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宝典:宗教圣地、名岳
来源:优易学  2011-4-27 14:20:50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宗教作为人类历史的文化遗产,在现代各国人民的生活中仍有一定影响。宗教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了宗教本身和宗教建筑、宗教艺术等在内的宗教文化以及宗教感应气氛。旅游者在宗教圣地,除游览观赏自然风光外,还可以从环境特征、建筑特征和宗教仪式活动等方面增加游兴,了解宗教的经典、教义和宗教文化。
  目前,世界上的宗教以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最有代表性,在我国,尤以佛教的影响最为广泛、深远;其次是道教,它产生于中国,也主要分布在中国。我国的佛教和道教活动多活跃于人口密集的城镇和风光秀丽的山岳地带。尤其是名山幽谷,宗教活动最为集中。“天下名山僧占多”就是这种印记的真实写照。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以及道教四大名山——青天山、武当山、龙虎山、齐云山都是极具宗教情趣的名岳。
  宗教旅游资源除了名山名岳之外,宗教建筑和宗教艺术对旅游者也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宗教建筑是最醒目的宗教物质文化景观,其目的在于形成一种宗教氛围,从而激起人们对神的灵感、信服和崇拜,同时,也为宗教信徒提供一个举行仪式的场所。宗教建筑与在其中举行的各种宗教仪式行程啦一种浓厚的、强烈的动静结合的宗教景观,同时它又是具有重要历史文物价值的文化设施。
  以佛教为例,佛塔、寺院、石窟被称为是佛教三大建筑。我国的佛塔材料精良、结构巧妙、建筑技艺高超、类型丰富、典型代表有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苏州虎丘塔,泉州双塔,北海白塔等。寺院建筑主要包括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藏经阁等。中国特色的佛寺格局,到南北朝时已基本定型。它主要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院落式格局,院落重重,院院深入。回廊周匝、廊内壁画鲜明,琳琅满目。可以这样认为,中国佛寺是中国宫殿、官署等传统的建筑形式与印度佛寺建筑的融合。洛阳白马寺是我国第一座佛寺,被尊誉为佛教的“祖庭”。历史上几经兴衰,现存建筑多为清康熙五十二年重修。另外栖霞寺、灵岩寺等都是佛教寺院的代表。
  我国的石窟寺,作为佛教寺庙建筑之一,也来源于印度。它的发展尤以北魏至隋、唐时代最盛。在石窟寺中最重要的是石窟艺术,它汲取了民族文化艺术的营养,因此,它成了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石窟艺术内容很丰富,题材十分广泛,除佛教故事外,还有不少是以现实生活为创作题材的,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也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它刻画人物真实细腻,景物生动活泼,给人以如临其境之感,使一座极有价值的形象历史博物馆。石窟艺术属综合艺术,它是集建筑、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我国现存大小石窟群在200处以上,遍布于新疆、甘肃、河南、山西等省区,其中西北地区的黄河流域最集中。其中最著名的有敦煌莫高库、大同云岗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三处。道教的建筑物是宫观,具有多、高、台、金、幽的特色。多者指道教书多神教,故道教建筑类型多;高者指道教建筑附会“仙人好楼居”,故楼阁成为道教建筑的特点;台者指道教因“酬神演戏”的习俗,故建筑常有戏台;金者指铸造金殿、金牌;幽者指道教建筑多在名山胜境,故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体现了道教崇尚自然、超凡脱俗的追求。
  可以这样认为,旅游者的兴趣决定着他对旅游景点的选择,因为只有在兴趣所至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将自己投身于旅游景点之中,享受一分淋漓尽致的惬意和轻松,否则,即使再美的景观也会觉得索然无味,观之无兴、游之无乐。
  最后,尝试趋幽探险。
  领略了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带来美的同时,人们也尝试者进行一些探险活动,在探险中享受一种特别的美。从事探险旅游的旅游者大多为求知欲强、体魄强壮的中青年,他们往往通过对高山、高原、沙漠、造者、洞穴等探险,即获得具有科学价值的知识,又满足自己探幽寻秘的心理,如攀登珠穆朗玛峰、南极探险、长江漂流等。
  这类旅游者往往有极强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他们将旅游活动看成是一项向自我挑战的活动。在克服种种困难进行探险活动的过程中,他们的内心感受往往是常人无法体验的。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