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军司令部:日军的关东军司令部,它是驻我国东北的日军最高军事指挥机关。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是由关东军司令部直接策划的。1932年迁往长春,在沙俄统治时期此地是俄军炮兵司令部。1945年后,苏军在此设近卫第一师司令部,我军接管后建军事博物馆。现该建筑为驻军某部队司令部。
电岩炮台:电岩炮台原是清军在旅顺口沿岸修筑的13个炮台中的一座。这些炮台的大炮除了少数小径的是中国军工厂自造的外,大多数大炮和炮弹都是从德国克虏伯厂购买的。当时不是中国没有能力造,而是李鸿章修旅顺军港和炮台时,聘请了以德国工兵少校汉纳根为首一批外国工匠,聘请时是有附加条件的,即不仅在技术上要汉纳根说了算而且机器和原料也要购买外国的,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火药的民族,竟要反过来从外国购买大炮和炮弹保护自己而我们自己的火药只能在慈禧太后的60大寿庆典上放出灿烂的烟花博得阵阵欢呼声,这真有莫大的讽刺和悲哀呀!
1899年,俄军在原有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扩建,建有长100米的堡垒,6座炮台。其中254毫米炮炮座5个,57毫米炮位1个。当时俄军在炮垒两侧装有探照灯,夜里监视海面,海水把灯光反射到陡峭的岩石上,从海上观看,似岩石本身闪闪发光由此这儿得名“电岩炮台”。
那它又为何称作“百发不中”呢?主要是它的位置相当优越,大家看,整个炮台前面为悬崖,大海后面有条山沟与黄金山相隔。用当时的炮镜从海上观察会产生错觉,误认为它与黄金山同在一个点上,因此有很大的隐蔽性。从海上炮击稍近炮弹会落到悬崖下,稍远又落到后面的山沟里,很难命中这个宽度仅有50米的岸炮阵地,所以当时的军事家称这座炮台为“百发不中”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大炮是苏联红军驻防旅顺时留下的。
在炮台的西侧有一个贺形凹型堡内,堡内径 4.9米,堡中直径仅0.5米,那就是被称做怪圈的地方。当人走进怪圈内站在红漆画出的朝西的脚印上在四周无任何遮挡的环境下面对遥远的旅顺口,站直大喊一声藏传佛教密绝“嗡,啊,口牛”不但可以感到声音特别洪亮犹如加装了扩音器一般,据说还可以除去百病。
军港:旅顺军港地处辽东半岛西南端,黄海北岸。港口口门开向东南,东侧是雄伟的黄金山,西侧是老虎尾半岛,西南是巍峨的老铁山,从周围环守旅顺港形势险要,天然形胜被誉为 “天下奇观”。我们所指的“旅顺口”“狮子口”就是眼前这个宽近300米由两山对峙而成的出海口。过300米中只有一条91米的航道,每次只能通过一艘大型军舰,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战略上是易守难攻旅顺军港近似一个封闭海湾港口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2公里整个海湾又分为东、西两港,大家看,那座弯曲的干滩多像老虎的尾巴。旅顺口做为世界名港与这老虎半岛的存在有密存关系。清代在这半岛上曾设练兵场和灯塔。以这条老虎尾半岛为界把整海湾分为东西两部分,东港港口宽75米,水深5.6-8.8米码头四周是石砌岸壁设有大型船坞,它的西港港口宽220米,港内水域广阔,不冻不淤,为浅水滩港内隐蔽性和防风性良好,再加上那老虎尾半岛的存在又形成一堵大然防波堤,使西港好似一个内湖。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