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知识:中国古典名楼之范仲淹与岳阳楼
来源:优易学  2011-3-12 10:34:34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范仲淹为北宋著名的政治改革家、文学家。少有大志,为官有政绩,关心民生疾苦,锐意改革弊政。平生喜爱文学,热爱教育,其政论、辞赋和登临记胜文字多切合时务,襟怀恢宏,文笔晓畅。《岳阳楼记》为其贬官河南邓州时所作,文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警策世人,声调铿锵,震撼千古,表现出政治改革家的豪迈气度和文采风流。
  范仲淹为北宋著名的政治改革家、文学家。幼孤贫,有节操,发奋苦读,大中祥符八年中进士,任地方官期间有政绩,后被推举为京官,先后任秘阁校理、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等职,皆能勤于政事,忠于职守。任职期间曾多次上书朝廷,革除弊政,整顿吏治的政治主张,遭到保守派的打击,多次被贬官,后出任陕西西路宣抚使,负责西北边防,政绩卓著。一生喜爱文学,热爱教育,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其政论、辞赋和登临记胜文字多切合时务,文笔晓畅,表述革弊兴利的政治主张和忧国忧民的襟怀。代表作《岳阳楼记》融记事、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以其独特的忧乐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勉人自勉,表现出恢宏的胸襟和非凡的识度。文章思路跌宕起伏,色彩斑斓,声调铿锵,是不朽的传世名作。


  一、范仲淹生平襟怀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唐朝宰相范履冰之后。[1]范仲淹出身贫苦,“两岁而孤,母更始常山[2]朱氏。”[3]尚在襁褓之中便死了父亲,孤苦无依,母亲谢氏不得已携带范仲淹改嫁常山朱氏。仲淹“少有节操,既长,知其家世,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4],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5]范仲淹少年便有节操,当他稍长知道自己的家世后,便立志有所作为,于是有感于家道衰落,便哭泣着辞别母亲,离开长山,到应天府书院,投靠在同文门,拜文岳先生为师。范仲淹读书非常刻苦,昼夜不息,冬天读书实在困倦不已,便以凉水洗脸,驱除倦意。饭食不能接济,就煮粥代食。人不堪其苦,而仲淹总能坚持读书不辍。《年谱》引《遗事》曾记载说:仲淹在南都学舍昼夜苦读,五年未尝解衣就枕。魏泰《东轩笔录》也说,他每日煮一锅粥,分为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撒盐或拌咸菜而食。我们从这里便不难理解并未到过岳阳楼的范仲淹何以会写出如此震撼人心传诵千古的佳作《岳阳楼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做“根深叶茂”。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必有一个深植于土壤的根。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说:“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竢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其沃者其光哗,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范仲淹在文学上的非凡成就,便是得力于苦学和立志这样一个深厚的根。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春,27岁的青年学子范仲淹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得中登进士第。任命为广德军[6]司理参军[7],迎母亲归回故乡,后改集庆军[8]节度推官[9]。监泰州(今江苏泰州市)西溪盐税,迁大理寺[10]丞,继而又徙监楚州粮料院。[11]天圣四年(1026年),因母病逝离官归乡守孝。时著名文学家宴殊兼任南京府事,晏殊知范仲淹人品才学,特推荐为府学主持,以求振兴府学。晏殊在举荐状中说:“日于府学之中,观书肄业,敦劝众徒,讲习艺文,不出户庭,独守贫素。”范仲淹《言行录》也称:“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由是四方从学者辐辏而至。”因训学成绩卓著,守孝期满后,被晏殊举荐为秘阁校理。[12]“仲淹汎通六经,[13]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14]范仲淹本来就是好学苦读之士,又得官方藏书以供校勘,于是通经学,尤其深研《易经》,当时不少学者都向其质疑问难,学问操守居人之上。范仲淹不仅学问出众,而且一腔正气,在任职期间曾多次上书朝廷,提出许多革除弊政的建议,多次遭到保守势力的打击,一再贬官。先后任饶州(今江西省波阳一带)、润州(今江苏省丹阳、镇江等县)、越州(今浙江省绍兴、余姚一带)等地方官。后党项族首领西平王元昊反叛,天子召仲淹为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改陕西都转运史。镇边屡立战功,天子大喜,说“吾固知仲淹可用也。”[15]举为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等十项整顿吏治的改革主张,由于这些改革触动了保守派的既得利益,遭到章得象、夏竦等保守派的反对,一时毁谤四起。范仲淹与富弼、欧阳修等人一起再次被贬逐外放,出任陕西西路宣抚使,负责西北边防。在任期间防御西夏人入侵,使西夏人闻范仲淹名而胆颤,护防很有政绩。十一月因病请求转任邓州(今河南省邓县),“求去邠州凛寒之地,以就便安之所”。[16]范仲淹一生热爱教育,喜欢文学,他任邓州知州后,居住在风景秀丽的百花洲内的花洲书院,教育州中子弟,闲暇读书习文,生活倒也安逸平稳。皇佑元年(1049年)正月,范仲淹被调往杭州统领军事。两年后,于皇佑三年(1051年)又被差知青州、充青、淄等州军安抚使。本来身体不好的范仲淹病情加重,于皇佑四年(1052年)五月二十日病逝,时年64岁,谥文正。葬于河南洛阳尹樊里之万安山下,追封楚国公、魏国公。
  二、受人之托,题记《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是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范仲淹受好友藤子京之邀写下的千古名作。就在范仲淹贬官到邓州之后,也就是庆历四年(1044)春天,他的朋友滕子京,也被人诬告降官到岳州。滕子京也是一个锐意革新,既有才干又希望有所作为的文治武功兼备的人物,他到岳州上任后便立即着手筹办三件大事:一是在岳阳楼湖下修筑偃虹堤,以便防御洞庭湖的波涛;二是兴办郡学,造就人才;三是重修岳阳楼。滕子京不仅是个文武兼备的人,而且喜欢做大事。他到岳州后,决心重修岳阳楼,既然是重修,便是原来就有的。那么最初的楼为谁所建呢?据说岳阳楼最初只是用于阅兵用的。早在1800多年前的东汉建安时期,东吴的孙权为了和刘备争夺荆州,派鲁肃率领万名将士,驻守战略要地巴丘,也就是今天的岳阳。鲁肃在洞庭湖操练水军,并在城西依山傍水的地方,修筑坚固的城池,建造了指挥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这就是岳阳楼的前身。唐玄宗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在阅兵台旧址建了一座楼阁,因地处岳阳,取名岳阳楼。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及宋朝爱国诗人张孝祥、陆游等都曾在这里留下脍炙人口的诗作。这所三国时的阅军楼虽经唐朝扩建,但它基本保存了原有的建筑艺术和风貌。当滕子京于庆历六年(1046年)初夏,重修岳阳楼即将完工之时,他非常高兴,希望重修的岳阳楼能成为天下最佳名楼,如何才能使经自己重修的这座楼传名千秋而万世不朽呢?那只有一个办法,借美文而传世。滕子京深深懂得,“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矗立在洞庭湖之上风景如此佳丽的这样一座楼阁,需要有一篇名记与之相配,文以佳景而显,楼借美文而传,如此定能使斯楼流芳千古,传名万世。于是,他想到与自己同中进士的好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当即修书一封,详细介绍岳阳楼修葺后的结构和气势,恳请好友范仲淹为之作记。但又考虑范仲淹毕竟身在邓州,未曾到过岳阳楼,为使范仲淹对岳阳楼更多一些了解,除自己修书详细介绍岳阳楼大观外,同时请人画了一幅《洞庭秋晚图》,并抄录了历代名士吟咏岳阳楼的诗词歌赋。之后,命人骑快马昼夜兼程,送往河南邓州。范仲淹和滕子京既是同科进士,又都锐意改革,以求有利于社会,且同遭诬陷被贬官,在朝受排斥和攻击。因此,当他接到滕子京的求记书信后,反复思考,深夜不寐,他独自绕着百花洲漫步,精心构思。他虽然没有去过洞庭湖,见到的只是岳阳楼的图样与相关资料。然而一花知春,他从眼前的百花洲可以想象出洞庭湖的水在春和景明时节,是如何的静谧和深邃,那一定是“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在这种情况下登上岳阳楼,心情该是多么的舒畅和欢乐!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17]写吧!就这样写吧!终于在百花洲荷叶青青,杨柳依依,月色如银、绿草如茵的美景中构思出了那千古绝唱的美文《岳阳楼记》。通篇文章虽然仅有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传颂不衰的名句。
  三、范仲淹不曾到过岳阳楼,何以会写出令人折服的题记。
  我在给学生讲授《岳阳楼记》时,不止一次的问自己,一篇不足400字的《岳阳楼记》何以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又何以会历传千秋而不衰?令文士为之叹惋,武士为之折腰?一篇短文竟会如此震撼人心,使人不得不直起腰杆做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写成这篇美文佳作的作者又不曾亲到岳阳楼仔细观察,它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想象力和谋局布篇的能力,使这篇佳作的魅力无穷?想来想去我觉得大概是作者得力于以下几个方面吧!
  第一、参天大树必植根于深厚的土壤。宏深的学养必来自勤学苦读,我们从上边谈到的范仲淹的大体经历看,他少年是如何的勤奋刻苦,人不堪其苦,而他安之若素。据《年谱》引《家录》记载,范仲淹在南京学舍读书时,缺食喝粥,仍苦读不辍,曾引起一位官员子弟的同情,将公厨的饭菜馈赠于他,但范仲淹却谢绝说: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再食此粥?一个如此勤奋自律的学子日后能没有大成就吗?后来范仲淹又利用府学主持之便,在督训生徒的同时,自己也“习艺文,不出户庭,独守贫素。”后值母亲去世,丁忧期满被晏殊举荐为秘阁校理。“汎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利用官方藏书通经学,深研《易》理,才学誉满当朝。纵观范仲淹一生,常持内居力,勤学苦读,寒暑不辍,才形成大事业、大学问。大学问乃大认识者也,大认识必具大气力、大精神。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描述人生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乃第一境界。大凡有志于科学探索的人,必经此“独上”之艰辛探索的内居作用,然后进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格物第二阶段;最后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物我为一的交融。任何人要想追求大学问,必经此三种境界,自觉地将自己深深植根于深厚的知识沃土之中,才能达此物我交汇的喜悦境界。植根深厚应是范仲淹虽未亲历岳阳楼却能写出千古传唱的佳作的原因之一。
  第二、得邓州百花洲自然美景的滋润,心灵澄静。邓州地处河南省西南边陲,古有“六山障列,七水环流,舟车会通,地称‘陆海’”之说。沿邓州市城区,向东南行约里许,便可见一处翠柏掩映、亭台错落的园林式建筑,据说这便是当年范仲淹知守邓州时创建的花洲书院。想当年范仲淹公务之余暇,常与诗友同仁于此讲学会友,诗歌酬唱,浏览美景。“七里河边带月归,百花洲上啸生风”,“主人高歌客大醉,百花洲里夜忘归”,是多么的惬意,想来百花洲景色当时一定是很美的,也正是这种大自然的真美滋润了一代大文学家的情愫,使他有那么大的创造灵感,写出壮美旖旎而又飘逸洒脱的艺术篇章。著名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在其著名作品《兰亭序》中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里王羲之是在捕捉美的踪迹。宇宙中无处不美,要的是人的心态和睿智。诗人华滋沃斯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一朵微小的小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思想。”[18]能够达到欣赏美景的一定的深度,需要具备主观心理方面的知识储备。伟大诗人的感情是经过一番洗涤,克服了小己的私欲和利害计较的一种清澈情感。范仲淹受人打击被贬官到邓州,又身患疾病,身世飘摇,其愁烦郁闷自不待言。然而,他却能不以己悲而观物,借助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发挥想象力,写出警策世人的千古名篇。范仲淹之所以能在远离岳阳楼千里之外的中原写出如此妙文,应该说部分得力于邓州旖旎的自然风光之助。
  第三、丰富的想象力。范仲淹是应朋友之邀,仅依据朋友对岳阳楼修葺后的结构、气势的描述和请人描绘的一幅《洞庭秋晚图》,以及朋友抄录的一些关于历代名士吟咏岳阳楼的诗词歌赋。当时的作者并未在岳阳楼作实地考察和细致观赏,可以说完全是凭着丰富的想象力来构置篇章的。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一侧,烟波浩渺的洞庭湖,若遇晴朗天气,便是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皓月千里,浮光跃金,”且环绕洞庭湖,“岸芷汀兰,郁郁青青”,风光幽美而旖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作者在如此总写洞庭湖风貌之后,接着分别描绘其在阴晴不同时间所呈现出的不同景象以及对怀着不同心情人的心理影响:“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19]因洞庭湖的景色变换奇特,岳阳楼又位于其上,因此历代文人雅士多有登临,并留辞赋诗文酬唱诵美,正所谓“前人之述备矣!”范仲淹能在“前人之述备矣!”的情况下,独出心裁,写出超迈众人优美而又符合对象实际的文字,如此风格独具而又震撼千古的一篇名楼记,有谁能想到作者居然没有亲临其境,而仅仅是凭着一些资料发挥超人的想象力就达如此效果,若不是具有非凡想象力和素有才学积聚之人,谁能为之!
  第四、 政治家博大的胸怀
  范仲淹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他把一个重大的思想命题,极其巧妙而自然地融入对优美景物的描写之中,看似在写景,实则重在抒怀。通过对葆含着深刻思想的自然美景的描述,向世人说明一个人生大道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这是一种大化宇宙的人生观,那种去一己之小喜小悲而融入天地宇宙之中与天地同悲喜,与万民同忧乐的宽广胸襟和高尚情操,怎不令普天下有志之士心灵震撼。对于一般的迁客骚人,在霪雨连绵之时豋楼览物,自然会“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在春和景明之时豋楼览物则自然会“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这是人之常情,是将一己之喜悲寓之于物,或以物引起心之悲喜。二者都不过是因物牵意或以意染物,还停留在一般文人骚客的物情之迁移上,是常人之悲欢。而范仲淹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则是一种超出一般迁客骚人的关注国计民生与民同忧乐的仁者情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这襟怀是何等博大而宽广!又是何等高尚!先忧后乐,不仅文字掷地有声,而且表现了仁者情怀。这一融自然美景之中的忧人之先,乐人之后的伟大襟怀,不知激励古今多少人去思考人生,探知使命。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一的种文化积淀,《岳阳楼记》才能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千古而不朽。清人浦起龙称赞说:“先忧后乐两言……缘情设景,借题引合,想见万物一体胸襟。”①岳阳楼虽从他矗立大地时就不失为美楼,依山傍水,重檐鳌突,雕梁画栋,巍秀壮丽,丹柱彩楹,金碧辉煌。无论在建筑学、在美学、力学抑或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但岳阳楼之所以美名久传不衰,其主要原因应该归功于范仲淹的这篇《岳阳楼记》,归功于《岳阳楼记》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情怀!真所谓的“文以楼存,楼以文名”!
  自古以来,为楼写记多难脱俗,一篇《岳阳楼记》却如春风拂面。不足四百字的短文,叙事、写景、抒情、论理融为一炉,交相辉映,水天一色,风月无边,不独了无痕迹,而且叙事扼要清晰;写景变幻莫测;论理警策世人。岳阳楼的几度盛衰,洞庭湖的波兴波息,与人世间的王朝更替、宦海风涛、人生旅途何其相似。2000年我借助参加三国文化会议之机,曾重登岳阳楼,在其上留连徘徊长达三个小时,站在岳阳楼,凭栏纵目四望,遥想三国时远去的鼓角争鸣,透过尘封的战火烽烟,眼前仿佛呈现出往昔的峥嵘岁月,江山屡易,朝代频更。人生短暂,逝者如斯,如何度过短暂人生,这是任何仁人志士都不能不认真考虑的。事隔几年,我仍能记忆犹新,当时一位导游员多情地唱起大家熟悉的三国演义金歌,至今声犹在耳:“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荒城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兴亡谁人定啊,盛衰岂无凭啊,一夜风云散哪,变幻了时空,聚散皆是缘啊,离合总关情啊,担当生前事啊,何计身后评啊,长江有意化作泪,黄河有情起歌声,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站立在这初为鲁肃阅军台后经沧桑几经修复的名楼岳阳楼之上,听着这豪迈而感伤的歌词,吟诵着《岳阳楼记》那情感激越而又风光旖旎的优美文字,“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真令人感到人生易老情难老,不由人不由衷赞美那一代大文豪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壮志情怀。当时身处邓州逆境的范仲淹,未曾登临这巍巍壮观的岳阳楼,也不曾放眼八百里洞庭波,然而却写出了如此大气优美的文章,一语道出震憾古今的仁者心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怎么能不令人感奋,哲人虽已逝,千载有余情。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