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口试景点中文导游词:颐和园中的乐寿堂
来源:优易学  2011-10-14 16:45:29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一)涉及内容
  1.乐寿堂名称含义及功能
  2.乐寿堂的主要陈设
  3.庭院简介(青芝岫、六合太平、玉堂富贵)
  (二)介绍位置:在乐寿堂院内
  (三)导游词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颐和园的主人——慈禧太后的住处——乐寿堂。乐寿堂二字取自《论语》知者乐、仁者寿之意,就是说有学问的人很快乐,讲仁义的人能长寿,之所以取乐寿二字,是慈禧希望自己能够快乐长寿。
  乐寿堂内的陈设保持原状,正厅是慈禧日常起居活动之地,堂内有宝座、御案、掌扇等,除此之外还有青花大瓷盘,瓷盘是装水果用的,但不是为吃,而是专为闻香味而设,堂内的东外间是茶点室,东内间是更衣室,西外间是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西内间是卧室。
  乐寿堂外门口两侧设有梅花鹿、鹤、花瓶各一对,有人会问,此处为何不摆龙、凤、狮子等,却放些鹿呀、鹤呀什么的,是何道理?其实这几件陈设物品加起来是一句吉祥语,梅花鹿的鹿与大写的六(陆)同音,取其字,鹤与合家欢乐的字读音接近,花瓶的瓶与太平的同音,故这鹿、鹤和花瓶取六合太平之意。
  院中还种有玉兰树、海棠树,原来还有牡丹,取玉兰花的,海棠花的与乐寿堂的同音,再取牡丹的富贵之意,即为玉堂富贵。再说,慈禧的小名儿叫兰儿,所以种玉兰花就更理所当然啦!
  在乐寿堂的正前方,有一块巨石,人称房山石,还记得太湖石吗?南方的太湖石是以透漏皱瘦者为贵,而房山石是以有孔不透也不漏、有形不皱也不瘦者为佳。这块巨石有孔、有形,似灵芝,名为青芝岫。为青色,为灵芝,为孔洞之意,即为一块青色、有孔、有洞的大灵芝石。但是呀,它也有一个不吉利的名字叫败家石,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话得从明朝说起了。
  明朝有一位喜欢搜集怪石的官员,叫米万钟,您听这名字,要是用大钟来装米,能装一万钟,够富的吧!因为这块石头却败了家。据说有一天,米万钟在房山发现了这块巨石,非常喜欢,于是动用大批人力来搬运这块石头。隆冬时每隔数十米便挖一个水井,在路上泼水冻冰再用人马拖运,开销很大。还没走到北京就家财耗尽,只好弃之路边。故人称败家石
  转眼到了清朝,乾隆在去西陵祭祖的时候发现了这块巨石,当时乾隆正在为其母亲庆六十大寿而采办释罕物,于是想把这块石头运回北京。运到这里后,却发现进园的门太小,没办法,只能破门而入。乾隆的母亲知道后很生气,说:此石既败米家,又破我门,真是败家石……败家石……”乾隆皇帝一时无话可说,只能听着数落,还是机智的刘罗锅眼睛一亮说:太后息怒,皇上将此石运来是看它形状象元宝,又似灵芝,您看,像不像呀!如果是元宝、灵芝破门而入,那可真是可喜可贺之事呀!这是财源滚滚破门入,灵芝仙草延寿年的吉兆,这是说太后您多福多寿呀!太后仔细看了看这块石头,哎!确是有些象元宝、灵芝,于是息了怒,转忧为喜。乾隆见状,顺坡下驴,立即在石头上题青芝岫三个字,还乘兴题了一首《青芝岫》诗,至今隐约可辨。
  说来也巧,自从这败家石进了园子,大清朝便从乾隆盛世开始衰败,最终真的败了大清王朝。
  前面我们讲了,慈禧是一个爱奢侈的人,就拿吃饭来说吧,颐和园内共有八个大院是专门为慈禧太后做饭的厨房,被称为寿膳房,每天有120人为她的三餐忙和。慈禧太后每天二顿正餐,二顿小吃,在乐寿堂的正厅用餐,在用膳时,一般摆三桌,一桌供吃,一桌供看,一桌供装饰。慈禧太后每顿正餐需主食60种,茶点30种,各色佳肴128种,一天的餐费为白银60两,当时可买一万斤大米,可供四口之家生活一年有余,真是帝后一席饭,百姓数年粮。虽然如此,但是慈禧太后有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她每天准点用餐,而且从不多吃,更主要地是她吃完饭后总要活动活动,她坚信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这恐怕也是她长寿的秘决之一吧!那么慈禧太后到哪里去百步走呢?当然是去长廊了!好,各位,现在我们就到长廊里看一看,走一走……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