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国中级导游资格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真题试卷
来源:优易学  2011-5-9 12:05:45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26.“地在天中,四海名山为第一;心传言外,十方法教是祖元”是为( )题写的对联。 
A.孔府大成殿 
B.杭州灵隐寺 
C.庐山王老峰 
D.嵩山少林寺 
27.刘禹锡《望洞庭》中的诗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比拟 
C.借代 
D.对偶 
28.“十里松杉藏古寺,百重云水绕青山”描写的景点是( )的青山寺。 
A.台北 
B.澳门 
C.广州 
D.香港 
29.对联“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是为( )故居题写的。 
A.程大位
B。鲁迅 
C.胡适 
D.梁实秋 
30.白居易《夜人瞿塘峡》中有“瞿塘天下险,夜上信难哉”的诗句,这里的“信”应解释为( )。 
A.相信 
B.书信 
C.随意 
D.确实 
31.寇准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描写的景点地处( )境内。 
A.山东泰安 
B.河南登封 
C江西九江 
D.陕西华阴 
32.下列表述中,属于“楷书”形体特点的是( )。 
A.字形扁方,整齐划一,波磔雄健,体势挺秀,笔画竖短横长,结构严谨讲究 
B.字形丰满充盈,结构环抱紧密,章法横竖划一,排列平正 
C.字形方正,笔画布局精密细致,笔道形态丰满、横平竖直、书写方便 
D.外型参差,大小不等,拐弯多为方笔,用力不均,章法行距不限,排列顺序不拘 
33.毛大周所题的对联“世间有石皆奴仆,天下无山可弟兄”见于( )狮子林。 
A.雁荡山 
B.庐山 
C.黄山 
D。泰山 
34.行书的代表作有( )。 
A.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B.怀素的《自叙帖》 
C.钟繇的《墓田丙舍帖》 
D.王羲之的《兰亭序》 
35.考古发现,西安半坡村的陶器上有仰韶文化时期符号100多个,它们距今已有( )年的历史。 
A.三千 
B.四千 
C.五六千 
D.六七千 
36.目前已整理出的甲骨文字有4500多个,其中已识别的约有( )多个。 
A. 1000 
B。2000 
C。3000 
D。4000 
37.由于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 )的解释比较含混,因此有人认为它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造字法,而是解字、用字的方法。 
A转注和形声 
B.转注和假借 
C.指事和假借 
D。指事和转注 
38.下列选项中,完全属于“指事”字的一组是( )。 
A.江、河、剑、铁、一、上 
B.上、下、一、本、刃、甘 
C.日、月、刀、上、下、田 
D.上、下、江、河、刃、甘 
39.北京颐和园中乐寿堂的“乐寿”二字取自( )中的“智者乐,仁者寿”。 
A.《论语》 
B.《孟子》 
C.《诗经》 
D.《山海经》 
40.我国文字史上首次出现的规范性字体是( )。 
A.金文 
B.隶书 
C.小篆 
D.楷书 
41.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称之为( )。 
A.指事 
B.会意 
C.形声 
D.转注 
42.下列选项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伽(qié)蓝、跏趺(jiāfū)、曼荼(tú)罗、蛊(gǔ)惑 
B.缶(fǒu)、仝(tóng)、羌(qiàng) 
C回鹘(hú)、歙(shè)砚、阆(1àng)中、醴(lǐ)陵 
D.歆(xīn)、绺(liǔ)、焙(bēi)、笈(jí) 
43.下列选项中,( )收藏的碑刻最早、最多。 
A.曲阜碑林 
B.泰山刻石 
C.西安碑林 
D.华山刻石 
44.“门可通天,仰观碧落星辰近;路承绝顶,俯瞰翠微峦屿低。”的联语描绘的是五岳之中的 ( )。 
A.东岳 
B.西岳 
C.南岳 
D.北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