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二:故宫前朝(太和门及太和门广场; 太和殿及太和殿广场;中和殿、保和殿)
走进了午门,我们面前这一片开阔的场院就是太和门广场了。您眼前这条由广场内自西向东蜿蜒流过的就是金水河,与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河对应。河上跨有五座汉白玉拱桥,取“金生丽水”,称为内金水桥。桥的规制与外金水桥相同。内金水桥的作用是宣泄雨水,防止火灾,满足宫中营造用水,风水学上和建筑设计上等需要。
大家请看,那座就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太和门。太和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当时称奉天门,明嘉靖年间改称皇极门,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光绪十四年(1 888年)被焚毁,由于农历元旦,正月二十六光绪皇帝大婚,都要用到太和门,于是,朝廷就在北京寻找了工匠500人,清楚了灰烬瓦砾,在石基上打了一座假太和门,殿顶“纯以彩绸扎成”,与原来的非常相像,使得婚礼如期进行,次年重建。
太和门面阔9间,进深3间,上覆重檐歇山顶,下为汉白玉基座。成组朱棣曾在此“御门听证”。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