渊源。
  其余之像皆是唐以后民间信奉。如《观音慈林集》卷下载,唐文宗一向极好食蛤蜊,沿海地方官吏以进贡为口实,大加收括民财,致怨声载道。观音闻知后为解救从生,变为蛤蜊,示现于皇宫的厨房。文宗见后惊奇,请终南山恒政禅师致问,乃知观音化现教示,即下旨停罢蛤蜊,永戒食蛤。又令天下寺建观音殿,沿海渔民额手称庆,家家奉供,称为蛤蜊观音。
送子观音之名,不见佛典。实际上《普门品》内有此方面内容,因中国重传宗孝养,遂有祈观音得子的风习。其观音赐子、送男送妇画面陏唐始见。抱婴雕塑直至宋代尚无,明清出现最多,为民间尊奉。也有日本学者提出明代送子观音形象突然较多出现,是受基督教传入、圣母马利亚怀抱圣图样的影响。但中国传统图像内观音身边总有善财童子,释迦降伏的鬼子母诃帝利像旁也多子。这些造型中都有些送子像的因素,究其实因是信仰内涵带动了形象发展。
  有趣的一点是《观音菩萨慈容五十三现》纳入了基督教内涵,五十三种容相之中,竟然有一种是披发着洋装的耶稣之像,这当然是与明代传教士的活动有关。观音画像中基督教的版画显示了中国宗教不排相异、广纳善取的宗教特质。《慈容五十三现》名称就显出了与善财五十三参的密切关系,在各处藏存的此题版画中,有观音化现的姿态,但更多的画面都有童子拜诣的情景,因而这组图像是源自善财五十三参加观音化现的要素而构成。
  普陀观音又名补陀落、补陀洛迦观音,亦称南海观音。补陀洛迦为梵语,可译为小白华、小花树山。补陀洛迦山为观自在菩萨示现游化之地。此山今已比定为南印度东海岸之巴波那桑山,有古贸易港,海上经行可遥见。印度至南海航行多泊此,登山拜祈观音救难、佑护。久之观音信仰传之弥远。唐宋造普陀观音像多取于海岸礁石休憩姿态,其右腿交起,左腿下垂或平置,右擘搭于右膝之上,所谓游戏坐姿,也有站姿的。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