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情:山东沂南生活习俗
来源:优易学  2011-12-22 12:35:51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服饰 衣服:旧时境内个别官商地主多着绸缎右襟长袍,外套马褂、短褂,肥便裤。农村居民多着自己手工纺制的纯棉粗布衣服,俗称 “本地布 ”,颜色多为青、深蓝、浅蓝或印花布等,喜庆节日弄件新鲜点的换上就不错了。稍富裕点的冬有棉夏有单,有的冬天能穿上棉长袍,俗称 “大袄 ”。贫困农户严冬才能穿上棉衣,夏天再掏去棉絮,当单衣穿,多年穿一件,补丁摞补丁,故有 “新三年、旧三年,补补连连又三年 ”之说。一到冬天要饭的 “花子 ”成群结队,穿着 “灯笼裤子 (薄单裤 )”冻得满街跑。 30年代后,境内为GCD、八路军的根据地,群众衣着有所改观。建国初期,老人衣着款式无多大变化,学生多穿学生服,男性青壮年开始着中山服、列宁服、工人服、国防服等,女性多为中便服。 50年代至 70年代颜色、款式单调。进入 80年代后,服装的质量、款式、花色日趋新颖繁多,城乡男女衣着渐趋一致,面料多系化纤、毛料,款式多为中山服、国防服、西装、羽绒服、面包服、毛衣、呢子大衣、裙衣、西服裙、旗袍、裘衣等。男喜素洁挺括,女讲花色款式。
  帽子:旧时老人戴毡帽,青壮年戴红疙瘩圆帽,俗称 “帽壳 ”,女性缠头巾。农民夏天戴苇笠,冬天戴棉帽或满头捋 (土耳其帽 )。建国后,男青壮年冬戴棉军式帽、三页瓦的苘绒帽,夏天戴草帽、苇笠。近几年来又增加了鸭舌帽,也叫 “前进帽 ”,毡帽、帽壳和土耳其帽已基本绝迹;女戴针织毛线帽或围方头巾。现在男青年多留长发,女青年围毛线长围巾或纱巾,夏戴太阳帽。
  鞋袜:旧时春、秋、冬男子多穿麻线纳底布鞋和前边带钩的 “铲鞋 ”;青壮年女子四季多穿麻线纳底布鞋,前头 “割花 ”或 “包鞋脸 ”,只有逢年过节或结婚时才穿 “绣花鞋 ”。夏天雨季老年妇女穿 “油鞋 (布鞋涂油 )”,男子赤脚或穿草鞋垫子 (也叫 “三里丢 ”),冬天多数穿不上棉鞋。只有富户人家才能穿上皮鞋或橡胶水鞋。建国后,鞋的花色品种增多,有布鞋、胶鞋、雨靴、塑料凉鞋、拖鞋、马靴等。旧时袜子多用本地布做的纳底袜, 50年代开始穿粗、细线袜, 70年代后多穿化纤袜,并伴有图案新颖、色泽鲜艳的袜垫子。
  发型:清末,男留发辫;未婚女子留单辫,俗称 “一棵葱的大辫子 ”或打鬏;已婚女子在脑后握纂,带上网子,别上头钗、簪子,老年妇女将头发盘缠于脑后叫 “小鬏 ”。中华民国成立后,男子去辫剃光头,男孩子留 “芯髦 ”,女子未更。建国后,男性除部分老人仍剃光头外,青壮年一般留平头、背头、分头;女性除老年人继续盘纂外,一般扎短双辫或剪短发。 80年代开始后,部分城镇男青年留长发,女青年开始烫发,并逐步向农村蔓延。
  饮食 境内居民习惯全家同桌共餐,春、夏、秋季一日三餐,冬季两餐。解放前,穷人多以高粱、子、地瓜等粗粮为主食,煎饼为家常饭,过着 “半年糠菜半年粮 ”的生活。在青黄不接的春天,多以子煎饼和稀粥充饥,且是 “子煎饼两手捧,糊粥汤子照人影 ”,故有 “椿树放翅 (指发芽长叶 ),穷人饿得倒气 ”之说。一遇荒年便卖儿鬻女,逢年过节也难得吃上一顿饱饭,就是吃上一顿饺子,也是少放油多搁盐。居民口味习惯咸、辣,农家多以咸菜、椒子下饭,菜多是小豆沫。
  建国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及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杂粮的比例日趋减少,号称穷人养家粮的子已绝迹,沿河平原区以小麦、玉米为主,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东部丘陵和西部山区产量仍然很低,所分细粮能够逢年过节吃饺子,走亲访友仍是负担。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城乡居民多以细粮为主,瓜干、玉米等杂粮多用作饲料。常食的蔬菜有白菜、菠菜、韭菜、芹菜、萝卜、土豆、西红柿、豆角等,鱼、肉、蛋已成为家庭日常食品。
  早年只有富裕人家有饮茶习惯,大叶、小叶不等,一般居民只待客用茶,少数年长者有饮茶习惯,多是普通大叶也叫 “大把抓 ”或 “老干烘 ”。平时一般农民只喝白开水。
  住房 旧时境内居民住房,中农以上人家以传统的四合院居多,一般堂屋三间,有的五间堂屋两头挂耳,座北朝南为上房,称 “主屋 ”,由长辈居住;东西屋低于主屋,由晚辈居住或作仓房;南屋一般放柴草,另加门楼或过堂。屋顶多用黄草、麦秸苫盖。四周院墙封闭,只有大门是出进口。东部丘陵和中部平原为土木结构;西部山区为木石结构,有的用薄石板拿梢,周围多是石头干碴墙,一推就倒,故有 “干碴墙吓死狼 ”之说。一般无门楼,大门多是筚笆门。日子贫困盖不起屋的就住地屋子,有的住团瓢,又称 “尖顶楼 ”,仅能遮日避雨,不能挡风御寒。富家的四合院,宽大明亮,石基砖墙,有的重梁挂柱,青瓦盖顶,临街巷处筑大门楼,门后再装拦门杠,穷富之间悬殊很大。
  建国后,人们不断进行旧房翻新或盖新房,团瓢、地屋子基本绝迹。近几年来,因新婚夫妇多与父母分居,加之子女减少,三四口小家庭较多,住房注重宽敞、明亮、实用。 80年代开始后,建房更为讲究,规格一般为正屋 (主屋 )三间,两明一暗,厨房单设,前后门窗镶玻璃加钢筋,再嵌纱网加窗帘,砖石墙,红瓦顶,水泥地面,冬暖夏凉,明亮舒适。有些富裕农民,新建正房开始加前出厦,厨房为水泥平顶,甚为阔气。
  行走工具 旧时境内交通闭塞,农民外出多步行,富家走路骑驴、马、骡。搬送亲戚用二把子车。建国后,修桥筑路,开始有自行车。 70年代,居民出门多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汽车。 80年代,轻骑、摩托车日渐增多,至 1989年底, (据不完全统计 )全县自行车已达 266900多辆。
  用具 家具:旧时一般农家有吃饭桌、板凳、方杌、箱子、柜、橱等,富家还有八仙桌、太师椅、条几、钱柜、衣架、围屏床、顶子床等。色泽多为棕色或黑褐色。 70年代,城乡新婚家庭中家具多是抽屉桌、椅子、大衣橱、高低方桌、菜橱等。 80年代以来,又增加了写字台、梳妆台、沙发、折叠椅、组合橱、高低橱、席梦思床及电冰箱等高档用具。
  炊具:旧时用土坯或石头砌成的烧柴灶、铁锅、鏊子,葫芦开的勺子、瓢子,碗、盆、壶、罐多是黑陶。建国后,渐添煤灶加风箱,白陶瓷碗、盘、盆,搪瓷用具逐日增多。 70年代以来,多数户始用煤油炉、煤炭炉、蜂窝煤炉,少数人家已用上液化气。铁锅印号变小,锅、壶、碗、盘、盆多是铝制品或白陶瓷和搪瓷。少数城镇居民始用高压锅、电饭锅。
  取暖用具:旧时老年人用火罐子取暖,只有富户有火烘子或用木炭炉烤火。近年来,多数农户冬季能生上蜂窝煤炉,做饭取暖兼用,有的开始用烟筒煤炉。
  照明用具:民间照明早时用铁碗灯、铝灯,点豆油或花生油,富家用蜡烛。 30年代始用煤油灯,罩灯。建国后,一般居民始用煤油灯。 1958年县城始用电灯。到 1989年,境内居民多用电灯照明。
  娱乐用具:旧时境内文化落后,只有大村有鼓、锣、钹等打击乐器,民间艺人有唢呐、笙、管、长号等吹奏乐器,个别农户有笛、箫、京胡、二胡等管弦乐器。民国初年,个别富户有留声机。建国后,电子管收音机、半导体收录机逐渐增多。 70年代,部分居民始有黑白电视机, 80年代后,电视机进入千家万户。至 1989年底,全县电视机发展到 7.5万余台,其中彩色电视机 6000台。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