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导游词:山东王羲之故居导游词
来源:优易学  2011-11-26 12:46:37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出“曲水流觞”景区东行,有一仿古建筑,这就是右军祠,这里是王羲之生平纪念馆和书法艺术纪念馆,祠堂正门朝东,门屋三间,上题“右军祠”,正堂“骋怀堂”四间,大家看祠堂里供奉着王氏家族中最有名的三位书法家,三位先贤均丰肩润面,气宇轩昂。端坐正中的是书圣王羲之,左侧的是其子王献之,右侧的这个僧人打扮的叫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是其子王徽之之后,生在隋朝,也是一位有名的书法家。 
    出右军祠东行,地下有两座古代砖墓,这就是在2003年二期扩建工程中发掘出的山东省内第一、全国罕见的晋代古墓。西边的这个为二号墓,东边的为一号墓。经过专家鉴定,晋墓年代大约在西晋时期。墓主为当时王室成员、名门望族或是高级官吏。墓葬价值惊人,推动史学研究。一号墓内仅葬三出252多件精美文物,其中凤鸟形铜熏炉、胡人骑兽青瓷器、青铜器等7件,为一级文物,铜驽机、铰盂等7件为二级文物,所有金器、部分瓷器、青铜器等45件为三级文物,这些文物完整地反映了当时的葬制风俗:埋葬三个未成年人是考古发掘中极为罕见的现象;出土随葬品丰富而精美,为山东晋墓所罕见;二号墓虽被盗,但规模更大,墓室结构完整,与一号墓相距不远,是山东已发掘砖室墓中规模最大的单室墓葬。两座墓葬属山东省内唯一、全国罕见的,对于填补省内晋代史学研究的空白,突破魏晋史学研究的现状,甚至对全国范围内的史学研究,起着更大的作用,现有关部门正将洗砚池晋墓的发掘,申报为年度全国考古十大发现,并写入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名册。
    各位游客:领略完晋墓悠久的历史文化神韵,我们共同游览下一个景点 - 普照寺,它为古琅琊八大景的第一景。它即是王羲之祖先的老家所在,常说王羲之故居“南国戒珠,北国晋照”,北国普照指的就是这里,晋永喜元年(公元307年),王羲之随家族南迁南京,后迁至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为保故宅,舍故宅为佛寺,因为魏晋时,崇兴佛教,寺院为世人所崇,把故宅作为佛寺这样就没有人破坏了。金皇统四年,觉海和尚所立《普照寺碑》上面记载:后魏时,曾对该寺进行修复。唐玄宗开元八年(了20年),赐名开元寺,宋改天宁万寿寺。伪齐刘豫时,易天宁为普照。金天会十五年(1137年)废伪齐,僧妙济禅师觉海来普照寺任住持。越四年,在沂州防御使高召和式的赞助下,拆除墙垣,开拓庙基,并架石为桥跨望月湖,把原来的偏僻狭隘的寺院周围变成空旷之境。接着,翻修殿宇,在大雄宝殿之北,创建藏经楼,收藏佛经5048卷。 
    殿两侧站立着气宇轩昂、形体魁梧、神态威武、相对而立的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天王”、俗称“四大金刚”。面对大雄宝殿威武而立的就是佛教的护法神韦驮菩萨。这里就是普照寺的正殿大雄宝殿,里面供奉的主尊像就是释迦牟尼佛像。“大雄”是佛教徒对佛祖释迦牟尼的尊称,是说他如同大勇士一样,有神力降服众魔,由于佛经说他是按绝对真理如实而来,民间习惯上就称他“如来佛”。右为阿弥陀佛,左为药师佛,统称“三世佛”即过去佛(药师佛)、现在佛(如来佛)、将来佛(阿弥陀佛)。释迦佛左右两旁弟子为迦叶和阿难二尊者。分立两旁是站在水生动物身上的造型各异的十八罗汉。观音原是古印度一个国王的长子,出家后跟随佛祖释迦牟尼修行,成了菩萨。佛祖赐名观世音。观世音初来东土时,也是男性,因菩萨皆“善男子”出身,敦煌壁画和唐代(公元618—907年)绘画中的观世音,还有两撇小胡子哩。后来,为了广化众生,观音示现三十三身,于是女像出现了,这有利于争取广大的女信徒。从唐代起,女性观音逐渐多了起来,而且都是汉族女性模样。你们看这尊观音像,体态丰满,脸蛋秀美,柳眉凤目,樱桃小嘴,是一副标准的东方美人形态,有人称之为东方维纳斯,一点不假。观音左右站着一个童男一个童女,即善财和龙女,他们是观音的左右胁侍。 
    下一个景点左公祠,为了纪念中国近代民族英雄左宝贵,2003年临沂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建。左宝贵(公元1837年一1894年),字冠廷,回族,清朝时费县地方镇(今属平邑县)人。幼时家贫,稍大从军,因作战勇敢,数次提升,历任千总、总兵、提督等。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左宝贵率军守平壤,与日军展开激战,身负重伤,仍坚持在城头指挥作战,直至壮烈牺牲,与丁汝昌、邓世昌并称甲午三英。左宝贵是清军在朝鲜阵亡的级别最高的将领,但是他没有在甲午海战阵亡的海军管带邓世昌出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电影《甲午风云》对邓世昌的爱国行为进行了歌颂,而左宝贵只是在史学界被人熟知。实际上,左宝贵是甲午战争中中国牺牲的级别最高将领,他时任提督,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而丁汝昌则相当于海军司令,邓世昌仅为一个舰长。左宝贵牺牲后遗体留在朝鲜,为了表示对他的怀念,人们在他的故乡祖茔地掩埋了他生前穿过的一个靴子和一顶帽子,并在上面筑起一座方形圆顶坟,即今日遗迹尚存的衣冠冢。清朝皇帝为其建了御葬陵,树了御碑,皇帝亲自撰碑文,李鸿章书写,文革期间,碑被破坏。墓表为四楞形,周面皆有对联,其一云:“经百战,勇冠诸军,常开平天下奇男子;守孤城,心拼一死,张瞧阳古之伟丈夫”,表达了人们对这位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将领的崇敬。 
    北面地面白色铺装,略如笺纸。其北凿“墨池”一方,形如砚。池后障以影壁,形如镇纸,壁心镌刻《兰亭集序》,此贴为书法最高成就。笺纸铺东偏东位置,正对右军祠门屋轴线上,有一高7.2米,重40吨石碑,这就是闻名于世的“集柳碑”。金皇统四年和尚觉海重修了普照寺,并集了唐代柳公权的字成此碑,它记叙了王氏南迁后舍宅为寺的历史,又保存柳书的精华,立碑筑亭,以记其事。碑文由中陶(今陕西南郑县)仲汝尚撰写,并四处波集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楷字而成,请名刻工仲汝羲精刻上石,这就是有名的《集柳碑》。碑文名为“沂州普照禅寺兴造记”,全文1261字。“笔势秀劲,体势开张,临池奉为圭臬,金石家早经著录”。《神策军碑》是柳公权直接书写上石的名碑,但因立于驻军禁地,不能随便椎拓,故拓本流传极少;加之下册失传,现存字数已极多,因此象“集柳碑”这样保留了大批柳书的碑贴目前已绝无仅有,它成为探讨柳公权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一向为书家所珍视。为别于西安的柳碑《玄秘塔碑》(西柳),习称“东柳”。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根据拓片复制的。
    碑边置木笔一枝,此木又名辛夷,木兰科,初开时花苞长如笔尖。再向西,有石碑四方,形如印章,分别镌刻王羲之的小楷名作《乐毅传》、《黄庭经》、《太师笺》、《劝进表》等。四宝台最东为四宝斋,内售文房四宝。
    游览完四宝台,循径南行,就到了鹅池。历史上,古代文人有著名的“四爱”,即“周敦颐爱莲,陶渊明爱菊,孟浩然爱梅,王羲之爱鹅。”有关王羲之与鹅的故事很多。原来,王羲之在鹅的身上也的确悟出了许多道理。据后人分析,王羲之的执笔方法是食指高钩,正如鹅头那样高昂微曲;拇指置于食指与中指之间,无名指内钩,抵住笔管的下端,小指紧贴无名指,外实内虚;运笔时如白鹅浮水,舒展自如;行笔时全身的气力都贯注在笔尖,而又动静结合收放有度,挥洒自如。唐代大诗人李太白曾有诗赞道:
    右军本清真,洒丽在风尘。
    山阴过羽客,爱此好鹅宾。
    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
    游客们:游览完鹅池,再往南行,就是王羲之故居的最后一个景点 -千秋五贤。五贤祠原名景贤祠,明嘉靖年间沂州知州何恪倡建,原址在临沂城南关外。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知州王垲主持,移建于洗砚池旁,并更名为“五贤祠”。五贤祠原为大殿三间,东西两窗上面的题额分别是“孝感天地”和“忠冠古今”。殿内有五尊临沂籍历史名人的塑像。祠前立有御碑亭,亭内有清乾隆皇帝的御书诗碑,这个诗碑是根据晒书台上的那块放大的,碑高6.6米,重30多吨。他的诗对五位贤人的功绩给予了全面地总结:
    孝能竭力王祥览,忠以捐躯颜杲真。
    所遇由来殊出处,端推诸葛是全人。
    乾隆皇帝对此五人推崇有加,这是我们临沂人民的骄傲。
    五贤祠几经战乱,解放后已很破旧。六十年代初,曾加以整修,文化大革命期间,五贤祠作为“四旧”被毁坏。2002年临沂市政府又投资复建。祠堂内手持羽毛扇,端坐正中的是人称“智圣”的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其本姓葛,祖籍山东阳都(今临沂市沂南县),为区别当地葛姓,在姓前冠以诸字,意从诸县来的葛家,后逐渐成为复姓诸葛。生于181年4月4日,约公元193年,其13岁时随叔父诸葛玄去豫章,15岁时随叔父依刘表,开始了荆州“躬耕陇亩”的生活,历时12年,27岁时被刘备“三顾茅芦”请出山,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出任丞相,成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卒于公元234年8月28日,享年54岁。诸葛亮东侧的这两位就是以“孝”闻名于世的王羲之的两位先人王祥、王览。王祥(公元185—269年),西晋琅琊临沂人,“卧冰求鲤”,以孝举仕,晋代大臣,科太保,封临淮公。关于他的故事前面已讲得较详细了。王览是王祥同父异母的弟弟,兄弟俩都很孝顺父母,且和睦相亲,弟兄友爱,一直传为佳话。东侧的这两位,这就是以“尽忠报国”闻名于世的唐代的颜真卿和颜杲卿,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祖籍琅琊临沂(今费县)人。唐代著名书法家,其书法敦厚雄浑,世称颜体。其《祭侄季明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颜杲卿是其堂兄。 
    尊敬的各位游客:王羲之故居的游览到此结束,我相信王羲之故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精妙的书法艺术神韵,一定会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今日,您游在王羲之故居,明日,王羲之故居永驻您心中。朋友们,期待着与您再重逢于王羲之故居。欢迎您再来!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