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0年导游资格考试基础知识教材改版内容(一)
来源:优易学  2011-12-7 10:55:36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六、古代陵墓
㈠古代丧葬的主要方式:
⒈丧指哀悼死者的仪式,葬指处理死者遗体的方式。
⒉中国古代丧葬的主要方式
⑴土葬:是中原地区汉民族的最标准的葬法。
⑵火葬:一向被汉民族看作异端,汉代以前把焚尸视为最大的耻辱和最严厉的惩罚之一。
⑶水葬:是我国古代存在于西藏及其邻近的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的一种葬法。
⑷天葬:又称鸟葬,以藏族天葬最具典型。
⑸悬棺葬:是我国西南、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在悬崖上或崖穴中安葬死者遗体的一种葬俗。
①悬棺葬以四川珙县、广西左右江、福建武夷山地区最为集中,亦最具代表性。
㈡古代陵寝制度
⒈陵寝;指古代帝王的陵墓寝庙,包括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下部分包括墓室结构和随葬品;地上部分包括封土和陵园建筑。
⒉中国传统的葬式是实行土葬。
⒊埋棺之处叫墓,也叫茔。在墓地埋棺之处地面上堆土成丘,叫坟,又称冢。
⒋至春秋战国时期坟墓开始称为“陵”。
⒌帝王陵寝起源于殷商时期,至秦代开始作为一项制度被确立下来。
⒍葬制的演变
⑴单身葬是最原始、最普通的安葬死者的形式。
⑵公墓是国君和王室贵族及其子孙的墓地。
⑶邦墓为普通平民的墓地。
⒎封土形制的演变
⑴商周时期,地表之上还没有明显的坟丘。
⑵春秋晚期,出现了“封地为坟”的做法。
⑶秦汉时期,封土坟变为“方上”式。
⑷唐代“以山为陵”的做法。
⑸宋代恢复了“方上”式陵墓。
⑹ 明清时期,帝王陵墓采取的是“宝城宝顶式”,即在地宫之上砌筑高大的圆形(或方形)砖城,于砖城内填土,使之高出城墙成一圆顶,是为“宝顶”;城墙之上没有垛口和女墙,宛如一座小城,即为“宝城”。宝城之前建有一个突出的方形城台,称为“方城”,方城之上建有“明楼”,内竖有刻着皇帝庙号,谥号的石碑,它是帝王陵墓陵名的标志。
⒏陵园布局的演变
⑴帝王陵园的布局主要分为护陵监、神道和祭祀建筑区三部分。
⑵祭祀建筑区是陵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陵园的主体,用来供祭祀之用。
⑶祭殿是祭祀区的主要建筑。明代称祾恩殿,清代称隆恩殿。
⒐地宫结构的演变
⑴商周时期的墓室多为木材制作,“井干式”墓式。
⑵春秋时期发展为“黄肠题凑”。“黄肠”用柏木的黄心,“题凑”指木头顶部皆内向。
⑶东汉时起,砖石砌成的墓室普遍被采用。
⑷明十三陵定陵的地宫和清东陵裕陵的地宫为石砌地宫的代表之作。
⒑殉葬制度的演变
⑴自西汉中期以来,出现了无实用价值的器物模型—明器。
⑵魏晋以后,中国古代陵墓普遍流行墓志。
㈢古代著名陵墓
⒈古代陵墓的分布:
⑴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主要分布在洛阳、西安、开封、北京、遵化等地。
⑵洛阳—东周、东汉、北魏的陵墓主要位于洛阳市北郊的邙山。现已建成洛阳古墓博物馆。
⑶西安—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脚下,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
⑷西汉王朝—主要分布在渭河北岸咸阳平原上。
⑸唐朝—集中在咸阳平原外围的渭北山前地带,号称“唐十八陵”或“关中十八陵”,规模最大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隆亦较为有名,特别是墓前的“无字碑”。
⑹开封—北宋7帝均葬于河南巩义市境内嵩山、洛河间丘陵山。
⑺北京—明代诸帝除朱元璋葬于南京孝陵,建文帝葬地不明,其他皇帝均葬于北京昌平区的天寿山,人称“明十三陵”。
一处是河北遵化市的东陵
⑻清代帝王陵墓共有三处  另一处是河北易县的西陵
沈阳东陵(又称福陵,为清太祖努尔哈赤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寝)
另外有关外三陵—  沈阳北陵(又称昭陵,为清太宗皇太极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寝)
抚顺新宾永陵(为努尔哈赤的祖坟)。
⒉古代著名陵墓
⑴黄帝陵
①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桥山上。
⑵秦始皇陵
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
②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节第八奇迹”。
⑶明十三陵
①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南麓。
②十三陵中长陵为主陵,由石牌坊、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等一系列墓仪设施组成。
③石牌坊位于长陵神道的起点,为我国现存石牌坊中最大的一座。
④明十三陵中神宗朱诩钧的定陵现已被发掘。
⑷清东陵和清西陵
①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境内,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体系最完整的清代帝王陵寝建筑群。
②清东陵共埋葬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5位皇帝。
③顺治皇帝及其两位皇后的孝陵是清入关后东陵最早的建筑,也是东陵的主体建筑。
④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的永宁山下。
⑤清西陵共埋葬有雍正、嘉庆、道光、光绪、溥仪5位皇帝,是我国历代帝王陵园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
⑥西陵中陵墓以雍正的泰陵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体系最为完整。
七、古代楼阁、坛庙、桥梁与水利工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刀刀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