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意指佛陀所证悟的涅槃妙理。佛所证得的菩提,为最上而无有过之者,故称无上正等正觉。
□音译舍罗婆迦,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弟子。其行果为观四谛之理,修三十七道品,断见、修二惑而次第证得四沙门果,以期入于“灰身灭智”之无余涅槃。
□音译辟支佛,意译独觉、因缘觉。指独自悟道之修行者,亦即于现在身中,不须禀受佛教,而能无师独悟,性乐寂静而不事说法教化之圣者。缘觉与声闻,称为二乘;若共菩萨,则为三乘。
□见惑与思惑并称见思惑,略称见思。其中,迷于界内之理者,称为见惑;迷于界内之事者,称为思惑。见思为三乘人所通断,故称通惑;见思唯润增有漏之业,招三界之生死,故称界内惑。尘沙惑系指能障碍俗谛之智,此惑无数无量,远超过恒河沙数,故称为尘沙惑。复因此惑能妨碍菩萨自由自在教化众生,故又称化道障惑。
□即障覆中道之根本无明,为一切生死烦恼之根本。以其不了一法界之微细烦恼,遂成法性之障。此无明惑,声闻、缘觉不知其名,仅菩萨能了知、断尽,故又称别惑。又此惑乃由于受界外生死而有烦恼,故属界外之惑。
□指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人,故一般译为“无上正等觉者”。此系佛陀之尊称。
□又作惑障,指贪、瞋、痴等烦恼,亦即数数现起而使无法证得涅槃之烦恼。烦恼障以我执为根本,乃障碍涅槃之正障。
□能覆盖所知之境界而妨碍正智产生的一切烦恼,称为所知障。所知障以法执为根本,即执着于所证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又作智障、智碍。谓众生由于根本无明惑,遂迷昧于所知之境界,覆蔽法性而成中道种智之障碍,故称智碍。
□指贪欲、瞋恚、愚痴三种烦恼。又作三火、三垢。一切烦恼本通称为毒,然此三种烦恼通摄三界,系毒害众生出世善心中之最甚者,能令有情长劫受苦而不得出离,故称三毒。此三毒又为身、口、意等三恶行之根源,故亦称三不善根,为根本烦恼之首。
□指闻思修三慧。其中,闻慧为三慧之因,众生若受持转读,究竟流布诸经藏,则生慧,依此闻慧则生思慧,依思慧则有修慧。此乃断烦恼、证得涅槃之过程。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