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是江湾大桥,南接纺织路,北通东濠涌高架路,桥的通航高8.7米。
过了江湾大桥,北岸就是大沙头客运码头,是广州水路通往四乡的主要客运码头。现在的河的北岸灯光辉煌的地方是西贡鱼港,它是广州市品尝海鲜美食的好地方。
前面看到的是海印大桥。因为桥的北端位于羊城三石的海印石而得名。大桥为双塔单索面斜拉桥,全长125米、塔高57.4米,由186根钢索星形拉固,塔顶像两只“羊角”,寓意羊城。海印大桥一艘双桅船在旭日初升时扬帆远征,夏夜像两把巨大的竖琴伴随着孱孱流水奏响悠扬动听的乐章。是珠江河上别具特色的第四座公路桥。
过了海印桥,北面就是二沙头,又称二沙岛,解放前是法国的租借地,现在是二沙头体育训练基地,培养了无数为国争光的优秀运动员。现在二沙岛搞了房地产开发,建起了栋栋花园式小洋房,风光十分秀丽。被称为海珠广场花园。
前方是广州大桥,它连接广州大道南北两段,桥长988.4米,宽24米,航道净高8.7米,主桥的跨度在国内类同桥梁中居领先地位。
在二沙头对岸珠江南岸绿树成荫的地方,是著名的学府中山大学。前身是1924年孙中山创办的广东大学,后来为了纪念孙中山而改名。
再前一些就是航海俱乐部,它是市政委主管的水上运动训练基地,我国多名航海模型世界冠军均出自于此。
河的南岸石冲口客轮码头后边一带的住宅区是水上居民宿舍,是市人民政府水上居民在陆地上定居而兴建的住宅群。
到此游船往回开驶,继续观光游览珠江河两岸的瑰丽景色。过了西堤码头,北面的钟楼叫粤海关大楼,是广州近代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之一,俗称大钟楼。大楼在1916年由英国建筑师设计落成,连钟楼高31.85米,4层主要建筑材料由英国进口。
北岸的纪念碑就是沙基惨案烈士纪念碑,1925年6月23日,广东各界群众10万余人举行游行示威,声援上海“五.卅”爱国运动时,在沙路段惨遭外国侵略者开枪扫射,酿成25人死亡、无数人受伤的惨案,1950年在此立碑,纪念死难的烈士。每年6月23日,到这里献花凭吊的人们络绎不绝。
前面的人民桥,在1967年5月建成通车,是广州市区第二座跨珠江的公路桥。桥长大约701米,宽19米,是我市交通的主要动脉。
河的南面是天鹅会,是广州高档次的文化康乐中心。初开时入会费高达10万元,现在关闭了。
过了人民桥,河的北岸绿树婆娑的是沙面,沙面原是珠江冲击的沙洲,面积0.3平方公里,又称拾翠洲,鸦片战争时为城防要地,鸦片战争后沦为英法租界。岛上古木参天,环境幽雅,设有领事馆、银行、教堂、网球场、公园等,是人们休息游览的好地方。沙面具有万园风情的西方古典建筑物被国务院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羊城第九景。
现在进入的宽阔河面称为白鹅潭,这里水深流急,潮汐畅顺。白鹅潭的得名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在明朝的时候,农民起义领袖黄萧养率领起义军战船攻进广州,与明朝的大军在这里决战,得到白鹅作向导,后来不幸中箭落水时,又得到白鹅相救,背他冲出重围,遨游远方。白鹅潭由此而得名,白鹅潭白天碧波荡漾,晚上明月辉映江中,构成了羊城八景中的“鹅潭夜月”。
耸立在沙面北岸、俯览白鹅潭的雄伟建筑就是白天鹅宾馆,它因面向白鹅潭而得名,是著名的中外合资五星级宾馆,该楼高34层,102.7米,整体构思似天鹅展翅。白天鹅宾馆是由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先生投资兴建的全国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宾馆临江有70多米长、7米多高的玻璃吊幕,将中庭以“故乡水”为名的传统园林景观与江面风光融为一体,有“水上浮宫”之称。
白天鹅前面是“黄沙码头”。该码头采用通透玻璃幕墙船型设计,象征着客轮与人同舟共济,团结进取的精神。
船的东岸停泊着“星湖号”,“天湖号”客轮的地方是漩头咀码头,它在20世纪30年代建成,日军侵华时用作军用码头,1977年改建为邮轮码头,是穗港澳及大陆沿海的大型客运枢纽。
游程到此结束,祝旅途愉快。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