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之第七章教学(上)
来源:优易学  2011-2-20 10:45:45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2.C[解析]智力一般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思维力是核心。
3.A[解析]孔子最先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思考,主张学习,思考和实践相统一。
4.D[解析]夸美纽斯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他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
5.A[解析]讲述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导入、详述和汇总。
6.C[解析]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7.C[解析]学生通过操作获得知识,且利用了一定的仪器。因此是实验法。

15.B[解析]由教育学中教学方法原则中直观原则可知。
16.B[解析]教学过程是为了使学生获得知识,因此领会新知识是教学过程各个阶段的中心环节。
17.D[解析]理解教材上的新知识才是真正领会了知识。
18.C[解析]“拔苗助长”要求在教学中不能违背循序渐进原则。
19.C[解析]“开而弗达”强调的是启发性原则。
20.D[解析]“习”和“温”是复习,巩固的意思,因此体现的是教学的巩固性原则。
21.C[解析]略。
22.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传授一接受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的定义。
23.C[解析]由演示法的定义可知。
24.B[解析]反馈性原则可以及时地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25.B[解析]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
二、多项选择题
1.ABC[解析]学生在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和完成作业都是学生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活动,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
2.AC[解析]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实现,同时教学还会实现其他的教学目的。
3.ABCDE[解析]见大纲中关于教学方法的论述。
4.ABCD[解析]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其他工作要围绕教学来开展。
5.ABC[解析]见大纲中教学原则方面的内容。
6.ACD[解析]学生认识是通过师生交往,并且是间接地获得知识,是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认识和发展能力的。
7.ABDE[解析]见大纲中关于教学方法的论述,C是讲授法的要求。
8.ABCDE[解析]直观性、启发性、巩固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中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2.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成果,是人类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3.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4.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5.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五、简答题
1.教学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1)它使个体的认识突破时空局限及个体直接经验的局限,扩大了他们的认识范围,赢得了认识的速度。
(2)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德、智、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4.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制约教育任务的因素是:(1)教育目的(2)学生年龄特征(3)学科的特性(4)教学的时空条件。教学的一般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5.(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教学活动中。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
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让的内在机制。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应注意以下条件。
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第三,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2.[答案要点]: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应做到: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只有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才能活泼,抽象的书本知识易于被学生理解,吸收转化为他们有用的精神财富。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教学实践和引导学生参加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在教学中两者要结合起来。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