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阅读教育活动的目的必须简单具体可行。
抽象的活动目的,儿童们很难理解接受,只有具体的活动目的才会真正吸引儿童。那么,在学龄初期儿童中,开展阅读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是什么呢?近日,我们思考了许多,归纳起来应该是12个字:即“培养兴趣”、“养成习惯”、“学会方法”。具体目的是爲了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儿童的良好阅读习惯,教儿童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这样的活动目的,儿童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具体。如果我们通过组织阅读教育活动,在儿童的学龄初期,真正实现了这些具体的阅读目的,今后将对儿童的成长——终身有益。
2.2.4 阅读教育活动形式必须生动活泼有趣。
进入学龄初期的儿童有较强的摹仿能力。他们阅读了喜爱的读物后,都希望马上摹仿、表演、实验。所以,爲他们开展阅读教育活动,应以“用口说”、“动手做”的活动形式爲主。“用口说”的活动形式主要有:猜谜语、故事演讲、作品朗诵、开阅读交流会等;“动手做”的活动形式主要有:写读后感、拼图小製作、摹仿表演、科学小实验等。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阅读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儿童的阅读热情,达到阅读教育的目的。
3 阅读教育活动方法
好的阅读方法都是围绕阅读教育活动的目的进行。因此,儿童图书馆应从三个方面引导儿童阅读。
3.1 阅读兴趣的培养
培养儿童阅读兴趣的方法主要有阅读提引法和摹仿验证法:
3.1.1 阅读提引法:就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将书中的图片或文字内容进行精彩提示后,让参加阅读活动的物件看图编故事或接著书中故事急切地读下去,看结果究竟如何。古往今来,有不少中外名家就是在这种方法培育下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的。例如:中国儿童大作家冰心同志,在回忆童年读书时曾说:我是7岁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因爲那时我的舅父每晚给我们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当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时,我的舅父就停下来干公事去了。我只好带著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咬著牙硬著头皮拿起这本《三国演义》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就是这个“无限悬念”迫使冰心同志从此对书产生了兴趣,到老,冰心同志感慨地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一辈子叫人爱书,这就是阅读提引法给人带来的实效。儿童图书馆应吸取并推广这种方法,经常开展看图编故事的徵文表演活动,定期举办儿童阅读兴趣培训班,激发儿童的阅读热情,使儿童从小就对阅读发生兴趣,因爲“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郭沫若)有了兴趣,儿童们就会更加勤奋地阅读。
3.1.2 摹仿验证法:就是依据书中感兴趣的内容,照著书上说的做,检验是不是有同样的结果。这种方法很适合学龄初期儿童的阅读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平时看到什么,就想摹仿,对感兴趣的内容更想实验。如世界大科学家爱迪生小时候就是这样,当他阅读《派克科学读本》一书后,书中凡是能读懂的地方,他总要进行验证。有一回,他读了佛兰克林关於“毛皮摩擦能生电”的论述,急忙抓来两隻猫做实验:他把猫尾巴拴上导线,然后在猫背上用力摩擦,看是否能生电。爱迪生从小就是凭著这个摹仿验证法逐步对阅读科普书籍感兴趣的,以至后来,他成爲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摹仿验证法可以使阅读者进一步明白书中的道理。儿童图书馆在运用这个方法组织儿童阅读活动时,可在儿童阅读实验的基础上,要求他们撰写摹仿实验的观察报告,将说、做、写融爲一体,让儿童直接体验自己的实验成果,使他们更加热爱读书,正如美国一位懂教育的母亲所说:阅读是孩子们探究未知世界的基本工具,只要孩子对未知的世界感兴趣,他就一定会主动去掌握这一工具的!
3.2 阅读习惯的养成
阅读习惯的培养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训练。习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这种训练要反復、严格,要有具体的目标,要讲求实效。阅读训练的最佳场所,我们说幼儿期儿童主要在家庭和幼稚园,那么童年期儿童的阅读习惯训练主要应在学校,其次才是家庭。因此,儿童图书馆对童年期儿童的阅读习惯培养工作也应跟踪服务到学校和家庭,这种跟踪服务方式主要有编印资讯资料、上门辅导和开展阅读习惯竞赛活动。
编印资讯资料,主要是收集介绍国内外好的阅读方法、典型经验、推荐阅读优秀书目,把正确的阅读方法及时传送到儿童手中,从理论上指导儿童按正确的阅读方式培养好习惯。如果在这个年龄段还未及时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到了中学培养就很难了。
上门辅导,主动爲儿童传授正确地阅读习惯,这种辅导可分集体授课辅导和个别座谈指导。儿童图书馆还可定期深入重点学校班级,同学校领导和老师共同商讨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计划,并共同实施完成。
开展阅读习惯竞赛活动,竞赛的目的是表扬好习惯,激励好习惯,过去儿童图书馆在这方面开展的活动少。今后在组织阅读教育活动中,我们应把儿童的好习惯培养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抓,对馆内的小读者也要经常开展阅读习惯训练。
对阅读习惯的训练内容,应该是广泛、具体的。只要与儿童阅读有关的、适合儿童阅读兴趣发展的好做法,我们都必须进行强化训练。开始可从阅读姿式上训练;第二步从阅读内容上训练;第三步从阅读时间上训练;第四步从阅读思索上训练。
这种“阅读习惯”训练,一要靠自我训练,自己自觉地按照正确的阅读方式进行训练,自己对自己从严要求,强化习惯的养成。二要靠老师和家长的提醒和鼓励,三是要靠儿童图书馆的跟踪阅读服务辅导。
3.3 阅读方法的培养
要让所有的童年期儿童都学会阅读。这在资讯和科技高度发达的美国社会,早已成爲国家教育改革的明确目标:要让8岁以上的所有儿童都能阅读。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阅读方法的培养问题。怎样引导儿童从小学会阅读?重点应从以下几方面引导:
3.3.1 让儿童学会选读。让儿童自由的选择阅读,前提是书柜或书架上的所有读物应是有利儿童健康成长的。让儿童在书的海洋中寻求自己感兴趣的未知世界,找到最适合的读物。当他们对某方面的科学知识产生兴趣时,儿童图书馆就应主动帮助儿童推荐阅读,让儿童由浅入深的读下去。这种阅读方法,有利於儿童的个性创新发展。这是儿童图书馆今后组织阅读教育活动的发展方向。
3.3.2 让儿童学会检索。学会检索等於给儿童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儿童图书馆应坚持对馆内小读者进行阅读检索知识培训。定期到学校,爲小学老师和学龄初期儿童传授图书检索知识,重点辅导儿童怎样利用图书馆和利用工具书解决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3.3.3 让儿童学会思考。阅读是基础,思考是成功之源。只有学会思考的人,他一生的智慧才华才能像山中的源泉那样源源不断的涌出。同此,儿童图书馆在组织阅读教育活动时,应多开展一些引导儿童思考的活动,如阅读主题讨论会;故事续编徵文赛;科学小製作等,让儿童们在活动中,不断开动小脑筋,逐步增强他们的阅读思考能力。
总而言之,我们分析思考童年期儿童阅读教育活动,目的是想引导儿童图书馆从过去的阅读活动成果中走出,向现代儿童走近,让我们的阅读教育活动紧贴儿童们的现实生活,使所有的儿童都能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进一步促进儿童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春利. 学习与成才的诀窍,1999.9
2 熊钟琪. 少儿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6.3
3 孙云晓. 少年儿童研究,2002.1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