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导游词:广西江上风情游导游参考资料
来源:优易学  2011-10-1 19:14:09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龙母庙
  龙母庙始建于北宋初年,明万历、清康熙和雍正年间均曾重修,是一座为纪念战国时期南方百越民族女首领“龙母”而兴建的庙宇。
  据清嘉庆《藤县志》及《孝通祖庙旧志》载:龙母,赢秦祖龙时之神也,温姓,藤县一都水东街孝通坊人,故其庙名孝通,父温天瑞,在南海为官,娶程溪悦城梁氏为妻,生三女,龙母为第二女,生于楚怀王辛未年五月初八(公元前290年),卒于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享年80岁。龙母出生时头发有尺多长,仪容瑰伟,灵惠异常。少年时常于人群中仰望天空似有人与之应答,言人祸福无不奇中,当时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把龙母视为神女。
  有一天,龙母在江边浣纱,得一巨蛋,带回家后孵出了五条小龙,她以龙为子,精心养育五龙成才,与龙子一起造福于民,因而百姓称之为龙母。后来龙母告诉温天瑞夫妇,她应当去悦城,于是跨上龙背而去,一路上五龙以风雷相护,傍晚抵江口登岸,得道成仙。龙母在西江流域做了很多造福于民的好事,如带领大家耕织渔牧,整治水患,执仗护航,惩恶扬善,治病救人,乐善好施,普济苍生等。到龙母去世后,人们把她当作神仙来崇拜,并建庙纪念,鼎盛时在西江流域龙母庙有300座之多。梧州市现在还有4座龙母庙:市区的龙母太庙、藤县的龙母庙、岑溪的大竹龙母庙和三堡龙母庙。人们凡遇大小事情都习惯到龙母庙祭拜,很显应,故至今香火旺盛。广东德庆悦城、梧州、藤县的龙母庙,在龙母信众中最负盛名。
  据《孝通祖庙旧志》载:龙母历来受人尊敬,历代皇帝都有敕封。如:秦皇赢政就敬书“秦龙母永世留芳”。汉高祖刘邦敬书“温氏程溪夫人永载史册”。汉武帝敬书“秦龙母女娲氏之再生”。唐太宗李世民封温氏娘娘为“永安夫人”。宋太祖赵匡胤封“温氏娘娘永济夫人”。明太祖朱元璋封温氏娘娘为“永宁夫人”。清康熙皇帝敕封悦城龙母娘娘为“水府元君”。庶民百姓把龙母看作水府元君,她神通广大,可兴云作雨、滋润万物,保水陆平安,国泰民安。[考试大收集]
  而史学家认为,龙母是母系氏族社会西江流域的部落首领,是西江流域龙的传人的始祖。在人民群众心目中,龙母始终是有功于国的女中豪杰,是有恩于民的良慈圣母,是美的化身,是善的代表,是力量的体现。崇拜和信仰龙母已成为一种民间习俗,影响所及遍布珠江流域,港澳地区和海外华侨华人。源于龙母的高尚品德和杰出贡献,被誉为母仪龙德。体现了龙母的风范、品格和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是光辉灿烂的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龙母文化已成为梧州最重要的旅游资源,每年都举行一系列龙母文化旅游活动,正月廿一为龙母开金库,五月初八为龙母诞辰,八月初一为龙母得道诞,十一月初一为朝母节,吸引成千上万的粤港澳等地游客到龙母太庙旅游。解放前,在西江航行的船只、轮渡,遇龙母诞期,船只如航至龙母庙三里之内,不分日夜,必鸣笛或打锣,烧香点烛,遥向庙前致拜。航行到庙前河面,即停船上岸入庙参拜,献香奉烛。
  一直以来,德庆悦城龙母庙在每年龙母诞期,必派德高望重的长者来藤县,请龙母家乡梁姓青年妇女四人到悦城龙母庙为龙母淋浴更衣,四妇女要用吉祥、驱邪的木叶水淋浴、斋戒三天,然后穿上新鲜的礼服来到龙母正殿,摒去一切杂人,紧闭各方门户,禁香点烛,三跪九叩到龙母淋浴更衣时辰。用龙母“寝宫”里的精瓷面盆盛取特制浴水和丝巾为龙母淋浴更衣,淋浴更衣过程谢绝一切闲杂人员,并用龙母八音奏乐,作为祝诞,整个淋浴更衣过程严肃神秘。最后,由龙母娘家人宣布淋浴更衣仪式完成,即鸣炮致贺。
  英国领事署旧址
  1897年,梧州府被辟为通商口岸,英国仅以“二十四千铜钱的地价”买下白鹤山三个山头,建起领事署,作为领事官的驻扎处所。领事署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砖木结构,四边有走廊相通,前门有7条砖柱,从大门进去有厢房、办公室、住所等,屋面为琉璃瓦,建筑形式兼有中西方风格。1925年,五卅运动一周年纪念日,梧州人民在英国领事署前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活动,所有在英领署工作的华人全都辞职,没有华人帮忙,英国连挑水做饭都成了问题,英国驻梧领事被迫坐军舰退回香港,再没有回来。领事署没有人管理,一天天的荒芜起来。1928年底,广西省府主席黄绍竑在广州同英国驻广州总领事毕约翰达成协议,英国索回房屋建筑费2.5万港元,将领事署交回广西。1932年,领事署旁竖有“还我河山”石碑,叙述梧州人民反帝斗争驱逐英领事人员和购回领事署建筑、建立河滨公园的经过。英领事署旧址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鹤观
  鸳鸯江畔的白鹤观是目前广西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道教宫观。白鹤观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始建于唐开元年间中期(725年前后)。至咸通年间中期(867年前后),郑畋以翰林承旨学士谪苍梧太守,增修观宇,临江建书阁。以后,历代都有重修。从前,白鹤观不仅是一座道观,还是一处学宫。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起,总督韩雍开始在此设立书院;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知府钟禄分别在梧州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办义学,西边的叫绿漪,就设在白鹤观。1999年前,梧州干部进修学校也在此办学。2000年7月19日,白鹤观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后,梧州市人民政府投入500多万元资金,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白鹤观拆倒重建。
  白鹤观由牌坊、门楼、廊房、厢房、广场、三清殿组成,这也是道教宫观的建筑格局。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牌坊。这座牌坊是建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的大学公园的牌坊。大学公园与建英国领事署和创办广西大学两个事件有关。1897年,梧州府被辟为通商口岸,英国在白鹤观背后珠山上建领事署。1928年底,广西收回领事署建筑后,梧州在山上建立河滨公园。恰巧在1928年,马君武博士在梧州市的蝴蝶山(即现在梧州高中所在地)创办广西第一座大学——广西大学。为纪念这一事件,梧州当局曾将河滨公园称作大学公园。“大学公园”四字为当时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博士所题,其笔势劲逸,柔中寓刚,深有骨秀格清之气韵。白鹤观主殿为三清殿,供奉三位道教最高尊神,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白鹤观广场左边厢房有一明代石龟,背负着的石碑上有明朝两广总督韩雍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所题《建总府记》。这个明代石龟和《建总府记》和石碑进一步印证梧州在历史上是一座军事重镇。
  这主要得益于白鹤观前三江汇合的地理优势。说起梧州的历史,不得不提桂林的灵渠。秦代之前,梧州乃至整个广西还是一片荒芜之地。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北方后,于公元前214年,发兵50万,分五路进军岭南,因交通不便、给养不继,行军受阻。秦始皇命史禄凿通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才平定了南越叛乱。凿通灵渠后,中原经济、文化沿长江、湘江,过灵渠,顺着漓江(过平乐后叫桂江)抵达梧州,再分两条水路出海:一是经梧州沿浔江、北流江、南流江,从北部湾合浦、徐闻、日南(今越南境内)等港口出海,二是沿西江、珠江、南海,再飘洋过海。秦汉到东吴初期,中国的南大门不在广州、而是北部湾,因此,海上丝绸之路走第一条水路。东吴以后,211年,交州刺史步骘迁州治到番禺(今之广州),至唐开元四年(716年),名相张九龄奉旨开辟梅关大道,广州为主要出海通道,海上丝绸之路走第二条水路。梅关大道开通后,中原到岭南的距离大大缩短,灵渠的作用才开始下降。梧州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当时岭南地区独领风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立十三州刺史,其中交趾刺史治苍梧郡广信县,统辖南海、郁林、苍梧、九真、交趾、合浦、日南、儋耳、珠崖九郡。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把“交趾刺史部”从现在的越南河内移至广信(今梧州)为郡治所在地。苍梧郡的辖境相当于今广西都庞岭、大瑶山以东,广东肇庆、罗定以西,湖南江永、江华以南,广西藤县、广东信宜以北的广大地区。直到211年,交州刺史步骘迁州治到番禺(今之广州),梧州有316年是岭南的政治、文化中心。明初,以侯大苟为主的瑶族人民起义。义军经常进攻梧州、杀死朝廷官员。为了镇压瑶民起义,朝廷将两广的军事重心移往三江水口的梧州。景泰三年(1452年),王翱总督两广军务,驻扎梧州。自此,两广总督多驻扎梧州。成化元年(1465年)明宪宗朱见深设两广总兵,韩雍任左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驻扎梧州。成化五年(1470年),明宪宗在梧州创建总督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当时,设有三总府:总督府、总兵府和总镇府。韩雍复任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总督节制两广,以都御史充任;总兵佩将印出兵,以勋臣充任;总镇以内监充任。直到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两广总督才由梧州改治广东肇庆。
  鸳鸯江
  “我爱清流频击楫,鸳鸯秀水世无双”,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途经梧州泛舟时所吟的诗句。苏东坡两次路过梧州:宋绍圣四年(1097年)五月十日,苏东坡被贬为琼州别驾,途经梧州赴海南;三年后,再经梧州北返。鸳鸯江是桂江与浔江在梧州交汇处的河段。江水一清一浊,清的如碧玉,浊的似黄金,碧浪金波,人称“鸳鸯江”。而“桂江春泛”则列在梧州八景之首。
  河西防洪堤
  河西防洪堤于1997年8月30日动工,投资2.8亿元,设计水位为25.5米,堤顶水位26米,全长8.75公里,其中浔江段长6.93公里,桂江富民段1.82公里。
  长洲岛
  位于市西南方向,浔江江中之岛,与市中心相距6千米。西江大桥横跨岛上,其北面的汊河桥, 将市区与长洲岛连结起来;其南面的主桥,又把长洲岛和西江南岸联结起来,使三地连为一体,远处望去,大桥的主桥和汊河桥恰似两道彩虹。长洲岛上果树成林,花开时节到处散发芳香,一幅美丽、淳朴的田园风光,引来众多的游客。于1993年建成通航的民用机场也在岛上。长洲岛还是梧州市重要的蔬菜种植基地。[考试大收集]
  青山庙
  青山庙位于梧州市郊泗化洲,始建于南朝,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重修。青山庙原址在泗洲村,坐北向南,面对西江,视野开阔,气势豪迈。古庙由前庭、天井、东西回廊、正殿、侧厢五部分组成,为一座斗拱飞檐、雕梁画栋的宫廷式建筑。正门横额上书“青山庙”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左右是一副对仗工整、寓意深远的对联:青简流勋忂歌巷祝,山川毓秀人杰地灵。庭廊内外墙壁上方,是一副副秀丽高雅、形象生动的彩画。内容多是龙峰呈祥、松梅菊竹之类或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花鸟虫鱼和神话故事。前庭正面是个大广场,广场南端临江码头上竖立着一座高大宏伟的牌坊,上书“中流砥柱”四字。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在青山庙举行盛大的庙会。青山庙毁文化大革命期间。
  炳蔚塔
  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的古塔——炳蔚塔,位于梧州西江大桥南岸的铁顶角山巅,与梧州锦屏山上的允升塔遥遥相望,各领风骚。“炳蔚塔”碑额,乃清代三元及第、山西布政使、一代名宰陈宏谋玄孙陈继昌手篆,字体苍劲浑厚。塔名取义《易经·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君子豹变,其文蔚也”。“炳蔚”含有彪炳显赫和茂盛繁生,荟萃聚集之意。炳蔚塔共有7层,塔高34米,底径7米,壮伟古朴。塔呈六角形,青砖结构,每层塔檐,筑以莲花图案浮雕,光彩照人。古塔首层有石刻题额“文峦耸秀”,为清道光年间梧州知府袁渭钟的手楷。古塔所在地——铁顶角山,松林郁郁葱葱,风景十分秀丽。登山游览,不但可以饱赏炳蔚古塔擎天之韵,而且可以领略幽古、秀丽、恬静的山川风光以及西江大桥的雄伟景观。放眼远眺,山城水都尽收眼底。
  明桂王墓地
  位于市郊高旺村的凤凰山上,占地面积达1万平方米。该墓地是以桂王朱常赢、安仁王朱由援为主的南明王族墓葬群。据《岭表纪年》记载,“桂王死于梧,王三子安仁王亦死”,“俱葬在梧州对岸之山源,后名兴陵”。明桂王墓地多次被盗掘。1984年,梧州公安部门破获一起盗墓案,博物馆追缴回一批金、银、玉器、琥珀、玛瑙等珍贵文物,对研究南明历史有着重要价值。从墓葬调查以及收回的随葬品分析,墓葬中的主人可能是安仁王,墓葬年份为清顺治三年(1646年)。
  八宝塘
  位于市西江南岸高旺村,湖湾、小岛和小山,丛林密布,溪流潺氵爰  。相传以前八仙曾云游至此,鼓弄仙乐玩赏通宵,后留下8个小宝洲作纪念,故称“八宝塘”。北回归线正好横贯穿过八宝塘,可谓得天独厚。中国环境艺术家傅天仇与北京天文馆研究员伊世同倡导在八宝塘建立天文公园。天文公园于1988年经自治区有关部门批准为“梧州鸳鸯江风景区”组景之一,总面积约3平方千米。公园里将建北回归线标志物,铺设2000米长的“世纪之路”,配置亭、廊、榭等建筑,湖中之洲将放置天文仪器模型等。
  体训基地
  在我们的右边是梧州体训基地。解放前,这里是梧州的飞机场,那时梧州就有直飞香港的水上飞机,是广西第一条直航香港的空中通道,足见当时梧州的繁华和重要。上世纪70年代开始,该处被改建成体训基地,为全国三大足球训练基地之一,被誉为中国足球“明星摇蓝”和培养中国足球裁判员“黄埔军校”。训练场占地284427平方米,有21块连成一片的标准草皮足球场,还有运动员健身房和休息楼,每年可一次性接代25支全国少年足球运动队训练。该训练基地已由单一的体育训练向体训、比赛、教学、娱乐、会议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公园式的基地方向发展。
  允升塔
  位于梧州市西江南岸锦屏山上,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与铁顶角的炳蔚塔遥相呼应为姐妹塔。由郁林刺史恒梧和梧州绅士购材兴建,塔高7层,约36米,六角形,砖木结构,每边长3.9米,塔檐由砖质三角形4拱叠成7层,并有如意浮雕图。塔门圆形,各层置3方窗3圆窗,一铁梯从塔内直通塔顶。塔落成时还未定名,两广总督阮元巡视粤西时为塔题额:一层“秀发梧江”,三层“观文成化”,五层“光射斗牛”,并作诗:“云山郁蒸,江水澄凝。得此高塔,势欲上腾,梧江吉士,从此其兴”。取其意,逐定塔名为“允升”。
  火山无火  冰井无冰
  梧州八景中,“火山夕焰”景点的诗韵魅力最足。唐代天宝年间,诗人元结当上道州(今湖南道县)刺史和容经略史。他到了梧州,大赞“火山夕焰”,还亲自率众开凿了“冰井”,给梧州留下个“冰井泉香”景点。
  “火山夕焰”不是此处真有火山喷火,山顶全无湖形的火山口,只是苍梧人经常见此山夜间有火焰吐放。清代乾隆年间,《梧州府志》有这样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南方设置桂林、南海、象郡三个郡。秦末西汉期间,雄踞南方的南越王赵佗兼并三郡,建立了个“南越国”,当上了南越武王。他常从都城番禺(今广州)来梧州巡视,并封他的族弟赵光为苍梧王,在此山建了个越王台。后来南越国被汉武帝灭亡,赵光便把他哥哥赵佗赠他的一把宝剑埋于此山中。这宝剑是越国炼剑师欧冶子铸造,是把“龙精剑”。无比锋利,断崖崖自裂,吹发发自断,埋入地下不被锈蚀,每隔三五天,一到夜间,便吐放出矗天光芒,又倾刻熄灭。此日山上草木依然苍翠。又说此山长有荔枝树,每到四月荔枝早熟,人们认定是此山的地热造成,故称此山为火山。据传那时山上建有个祥光亭,山下的西江有个深潭,潭底藏有大量珠宝,半夜就浮荡起来,发射出珠宝光照亮了天空。
  “火山夕焰”,风光独好。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苏东坡被流放海南儋州,途经苍梧时,吟咏下“九嶷联绵屏衡湘,苍梧独在天一方。孤城吹角烟树里,落日未落江苍茫……”,足见那时的苍梧城廓多么寥寂。北宋建中靖国一年(1101年),他从海南遇赦北返途经苍梧时,适逢中秋月夜,船泊火山渡口,他登岸观光览胜,吟咏下“江月夜夜好,云山朝朝新”诗句。据传他还泛舟游鸳鸯江,饱赏了清浊分明的江水,又发出了“我爱清流频击楫,鸳鸯秀水世无双”的赞叹。苍梧人士为追慕一代文豪,就把火山西面的临江山头,命名为“苏山”。
  梧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鸳鸯城市,很多景色相交辉映地存在,遥相呼应,如鸳鸯江、白云山与北山、允升塔与炳蔚塔,而最具特色的便是火山夕焰与冰井泉香了。唐大历三年(768年),经略使元结来梧州,在城东发现一古井,打水尝之,水甘寒若冰,又鉴于此井与隔江的火山遥遥相对,乃称冰井,并在井之侧建冰井寺,称作“梵王宫”。大门左边写着“云山古佛场”,右边写着“冰井唐贤迹”。元结为之立碑刻铭:“火山无火,冰井无冰;唯彼清泉,甘寒可凝。铸金磨石,篆刻此铭;置于泉上,彰厥后生。” 火山夕焰与冰井泉香,这是鸳鸯秀水沐浴的一大奇观。如今,虽然冰井寺已不复存在,但是冰井泉香确酿造出风味独特的冰泉滴珠豆浆。
  云龙大桥
  1992年12月由区交通设计院完成初步设计,1994年7月1日奠基,1996年3月3日,由梧州市交通建设开发总公司与外商先盈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梧州坤泰交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兴建云龙大桥。云龙大桥于1996年5月18日动工兴建,1998年7月28日通过初步验收,1998年8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为单塔斜拉桥结构,桥长781.3米,桥跨为13跨(其中120米2跨,50米5跨,20米6跨),桥宽16米(其中车道13米),桥面最高标高为37.386米(黄海高程)。工程总投资1.6亿元(含南岸沿江公路10公里)。
  系龙洲 
  系龙洲距市区东面3.5公里。传说它底下有一对宝鸭驮着,无论江水浪多大,洪水多凶它从未被淹没过,故民间又称此岛为“浮洲”。系龙洲的得名,皆因水为财也,而广西三江之水,浩瀚出粤,风水注定为穷乡。幸得境口之小洲从中拦截,流水方有回漩之势,遂定名为“系龙”,意即系住广西三江出境之龙,“犹财源被堵不外散也”。其二,古人认为,梧州冰泉里那蜿蜒的南蛇岭是一条龙脉,为防“龙遁水逃窜”以“反王”,故以“系龙”名之,取捆绑逃龙之意。
  清顺治七年(1650年),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为逃避清军,与百官从肇庆乘船沿江西上,于农历二月中旬泊舟于景色秀美的系龙洲,以舟作“水殿”,逍遥江上近半年。在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这位流亡皇帝为显示其“龙威”将船队连成水上行宫,张灯结彩,在“殿”内与太后群臣饮酒作乐。这位末代皇帝乐不思蜀,不禁让人想起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永历帝在系龙洲一直呆到十一月才移舟西上藤州,再经南宁入贵州云南、出缅甸,最后被吴三桂捕杀。1921年,孙中山来梧州筹划出师北伐时,也曾登临系龙洲,赞叹此洲地势险要,景色幽美。
  白云山
  2005年3月28日开工的西江明珠广场位于海拔315米的白云山山项,面积为24.6亩。作为广场主体建筑的西江明珠塔,塔高108米,总投资3500万元。明珠塔东面连接312国道,南面是风景秀丽的西江,向西望去可将梧州市区的风景尽收眼底,既是梧州的标志,又是一个旅游观光的重要地点。“大门”和“宝石”的概念是西江明珠塔设计的基本构成元素。西江明珠塔由四根沿45度对角线放置的钢筋砼柱组成大门造型,寓意为梧州是广西的东大门。四根柱子内设置有高速观光电梯和消防楼梯,可同时满足观光和消防的功能需要。顶端是由网架结构组成的直径为24米的钢结构玻璃球体,象征我市为“宝石之都”。玻璃球体内部共分三层,顶层是可容纳150人就餐的旋转餐厅,中层为观光层,底层为设备与辅助用房。球体外设有室外观光走廊。在塔的底部设有宽35米的观景平台,凌空于石壁之上。在塔的四周还设有泛光及局部照明,夜晚在灯光的烘托下,塔体通体明亮,熠熠生辉。西江明珠广场附近的四恩寺总投资约7000万元,于2001年开工建设,规模宏大的大雄宝殿已于2005年落成,东厢房、西厢房、钟楼、鼓楼、牌坊、山门、天王殿、法堂、素餐馆等将陆续建成。[考试大整理]
  谭公庙
  位于西江路狮子山上的谭公庙是道教寺庙。谭公庙是19世纪初广东惠州一名姓谭的富人为纪念谭仙而捐资兴建的。谭仙即谭公,是谭公道的俗称。谭仙是小孩神,每次显灵都化身为小孩,民间俗称为谭公。桂江、浔江和西江交汇的梧州是十分繁忙的内河港口,广东的商船经梧州港穿梭于广东、广西之间。凡进出梧州的商船到谭公庙对开河面,都要减速、鸣笛,向谭公致敬,祈求谭仙的保佑。谭公不但是河神,而且还是火神。古人认为“火之本在水”,因此,与南海神庙的祝融一样,谭公合水火为一神。传说系龙洲绑住的为火龙,火龙经常串到市区,使市区发生火灾。因此,梧州居民去拜谭公,祈求谭公镇住火龙,使市区免遭火灾之害。谭公庙的功能与广州珠江口的南海神庙是一样的,既是河/海神庙,又是火神庙。谭公庙内有一长联,读来颇为有趣:
  今日之东,明日之西,光阴冉冉,岁月悠悠,走不尽楚峡秦关,填不满深潭欲海,力如项羽,智若曹操,乌江赤壁空烦恼,为什么?请君息坐片时,试把寸心,思前想后,得安闲处且安闲,留些奔波过明日。
  这条路来,那条路去,风尘仆仆,道途茫茫,留不住朱颜白髮,带不去黄金碧玉,富似石崇,贵如扬素,绿珠红拂皆成梦,今何在?替我解下数文,沽酒半壶,猜三通两,会畅饮时且畅饮,西出阳关无故人。
  如今,谭公庙已毁,仅存一些石柱、神像遗迹。
  虞帝庙旧址
  桂东人民医院是虞帝庙旧址。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的记载和地方志中“舜葬于城东五里许大云山锦鸡岩”的记载。舜帝是从虞(今河南虞城县)出发,过长江、入洞庭,溯湘江至湖南宁远巡视后,沿越城岭古道抵达广西桂林。在桂林巡视后,沿漓江东下梧州。在梧州染病去世,葬于梧州,终年112岁。舜帝南巡梧州,是梧州历史上第一件大事,舜帝成为西江文化的创始人。
  世界人工宝石之都
  “宝石”号游船由梧州市XXX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引进和改造,船长44.8米,宽14.5米,为双体结构,是目前广西最大、最豪华的游船。该船原名“白海豚”,是广东珠江航运公司第一艘从事珠江夜游活动的游船,曾荣幸地接待过原国务院总理李鹏等领导。“白海豚”游船到我市后改名为“宝石”号,因为梧州是闻名遐尔的世界人工宝石之都。梧州人工宝石加工量占全国总量的80%,世界总量的70%,产品款式达600多个,规格近一万种。[考试大整理]
  梧州市人工宝石加工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原来相对集中于城市西区步埠路一带的“前店后厂”作坊式的小店铺,产量少,成不了气候。经过20多年发展,随着国际宝石市场的需求日增,梧州宝石知名度逐步提高,许多宝石加工小作坊壮大起来,纷纷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参加著名的珠宝展。2003年8月我市建成宝石城,总投资7000万元,商业面积2.5万平方米,梧州宝石城是一座现代化的宝石饰品专业交易中心。宝石城内商铺500多间,已有3000多中外客商在这里加工经营人工宝石和首饰。梧州市工商注册宝石加工经销的企业有250多家,从业人员10万人。作为世界人工宝石加工的重要基地,梧州的人工宝石专供世界各地首饰镶嵌厂再装配,然后销往终端市场。梧州的人工宝石年加工总量达63亿颗,产值超过12亿元人民币,人工宝石业已成了梧州的支柱产业。梧州宝石的大门,已向国內外市场打开。四川、湖南、云南、广西等省、区的宝石加工厂,90%的产品都在梧州进行交易。在台湾生产原料的厂家,看好这里丰富的劳动力、电力资源和市场前景,部分也已迁来梧州生产、销售。意大利、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韩国、印度、泰国、美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宝石公司,都纷纷前来梧州设点收购人工宝石。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