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图)
好了,这里未来图,设计者用抽象画的形式展现了梧州人民对未来的向往。
刚才说到了孙中山先生。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后,派陈炯明为援桂总司令,督师讨伐勾结北洋政府、悍然发兵进犯广东的旧桂系军阀陆荣廷。陆荣廷在梧州设有官邸,就在原县衙、后市委旧大院内。平桂战争的枪声是从进功广西的水上门户梧州打响的。6月21日,粤军中路主力在海、空军协助下对梧州形成了包围的态势,当时陆荣廷驻梧州的护军使陈炳还想负隅顽抗。23日,孙中山命令组建不久的粤军飞机轰炸桂军阵地。陈部伤亡惨重,桂军的巡防队副司令刘震寰阵前倒戈,配合粤军与陈部激战于梧州近郊,陈败。6月6日,粤军占领了梧州,并从此扩大战果,三个月后平定了广西全境。孙中山坚信统一中国非北伐,他要乘平桂胜利之机,联合粤、桂、黔、滇、川军进行北伐,击败皖、直、奉系军阀政权,于是决定乘军舰出巡广西,在广西帷幄运筹取道湖南、誓师北伐的行动。从1921年10月到1922年4月,孙中山为了北伐三次驻节梧州。
(鸳江风情)
梧州三江相汇之处,江水一绿一黄,俗称鸳鸯江。苏东坡游历梧州,留下诗句“鸳鸯秀水世无双”。打渔、渔歌唱晚、赛龙舟是梧州民间特有的风土人情。渔舟轻摆,银网撒落;夜幕轻启,渔火点点;渔歌渐起,虚无缥缈。江中百舸争流,奋勇搏击前进。
大家知道堤外的桂江为什么又叫做抚河吗?抚河名称由来是有历史渊源的。抚河为西江干流桂江的一段。桂江古称漓水,发源于桂北越城岭主峰猫儿山,南流至梧州汇入西江,全长426公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兴安建成灵渠。灵渠将猫儿山流下来的水三七分流,两江相离,一南一北相离而去,分别投入长江和珠江(西江)水系的怀抱,于是人们在“相”、“离”两字都加上三点水偏旁,就成了湘、漓二水。这就是湘江和漓江名称的来源。秦始皇建成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粮草得以源源不断地供应上来,终于平定了岭南,在岭南置南海、象、桂林三郡。漓水纵贯桂林郡地,为该郡最大河流,故名桂江。
梧州龙母庙至西江汇流处的抚河一段又有特殊的含义。解放前,梧州西门口码头对出的抚河东岸,自铁柱码头(石灰巷)至石巷口码头(九坊路尾)河面一带是著名的妓寨,泊满花艇(妓艇)。这段抚河成为妓寨,始于清光绪初年。先是水上居民因贫穷不得已将自己女儿作为暗娼,借以糊口,久而久之,这里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妓寨。光绪二十六、七年,府衙还开征花捐,向妓女征税,使之成为公娼。每逢夜幕下,抚河花艇歌声、琴声交相仕作,仿佛到了浆声楫影的秦淮河畔。花艇的妓女每天都接待达官富人,终日以泪洗脸。妓女的泪水滴到抚河中,使抚河的水很苦。苦,在粤语与“抚”同音。抚河,苦河也。1949年11月,梧州解放,政府下令禁娼、禁赌、禁烟,抚河妓寨从此消失。
(古王城图)
这里同样用的是抽象的手法来表现梧州建城的历史。自秦以降,逮至汉唐,苍邑古郡,偏隅一方。西汉初,苍梧王赵光筑建苍梧王城,遂始开建城之史。至唐武德年间,始有梧州之称。昔南汉铜钟,允升宝塔,白鹤道观,龙母太庙,金龙街巷,骑楼长廊,一一陈说着过去,维系着古王城的风土脉络。梧州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赵佗在番禺(今广州)建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汉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赵佗封其族弟赵光为苍梧王。赵光即位后,建苍梧王城,这是座土城堡,位于摩天岭(今梧州市第一幼儿园一带)。此为梧州建城之始,也是广西有文字记载建城之始。
说起南汉铜钟还有一段历史。五代十国时期,梧州于908年属楚,到950年才属南汉。971年,南汉为宋所灭。从南汉铜钟铸造到南汉王朝灭亡,前后仅13年。南汉铜钟于1931年移至中山公园晨钟亭内,曾作为市民报时用。大家有兴趣不妨到中山公园参观一下。
(诗词)
梧州历史文化长廊内容丰富,有梧州龙文化、古代文化、民间传说文化及近代文化四个版块,共由17幅大型浮雕、6个文化景观、3个水景、55幅雕刻诗词书法组成。
古往今来有很多的诗人来过梧州,并留下很多赞美梧州美景的诗句,其中最著名的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经来过梧州,留下了这样一句诗:我爱清流频击,鸳江秀水世无双。赞的就我们正右前方的美景,桂江绿水与西水黄汤相融,一青一浊,婉如一对鸳鸯戏水而得名—鸳鸯江。
(西江图)
西江图,说的是梧州古郡八景。这八景令历代俊彦争相吟咏,华章迭起,异彩纷呈。
梧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商品经西江出口的同时,宗教也沿这条通道传进来。佛教在东汉时传入中国的途径,分海陆两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佛教从南亚经合浦传入,最早是经南流江——北流江——浔江这条水路到达岭南腹地苍梧(梧州)并建立寺院传教,然后再沿桂江经灵渠进入中原地区。所以,于是,梧州很早就有了佛寺,并由此孕育出一批佛教名人,例如我们刚才说的东汉时代,苍梧人牟子所著《理惑论》是中国第一部佛教专著。
(抗洪图)
西江带给梧州很多历史荣耀,但也给梧州带来了水患。这幅抗洪图,刻画了梧州人民不屈不挠与洪水抗争的情形。1994年6月19日,梧州遭遇特大洪水,水位25.91米,洪峰过时全城一片汪洋,经济损失严重。1998年6月28日,再遇百年特大洪水,水位高达26.51米。市委、市人民政府紧急动员,全市人民齐心合力,加固刚竣工之河西大堤,解放军白台山英雄团官兵千里驰援,军民并肩战斗,终获胜利,河西城区免受洪水灾害,人民生命财产得以保护。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梧州防洪工程建设。1994年7月9日,朱镕基同志亲临梧州视察抗洪救灾工作,作出了“梧州一定要设防”的重要指示。2001年7月19日,温家宝同志视察梧州防汛抗洪工作,作出了“河东堤要在2003年汛期发挥效益”的具体指示。市委、市政府精心部署,举全市之力,开展防洪大堤工程建设大决战,共投入资金6亿多元,先后建成河西、河东防洪大堤。2003年,梧州城区不设防成为历史。防洪堤建好后,遏制住了水患,梧州河东区的发展是日新月异,大家有时间可以到由外商投资也是沿防洪堤而建鸳江丽港商业区走走,感受一下百年商埠梧州浓厚的商业气息。
(造币史)
我们刚才在骑楼城也介绍过梧州造币的历史。梧州元丰监铸钱作坊所铸造的铜钱有“崇宁重宝”、“熙宁重宝”等10多种,造型优美,制作精细,是我国北宋时期钱币中的精品,体现了宋代梧州的冶炼工艺水平。
提到造币历史,也来一段梧州的历史。在甲午战争中,中国被日本打败后,清政府派李鸿章于1895年3月19日赴日本指定的议和地点马关,同日本全权代表首相伊藤博文、外相陆奥宗光开始谈判。日方于4月1日提出它的议和条件,并将和约底稿送到中国行馆,限中国于4日内答复。日本的和约草案共11款,其中第6款要求中国增开广西梧州等7处为通商口岸。李鸿章于4月8日在说贴约稿中以“湘潭、梧州土民,向来最恨外人,万一开口,易滋事端,地方官实难保护”为由不同意开放梧州。4月17日,中日代表签订了《马关条约》。日本想打开广西水上门户---梧州的企图没有得逞。
两年后,英国借口清政府同法国订立商务、界务专条违背1894年《中英续议滇缅界、商务条款》而提出开放西江通商、在梧州设置领事等要求。中英最后于1897年2月4日签订《续议缅甸条约附款》,另附西江通商专条,将梧州辟为通商口岸。
6月4日,正式设立梧州海关,由外国人任关务主管(称税务司)。在河西白鹤冈上设立英国领事署,这是梧州市第一栋骑楼建筑,大家有兴趣不妨到珠山公园参观一下。从此帝国主义势力逐渐侵入梧州和广西内地。在梧州,外国人还开洋行、建教堂、开医院、办学校。在现西江一路地委大院内有英国人建的梧州海关旧址,在珠山顶有英国领事署旧址和美国建道圣经学院旧址。
开埠以后,英商怡和、太古和省港澳轮船公司先后在梧州设立商行专理船务。继而,英商渣甸、天和、人和三大洋行垄断梧州航运,外国商船直接从香港沿江而上梧州、南宁、龙州,控制了西江航运权。
1908年,广西首家船务公司—西江航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购买一批客轮和货船,走上下河航线,提出“中国人搭中国船”响亮口号,从此打破了外商垄断西江航运业务的局面,民族航运业不断发展壮大。1918年,梧州港进出口商船5409艘次,其中中国船4346艘次,占80%,比1904年增加42倍。
梧州是广西和滇、黔、川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是西江流域物资集散地,商船之多,内外贸易之盛,居广西之首,对外贸易和口岸规模,在华南仅次于广州。
(春华图)
好了,国人当自强。我们现在看到这幅壁画叫做春华图,它反映了梧州体育运动的辉煌。舞狮,跳水,体操,游泳,水球等都是梧州值得称耀的运动项目。世界跳水冠军谈舒萍、体操冠军陈永妍,是梧州人。梧州藤县喧州舞狮队在世界舞狮大赛中夺冠,被誉为东方狮王。
(水上婚礼)
这组壁画是水上婚礼图,上面记载的是以前生活在西江、桂江边梧州人进行水上婚礼的过程。
梧州发展与西江、桂江的关系密不可分,很多外来的文化宗教就是沿西江而来到梧州的。如刚才所说的佛教从南亚经合浦传入,最早是经南流江——北流江——浔江这条水路到达岭南腹地苍梧(梧州)并建立寺院传教,然后再沿桂江经灵渠进入中原地区。
历史上,鉴真和尚应邀去日本讲经,开始了历时十二年之久的六次东渡之举,他就来到过梧州。在梧州,鉴真和尚卓锡(居留)光孝寺,传授菩萨戒法。梧州藤县通善寺尼智首等3名和尚随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佛教一度在梧州得到了较好发展,明清时,梧州市仍有七、八个寺院。到了清末民初,地方官府毁寺兴学,梧州佛教处于低潮。
民国22年(1933年)建西竺园,佛教在梧州重新兴盛。上世纪未,西竺园、紫竹林住持清凉法师不顾90多岁高龄,不辞辛苦,爬山涉水,为重建寺院选址。他走遍了梧州的山山水水,最后选定在白云山。1999年12月开始筹建。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抱病为新寺题名为“四恩寺”。2000年12月,释成清法师来到梧州,任西竺园、四恩寺住持。2001年农历八月初六,四恩寺正式开始奠基。2006年9月27日,四恩寺举行大雄宝殿落成剪彩和佛像开光仪式。大家有时间可以到四恩寺去参观。
(金牛码头)
除了佛教,梧州很早就有了道教文化的踪影。据《图经·金石山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三国时,有道士牵牛过西江,对船家说:船内的牛粪可作船钱。船家看到牛粪刹那间变成了金子,回头看看道士和那头牛,都消失在远处了。
这个故事说的就是这组壁画了的内容了。梧州为中国十大港口之一,码头很多,刚才我们经过了中山码头,现在这个码头呢,起名就取自于这个典故,叫做金牛码头。
(南堤路)
梧州的典故很多,在我们刚开始行程时,我就考了考大家,鲁迅笔下的金吊桶给陆荣廷看相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呀,鲁迅先生在《三闲集.匪笔三篇》中写有如下内容:“广西梧州洞天酒店相命家金吊桶,目前有诈骗陈社恩,黄心,黄作梁夫妇银钱单据,为警备司令部将其捕获……”
这个金吊桶,原名黄卓生,广东新会人。本出身于书香人家,因染上了鸦片烟恶癖而败了家产。此人自小也饱读诗书,又学过一点四柱、五行与麻衣相法一类术数,凭着有点小聪明,便做起相面行当。他为自己取了一个美名曰“星相学家金吊钟”,
金吊桶善于观颜察色,揣测心意,采用“摸、听、套、吓”手段,凭其三寸不烂之舌,所相之人,倒也十有九中。不多时,金吊桶之名声,居然传遍广东、香港地区,不少人慕名前来算命。
有次算命,金吊桶几乎闯了大祸。一天上午,一汉子到他的住处请他相面。金吊桶看来人年逾花甲,身体强壮,神气十足,却身穿破旧衣服,双目有一股肃杀之气。问过生辰八字后,观其手掌,掌大指粗,手心存厚茧,成个武夫相。又见两人紧护其后,再听来人语带壮音,并发现其口角偏歪,至此,金吊桶已明白八九分了。暗忖,好呀!待我给点颜色你看看。于是,便故弄玄虚,捏指闭目,口中喃喃地瞎算一回。突然,他拍案喊道:“奇哉怪也!”摇头晃脑地说“看你少年运滞,中年荣贵,晚年显达,为何装此穷样,真系唔衰揾来衰咯!”来人见露了真相,登时哈哈大笑,丢下两个银元便走了。
你道此人是谁?广东督军兼两广巡阅使,手扼两广军政大权的陆荣廷是也。
旧桂系军阀陆荣廷,出身绿林。陆荣廷幼年失父母,论为乞儿、小偷,后在龙州之中越边境做土匪。一次,因分赃不平,被同伙暗算着枪伤了嘴,医好后便成了歪嘴相,讲话带壮音。后来,接受了朝廷招抚,当上了广西提督,后逼走广东龙济光,又投靠北洋军阀,封为广东督军、两广巡阅使 。
此公最迷信命运,因感时局多变,欲一卜晚境运程,早听说金吊桶哲理精深,相命如神,故此,特地化装前往相命。却不料被金吊桶三言两语道破,还讲出如此很不吉利的话来。
陆荣廷回到省部后,越想越气恼,当晚,密令士兵前去缉拿金吊桶,欲置他于死地。那知金吊桶早已拾包袱溜走了。
金吊桶逃到梧州,入住洞天酒店并开档。梧州人遂识金吊桶。说也凑巧,不久,孙中山联合滇军,攻破陆荣廷的广西老巢,陆荣廷败走他方,却又暗应了金吊桶的那句“唔衰揾来衰”的“金”言。自此,“陆荣廷睇相——唔衰温来衰”这一口头禅,很快便在两广地区流传开来。
这里是南堤路,俗称沙街。因地处河边河滩而得名。宋开宝元年,沙街成为梧州城外的主要街巷,路面为素土路。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路面改为石块路。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梧州辟为通商口岸,对外贸易来往频繁,随着梧州至香港航运业的发展,梧州成为广西最大的外贸口岸,成为贵州、云南和广西各地的出海门户,沙街因临河堤而成为门户之咽喉,成为经营批发糖烟百货、粮油土特产等为主的聚集地。
大家刚进骑楼城的时候都看见有黄包车了吗,我还跟大家讲一个关于梧州黄包车的典故。
上世纪40年代,梧州还曾出现一位被称为“摩登车夫”的人物。 1928年和1937年间,梧州先后有过私营的公共汽车营运,初有汽车1至3辆,但因河东市区路途短,乘客少,经营不久便都停业了。故此,市内都是以马车和人力车(又叫黄包车)作为送客的交通工具。40年代初,梧州拉黄包车的人多数是年纪较大的,而且所拉的车子也较为破旧。当年,却有一个年约25岁的青年男子吴君,拉一辆崭新特别抢眼的人力车。他十分讲究车子的装饰;黄色的车厢、绿色的车蓬,车帘饰以图案与花边;枣红色的车把,把杆端配上圆头的铜套,左车把系着一只小铜钟,整车华丽雅致,非常醒目。吴君剪平头发。夏天,他上身穿衬衣或运动褂,下穿米黄色牛头短裤,白长统袜,脚踏球鞋。精神饱满,给人以一种健美、精干而又清新的感觉。吴君的人力车在市上一出现,立时成为市区交通线上的一大亮点,十分惹人瞩目。因其人与车的装点,合乎新潮流,人们便戏称他为“摩登车夫”。于是,不少人乐意试乘这亮丽的人力车逛街。一时间,吴君的拉车作活十分繁忙。而最令人赞叹的是,此“摩登车夫”每逢举办市级运动会,他都积极参加比赛。他所参加的项目一般是300米、3000米赛跑和跳远,每次参赛都获得冠军。吴君又曾代表梧州参加广西省级运动会的田径赛,结果,亦夺得锦标而返,梧州市民都引以为荣。
人们探其夺标奥秘,这与吴君平日自身拉人力车职业有关。当其拉着车子搭乘客时,所拉的重量往往超过100公斤,拉动时也能奔跑如飞,更何况是轻身参加赛跑与跳运呢,那有不夺标之理?因此一举,遂使此“摩登车夫”之美名,在广西省内也传为佳话。
(新西旅店)
新西旅店至今已有六十多年历史了,这是钢筋水泥七层的欧洲古典式楼房,建国前是梧州最豪华的旅店,也是梧州当时标志性建筑之一,在广东及东南亚都享有盛名,在楼上凭窗眺望,两岸景色尽收眼底,江风扑面,令人心旷神怡,据说在这里曾经发生了民国最富传奇的“暗杀大王——王亚樵”最后的传奇故事。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有一位让蒋介石闻风破胆的暗杀大王。此人叫王亚樵,是一名职业杀手,曾行刺过汪精卫,也曾多次策划暗杀蒋介石,令蒋介石头痛不已。于是,蒋介石密令军统铲除他。但是,王亚樵十分机警,而且行踪飘忽不定,追杀他费了军统头目戴笠很大的劲。王亚樵在香港躲藏了一段时间后逃至广西梧州,并得到反蒋的李济深、李宗仁等人的资助,戴笠担心李宗仁、白崇禧鼓动王亚樵再次行刺蒋介石,便加快了追杀王亚樵的步伐。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王亚樵十分好色,他的踪迹最后败在情妇余婉君身上。军统使用“美男计”俘虏了余婉君,于是余婉君带着军统特务到梧州暗杀王亚樵。她诱引王亚樵赴约到江边会面。而军统特务预先在约会地点埋伏,没有防备的王亚樵一露面,即被蜂拥而上的特务们暗算。
(过渡路段)
我们游了一圈骑楼城了,大家知道骑楼城是怎么得到的吗?告诉大家吧,骑楼城是一场大火烧出来的。
清朝,梧州特色民居主要以“竹筒屋”和仿北方的三合院、四合院为主。“竹筒屋”一般为砖木结构,大开间进深。大门有木板或砖石门槛,木门之内还设置有推栊(趟栊)和矮门,即使开启大门,屋内仍有推栊相隔。三合院、四合院采取北方的形式又结合了南方气候特点来建造,有单独的围墙,房屋内也是砖木结构。这种砖木结构的房子建造成本低,但是很容易发生火灾。
1924年11月30日,梧州发生特大火灾,北门外珠投岭24号商铺失火,时值东北风大作,火势蔓延入城烧毁4709间商铺,烧去全市7/10主要房屋。广西省绥靖会办黄绍竑认为这次火灾如此惨烈,除风高物燥之外,街道狭窄,施救不便,亦是个很大的原因。因此,他提议把全市街道加宽,火烧区域如此,其它区域也一律重新改造。赞成者均自动照办,不愿意的就派兵强制执行。
梧州市商埠局决定“拆城筑路,挖山填塘”,将五门和城墙全部拆除,扩大城区面积,用城砖筑地下水渠、铺砌街道马路,街市规格参照广州,这也是梧州为什么有“小广州”之称的原因之一,广州人到梧州,如同回到家、倍感亲切。而原来的坊式房已不能满足日益繁荣的商业发展的需要,骑楼逐渐取而代之。
我们刚才也说到,梧州骑楼是开埠的产物。开埠后,外国人进入梧州,西方建筑理论和建筑风格随之传入,对梧州的建筑设计产生影响。而外国人在梧州建筑的楼房,其设计也吸收中国建筑设计的特点,形成了中西相互吸引、中西结合的建筑设计风格。梧州建筑主要有四个风格:一是仿巴洛克式。这种形式在东南亚和我国南方城市的骑楼中被普遍使用,梧州的骑楼中,巴洛克的建筑装饰符号更加简练,多运用在山花装饰及女儿墙的曲线中。二、混合式。这种形式骑楼建筑风格不明显,建筑造型和立面装饰兼有多种风格。英国领事署、梧州海关办公楼、思达医院、新西旅店等建筑物,其平面布局和立面处理均运用典型的“芝加哥学派”手法,采用三段式处理。三、中国传统式。这种形式骑楼延续了我国南方传统居民的特点,底层沿街挑出,长廊跨越人行道沿街布置,楼层正面墙上并排开着两只三扇窗户,立面基本无装饰。四是现代式。这种骑楼一般建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尺度、结构、材料、造型风格等方面与传统骑楼区别明显。立面处理上舍弃了复杂的装饰,运用了简洁、明快、实用的功能主义的处理手法。
梧州的骑楼建筑主要是前铺后宅,下铺上宅、住商合一。楼下是人行交通通道,骑楼建筑柱廊外侧是车辆交通通道。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柱间距一般为3米到5米左右。顶饰、阳台、柱头等形式各异,或庄重大方、或精巧别致,或典雅高贵。浮雕、罗马柱、园拱形窗,融合了中国传统风格和欧洲古典建筑风格。从梧州骑楼的外观上,可以看到当时许多有代表性的中国建筑语言,如花窗、砖雕、牌坊等,都十分精致,其功能和艺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走进骑楼城,如同走进了骑楼博物城。在这里,体现水都风韵的清水墙,西式风格的铁栏观景阳台;西化痕迹较浓的罗马柱、圆拱形窗;梧州特有的水门和拴船铁环等建筑构件被突出表现于立面之中。在骑楼博物城,随处可见墙面上蕴涵中国传统文化的灰雕艺术。在大南路骑楼城墙上,一幅浮雕为“连年有余”,莲池下面游着两尾鲤鱼;另一幅浮雕展示的是一棵松树下有四只白鹤,其寓意为“松鹤长春”;有寓意为“平平安安”的宝瓶;在龙母太庙广场的雕刻上有“鲤鱼跳龙门”,等等。骑楼城牌坊不只是建筑小品,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其通过牌坊上雕刻的各种图案花纹,用隐喻手法表现出来。骑楼城牌坊参考了梧州中山公园入口处的牌坊形式,其四柱落墩都采用龙凤呈祥和百鸟朝凤的镂空图案,柱内置有灯光,使图案在晚上更显瑰丽多姿。牌坊上方除正中横梁是二龙戏珠图案外,两侧正反两面每一幅图案都不一样、各有寓意:三只憨态可爱的小象,寓意万象更新;美艳盛开的牡丹,寓意花开富贵;随风轻摆的竹丛,寓意竹报平安;跳跃嬉戏的喜鹊,寓意喜上枝头等。
女儿墙是骑楼城建筑装饰构件中最温婉的名字。骑楼屋顶半人多高、临街而立的矮墙就是女儿墙。女儿墙的来历非常有趣,在古代时,大户人家由于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随便出门,在屋顶和墙垣上特意建造了一堵墙,而女孩子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却又禁不住外面世界的精彩和诱惑,于是便悄悄地攀上屋顶或高墙上,隔着那道矮矮的防护墙向外眺望,久而久之,便被人称作女儿墙了。这种屋顶临街的矮墙,让深闺的千金小姐在此俯视浮生俗世,不显山不露水地绽放青春。偶而抬头的书生幸运地抓住这抹春色,一段浪漫故事便从此开幕了。
大家有兴趣,不妨到我们右边的骑楼城中庭广场去参观一下,这里的建筑基本包涵了我刚才所讲的建筑元素。
(聚宝号)
在我们前面的是梧州特色店聚宝号。其实梧州的旅游特产有很多,这里就有龟苓膏、冰泉豆浆等品种,如果大家感觉口干燥热的话,来这里品尝一碗正宗的梧州龟苓膏,保证您神清气爽,口甘肺润。梧州在世界叫得最响的还有人工宝石,梧州的人工宝石产量很大,占全国80%,占全世界40%,现在有很多来梧州旅游的游客都买很多宝石作为旅游纪念品。人工宝石与真正的宝石在硬度、色泽方面相差无多,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到梧州专业的人工宝石交易市场—梧州宝石城去参观选购,为家人送上世界知名的梧州人工宝石。
(终点)
各位游客,梧州的历史文化非常的深厚,要读透梧州古城的历史,你可得要在梧州多住几天了。好啦,今天我们的梧州中国骑楼城之旅就到此结束啦,很感谢今天能为大家服务,谢谢大家。
再见!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