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版的概念、构成要素。
概念: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要素:编辑、复制和发行。
2.开展出版活动的条件和出版的一般过程。
条件:(1)精神文化资源条件
(2)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条件
(3)流通传播条件
(4)市场条件
过程:(1)精神产品生产
(2)物质产品生产
(3)产品流通
3.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方针原则:(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进用,洋为中用
(3)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4)坚持质量第一
(5)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
主要任务:(1)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阐释科学发展观。
(2)积累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3)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4)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5)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
4.出版工作者的文化追求和职业道德规范
文化追求:(1)认真做好文化选择
(2)大力推进文化创造
(3)积极开展文化传播
(4)充分重视文化积累
职业道德规范:(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守卫,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3)树立精品意识,提高出版质量
(4)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5)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6)团结协作,诚实守信
(7)艰苦奋斗,勤俭创业
(8)遵守外事纪律,维护国家利益
5.编辑工作的特点及其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
特点:(1)政治性 (2)思想性 (3)科学性 (4)创造性 (5)选择性 (6)加工性 (7)中介性
地位:(1)贯彻出版方针的关键
(2)制订和实现出版计划的核心
(3)提高出版物质量的主要保证
(4)提高出版效益的基础
6.编辑过程
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签订出版合同(期刊无此环节)→编辑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校样处理→样品检查→出版物宣传→反馈信息收集
7.编辑人员基本素质
政治、思想、文化、职业素质(职业追求,职业敏感,职业作风)。
8.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
编辑与作者:编辑离不开作者,作者离不开编辑,共同目标是为读者服务,要相互尊重。
编辑与读者:读者是编辑的服务对象,编辑要真诚地为读者服务,读者是编辑工作的检验者和促进者,编辑有引导读者的责任。
编辑是沟通作者与读者关系的桥梁,编辑向作者及时传达读者的需求信息,向读者及时发布作者的供应信息。
责任编辑: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