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宗教知识:蒙顶山佛教文化
来源:优易学  2010-1-22 18:21:17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蒙顶山自古与蜀中峨眉山、青城山齐名,其原因是蒙顶山历代高僧辈出,享誉禅林。名山历史上曾有72寺、院,其中蒙顶山占了一半,佛教文化历史渊源深厚。三国时期,天竺僧人空定大师沿南丝路来华,结茅于蒙山,时称"梵人之茅",因访道求法者众,佛法大兴,遂成梵刹,名曰"大梵音院"。
  时移势易,岁月沧桑,蒙山佛寺从"大梵音院"到"龙泉院"、"蒙龙院"、再到"永兴寺",虽几经兴衰更迭,蒙山佛法却一脉相传,生生不息,广行禅门宗风,致力于弘扬光大蒙山佛教文化。
  唐时,恰逢蒙山茶入贡皇室,蒙山僧众研习茶艺,"禅茶并举",始开蒙山禅茶文化之先河。北宋时,西域僧人甘露法师(或称不动法师)住持蒙山,广集大量显宗经典和密宗瑜伽诸部,辑成《蒙山施食仪》和《大忏悔文》,作为佛门晚课的必诵仪规,相传至今。依据《仪规》举行法事,施食普济众生,免除饥渴之苦的宗教仪式,被称为放蒙山,亦称放焰口、做佛事、施供养。随着《蒙山施食仪》和《大忏悔文》的广泛流传,蒙山佛教文化远播海内外,名扬千界,欧美、日本、东南亚及港台地区,依教奉信者甚笃。而今,蒙山红宇古刹,香火鼎盛,永兴寺、千佛寺、天盖寺等寺院禅门宗风犹存,每年前来参拜的信徒和海外居士众多。

责任编辑:刀刀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