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导游词:广西省桂林靖江王陵导游词
来源:优易学  2011-2-15 11:05:27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11、棱恩门
  棱恩门形同三券陵门,也分三门,中间之门名为“神门”,当年庄简王的棺椁便是从此门抬进陵去的。请各位留意那铁门上的一排排铜钉,大家可曾注意它的数目?对,铜钉排列为纵九横七之数――在中国古代,数目使用的多寡也寓示着等级的高低。这里,横七竖九便意味着门内主人身份是亲王,那么皇帝又是多少呢?是横九竖九。而郡王则应该是横七竖七。在古代,纵九横九表示“九九归一,一统天下”,九作为从一到九的基数中最大的极数,不但被古人们赋予了一层神秘而至尊的面具,而且也被中国历代旁王们借用为权力、神力的象征,他们竭力把自己同天数之极“九”联系在一起。天分九层,极言其高,向朝廷进贡之物,礼定九项;帝王祭祀祖先,规有九庙,天子祭天封禅,一年九次;九,也就成为了皇权的象征。庄简王是一介相当于郡王级别的藩王,但他可以越级使用横七竖九的亲王门钉数,也许这正是说明明朝皇帝对靖江王恩宠有加,特许他使用准亲王的规制仪仗。另外,门钉的“钉”与“丁”同音,在古代,丁为“男丁”、“男儿”之意,并有“添丁之喜”之说,故而妇女们爱到此处蒙眼摸钉,摸中则意为“摸钉得子”;更有情急者干脆将钉撬下捧回家中,可谓“抱丁还家”。有没有哪位团友想试试“摸钉”的?这门上还有一个兽头,它口含门环,名叫椒图,是龙之九子中的老小。椒图平生好睡,人们便令其守门。若家有客来,扣之则醒,它睁眼审度来者,有钱有势者放行,普通百姓则请回。今天诸位都是身份高贵人,所以大家都顺利地走了过来。这门槛真高。各位可知它为什么这么高?古人迷信,认为如果陵园里的真气肥水外流入别人之园,那就很为不吉。所以他们就把门槛加高一点,使“肥水不流外人田”。而且还有阻挡荒郊野鬼对陵墓袭扰的作用,因为民间传说僵尸鬼双膝不能弯曲,门槛高了,鬼就跳不进来。
  过了陵恩门,我们进入了庄简王陵的内园,请看:
  1、男女侍者:
  这第一尊石像是男侍者之样,而且显得憨厚温顺,且面颌无须,也许是当时宫中太监,到阴间来服侍君王;这第二尊女像,小巧秀气,犹如宫中美女,她也是伴随庄简王安眠五百年的一位忠实仆人。
  2、琉璃瓦:
  庄简王陵的建筑物屋顶琉璃瓦颜色均为绿色,这不但使王陵在大自然的全景中与周围的秀色山水和谐一体,而且就古人来说,它还有“防火”之用。中国古建筑为木结构,最怕火,古人依据八卦学说中的绿色象征着可以克制火焰的水的理论,便把王的屋顶琉璃瓦安排为绿色。又因为黄色代表“土”,土也能灭火,故皇帝宫殿便用黄琉璃瓦。在中国古建筑中,连颜色也有极深的文化内涵。
  3、鸱吻:
  龙生九子,其中就有四子守在朱佐敬的天堂福地里。请看那屋脊上两端的兽头,它张着大嘴,正吞吃着屋脊,这个名叫鸱吻的龙之第四子,性好食妖怪,而且习性属水,把它放在屋顶上,可免除火灾,但它又好动,为了防止他偷偷溜走,天帝不得不用剑把它钉在屋脊之上――请看,那就是剑柄。鸱吻源自印度佛经中雨神的座物。摩竭鱼,摩竭鱼有灭火的本事,鸱吻也就有了灭火的功能。恭城孔庙正脊两端塑的便是摩竭鱼,也有说那是鱼尾星的。
  4、棱恩殿:
  中国古代建筑的布局普遍采用中轴线布局,把重要建筑物置于中轴线上,次要者则被对称地分列于中轴线的左右两边。其中主体建筑则按“正殿高大,而重院深藏”的原则,设于中轴线的北部。庄简王陵的棱恩殿也就是按照这样的原则被藏在了陵园的深处,这种安排仿佛是在向人们显示庄简王在他的辖区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唯我独尊的地位,棱恩殿是祭祀时陈列“三牲”之地,三牲是指用于祭祀的牛、羊、猪等供品。请各位抬头看一看,在搏风板(封檐板)之下有一排长长的“ ”字彩绘,古建筑中的“”是右旋的,它起源于上古的一种符咒,后来随着它被佛教的采用,人们便把它看成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它原来有两种读音:“德”与“万”,武则天钦定读“万”。在佛教中“”与“”爱,正写反写都可以。但千万不要将“”与德国纳粹党的党徽混为一谈。纳粹党的党徽表示两个字母“s”相叠,是该党的缩写。这两种符分别是吉祥与罪恶的象征,除了在形式上类似之外,它们的内涵意义都是相对立的。而在原始社会的出土文物中,中国人的祖先便已有“”形图案纹饰。
  棱恩殿为单檐歇山顶式建筑,这种顶式的房屋显得宏伟壮丽,而且歇山顶还具有排水速度快、结构牢固等优点。棱恩殿为三进五开间――我国古建筑的规模大小,都以“间”作为计算单位,“间”就是由四根子组成的矩形空间,看房屋级别的高低就必须看“面阔间数”,面阔间数是指房屋立面的迎面间数,间数越多,等级越高,就如现在社会上衡量住房大小是以几房几厅为标准一样。按明清规制,皇帝用五进九开间;王用三进五开间。
  5、宝城宝顶:
  出了棱恩殿,也就参观完了庄简王陵的前陵部分。庄简王的后寝就是棱恩殿后面的墓塘,墓塘是一个地下宫殿,封土高10米,直径36米,地宫为双室券顶结构,两个墓室约六十平方米,是庄简王和沈妃的合葬墓。庄简王修了这样规模宏大的陵墓,重要的择址参就是风水之说,风水对于古人,就仿如科学对于今天一样重要。站在宝城之上,越过棱恩殿的屋脊,我们眼前是一条笔直伸出去的路,而在我们身后,绵亘着一座高大雄伟的大山――尧山;风水学正是注重阳宅(或阴宅)后有靠山,前有出路。后有靠山表示根基稳固,源脉丰隆,前有出路表示子孙繁盛,前途无量;在庄简王陵的实地中,靠山就是海拔909米的尧山,出路就是陵前那势无阻挡,直直地延伸出的空路。另外,我们还发现,这出路的两侧分别有一座小山耸屹,在风水学上,这两座就是青龙、白虎的象征。风水主有四向,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这青、白、朱、玄四神即为四方掌印之神,而出路两旁的左右照山就对应了青龙、白虎之名,它们的主要作用则是挡住从东南或西北吹来的季风,从而起到一种屏风帐幕的作用。为什么要挡风呢?《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古人认为,一个人乃至一种事物能够生存、生活,都是因为他们依靠了气的支撑,没有了气,也就没有了生存的条件。而“风水”的得名也和“气”有关,据晋代《葬书》说,“葬者,乘生气也。经日: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故而聚气就是这种东方巫术的基本目的。庄简王陵左、右有坡,后有山,形苦居于太师椅之中,前边还有沟水,恰好对应了阴宅水学说。有人开玩笑说,这大概就是为什么11座王陵中为什么恰巧选中了它来重修的缘份吧!各位请留神那出路两边的“青龙”、“白虎”之山――左边那座照山的山势要高过右边的山;在风水学中,青龙必须压过白虎,对应于实地的此处,左照山属青龙之方,帝王视已为龙,当然不能让相对应的“白虎”压住自己;况且白虎在中国古代又是一种“煞星”,庄简王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子孙被煞星“管束”。今天看到的实景便是这种学说的真实写照。
  好了,庄简王陵的情况我就向各位介绍到这里。倘若各位下次还要来这里游玩,请您在春季温暖之时到来,因为那时,在尧山上下将会遍开着鲜红的杜鹃花,能在花的世界里欣赏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结合,那才是人生的大乐趣,您说是吗?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