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导游词:山西显通寺导游词
来源:优易学  2011-11-27 17:21:44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中国古代寺庙分为接待游方僧人的十方庙和不接待游方僧人的子孙庙。那么如何区分呢?我想您一定也想知道。我们往后走,看韦驮天神的姿态便会明白了。

在大智文殊背后,这尊神武的塑像就是韦驮。从他站立的姿态,我们可以区分十方庙和子孙庙。您看这座韦驮像,双手合十,法器横于两腕之上,象是欢迎四方宾朋香客,这表明,此庙是十方庙。韦驮还有另一种姿态。左手握金刚杵,杵尖拄地,右手叉腰,一副拒人以千里之外的模样,不用问,这座庙一定是子孙庙,游方和尚看到他的姿态就会另觅栖身之所了。

不过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开放,各个寺庙都接待游方僧人,不再有十方庙和子孙庙之分了。

唐代以后的寺院布局一般以大雄宝殿为主建筑,大文殊殿后便是显通寺的主殿——大雄宝殿。大家可以看到,大殿规模宏伟,占地1.2亩。庄严肃穆,布局紧凑,是五台山罕见的大殿,“大雄”是对释迦牟尼的尊称,意思是“一切无畏的大勇士”。

在进入大殿前,我给大家留一个问题,请大家留意寻找答案。如何从塑像外表区分佛、菩萨和罗汉?

大家请进殿。大雄宝殿一般供奉三世佛。您看,正中这尊主佛是佛祖释迦牟尼,他是我们中间婆娑世界的教主,他左侧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右侧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他们头顶卷发、雍容典雅。请大家记住,头上是卷发。

释迦牟尼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出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代印度。据佛经记载,他看到人间生老病死的痛苦,于是离家出走,潜心修炼,最终创立了佛经。它的追随者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大殿两侧的塑像是十八罗汉,他们神情各异,栩栩如生,突破了神像塑造手法的拘谨,反映了生活中人物的各种表情。尽管表情各不相同,但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你发现了吗?就是头上空空如野,烦恼丝全无。请大家记住,神情各异,头上空空。

看完十八罗汉,我们在看三世佛背后。这三位头戴菩萨冠的便是三大士;文殊、普贤、观音三大菩萨。那么如何区分他们三位呢?我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办法,看他们的坐骑,文殊骑狮、普贤骑象、观音骑朝天吼。知道了他们的坐骑,在大多数寺院都可以区分他们了。

讲到这里,我要旧事重提了,如何从外表区分佛、菩萨和罗汉呢?

对了,佛头上是卷发,菩萨头戴菩萨冠,而罗汉头上则是空无一发,神情悠悠自得。现在您能区分他们了吗?

大雄宝殿作为主殿,庙内大型佛事活动一般都在这里举行,如受戒仪式。还留下了康熙赠龙袍的传说,他让方丈初一、十五穿龙袍代他理佛。可惜这件龙袍一九四八年被盗,没能留到现在。否则,它将是一件珍贵文物。虽然康熙的龙袍被盗了,但他亲笔手书的匾额“真如权应”却留了下来。大家抬头看这块匾,它同样是一件珍贵文物。

大家请继续往后走。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建筑大多为木结构,可显通寺内却有一座别具特色的砖石结构大殿,因没有大梁和柱子,所以名叫“无梁殿”。


大家看,大雄宝殿后的这座大殿就是无梁殿,它建于明代,又名“七处九会殿”,取佛祖曾在七处讲经九次之意。又取“佛法无量”之意叫“无量殿”。

无梁殿设计生动,结构奇特,外观是两层楼房,殿内是三间砖窑,中间大两边小。中间供释迦牟尼的报身像铜质卢舍那佛,左边是多宝佛塔,右边是药师佛。殿正面每层有七个阁洞,两侧各有五个,据说是僧人坐功的地方。殿两侧有夹墙,墙内有砖砌楼梯,上面走廊绕殿一周。据建筑学家鉴定,这座大殿有三个特点,一是设计生动;二是修建技术高超;三是结构坚固。这样富丽堂皇的建筑,充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在无梁殿之后,是千钵文殊殿。殿虽小,但有五台山独一无二的极其珍贵的铜铸“千钵文殊像”。我们来看,这尊文殊像造型独特,垒叠着五个头型,胸前有六只大手,各持法器,其中有两只手捧着金钵,钵上端坐释迦牟尼坐像。身体两侧向四周伸出一千只手,每只手内有一钵,每只钵中都有释迦像,代表文殊菩萨智慧无边。这尊文殊像是明代铸造的在铜铸艺术中,可以说是珍品。无论手的形状或手中的钵体以及钵中佛像,铸造的细腻和造型的新颖,在全国这一类艺术品中是罕见的。

在显通寺,我们已见到了铜钟、千钵文殊等铜铸艺术的佳品。下面我们将看到的是显通寺铜铸艺术中最杰出的代表-----铜殿。人们说“显通、显通、十万铜”就是指它。大家看,前面高台上那座殿宇就是铜殿。

中国的冶炼铸造技术,在商周时期就领先于世界,陆续出土的精美的青铜器铸件,都有力的证明了中国古老文化的悠久历史。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留下了许多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的珍品,象显通寺铜殿如此规模巨大,铸造精美的作品在全国也是少见的。

据《清凉山志》记载:“明妙峰、名福登,发愿造渗金三大士像、并铜殿……。三大名山之铜殿,亦登所亲制……”。由此可见,妙峰法师曾铸三座铜殿,其一便是大家面前的铜殿。铸于明万历年间,据说是按照万历皇帝的意图铸造的。那么这铜殿和万历皇帝有什么关系呢?原来是万历的母亲李太后示意儿子修造一座铜殿,为百姓祈福,做点功德善事,以保大明江山万代传。由于是下令铸造,为了取“万”字的吉利,所以铸造此殿的铜来自全国一万家,共用铜十万斤,殿内铜壁上铸有小佛一万尊,意味着祝李太后万寿无疆。

大家看,铜殿规模不很大,但结构精巧,外观是两层楼,上层四面各有六扇门,下层四面各有八扇门,上面都铸有精美图案。

大家请走近仔细欣赏。您看这些花纹图案,它们把民间传统文学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佛教建筑完美的结合起来,这二龙戏珠、丹凤朝阳、牡丹出瓶、玉兔拜月、老鼠盗葡萄、狮子滚绣球等等,无一不精,无一不细,细到连老鼠胡须、牡丹花蕊也清晰可见。殿内主像是高约一米的铜铸文殊骑像,铸造精巧,栩栩如生。

中国古代建筑一惯讲究和谐统一。在铜殿前,原有五座铜塔,暗合东南西北中五台之数,它们与铜殿相辉映,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铜铸艺术组合。在五座铜塔中,东西两座为明代原物。两座塔形相似,为八角十三层,小巧玲珑。高度相仿,高约二丈。也是我国铸造艺术的代表作。中间三座原为清代所铸,后毁坏了,现在三座是以后补铸的。

显通寺的铜殿和铜塔,毫不夸张地说,铸造艺术是空前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那优美的造型、完整的结构、巧妙的布局、宏伟的气魄、精巧的图案,无一不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艺术水平和智慧。因此,它们被列为五台山十景之一。

在铜殿后面,是中轴线上最后一座大殿——藏经殿,又叫后高殿,原是显通寺存放珍贵经书的地方。八十年代,这里曾做过文物陈列室

各位宾客,显通寺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在讲解和服务中,如有什么不足和失误,希望大家原谅,并给我指出,以便在今后的讲解中能避免。

现在,我们还有十五分钟时间,留给大家尽情领略佛国古刹的清幽。十五分后我们钟楼下见。在这里,我谢谢大家的合作,谢谢!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