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潜在并发症--心输出量减少
相关因素:
1 异位心律(缺血、电解质紊乱、机械刺激)。
2 心动过缓、传导阻滞(术中引起传导系统损伤、水肿)。
3 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扩大、插管引起机械刺激)。
4 术前使用β-受体阻滞后出现反跳现象。
主要表现:
患儿出现早搏、心动过缓、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等。
护理目标:
患儿维持正常的心输出量,表现为心率正常,心律剂,血压稳定,能满足代谢需 要。
护理措施:
1 观察、记录患儿有无乏力、疲劳、意识障碍和定向力障碍,病情是否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
2 持续心电监护,发现异常,及时记录并报告医师。
3 床旁备起搏器,因心律失常是常见并发症,故手术中常规放置心内起搏导线。
4 遵医嘱补充K+、Ca++、 Mg++,维持电解质在正常水平。
5 用速效利尿剂应及时检查电解质水平。
6 若药物治疗心律失常无效,可使用电除颤。
重点评价:
1 持续心电监护。
2 患儿是否维持正常心输出量。
七、潜在并发症----低效性呼吸
相关因素:
1 手术中肺组织受压或处于萎缩状态。
2 切口疼痛致咳嗽困难。
3 呼吸道分泌物多。
4 气管插管位置不佳。
主要表现:
1 呼吸困难、紫绀。
2 呼吸音粗、有痰鸣音。
3 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护理目标:
患儿保持良好的气体交换状态,表现双肺呼吸音清晰,呼吸方式正常,血气正常。
护理措施:
1 术前指导患儿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训练,指导其用手势表达在使用呼吸机期间的感受或需求。
2 遵医嘱调节呼吸机的参数,以保持血气在适当的水平,患儿可耐爱PEEP增到1.96kPa以上。
3 勤β听患儿呼吸音,每30分钟--1小时吸痰1次,注意痰液性质、颜色、量。
4 雾化吸入:由每2小时1次逐渐延长至每4小时或6小时1次。
5 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或止痛剂。
6 如果病情允许,应尽早脱离呼吸机。
7 拔管后鼓励患儿咳嗽、深呼吸,可用枕头或手护住切口,以减轻咳嗽时引起的不适,扶坐患儿轻拍其背部,必要时吸痰。
8 指导患儿使用呼吸训练器。
重点评价:
1 持续监测血压氧饱和度。
2 患儿能否保持正常的呼吸方式。
八、潜在并发症----电解质紊乱
相关因素:
利尿,电解质在细胞内外重新分布。
主要表现:
1 患儿乏力、腹胀、心律不齐、手足抽搐等。
2 血清电解质K+、Na+、 Cl-、Ca++、Mg++低于正常水平。
护理目标:
患儿维持正常电解质水平。
护理措施:
1 观察患儿有无电解质紊乱的症状或体征
(1)低钾:肠蠕动减弱、腹胀、四肢乏力、心律不齐、血压下降等。
(2)低钠:恶心、呕吐,精神倦怠或嗜睡等。
(3)低镁:血压下降,脉搏增快,节律不齐,呼吸浅、慢、弱,定向障碍,捏衣,弄衣等。
(4)鼓励患儿多吃水果,如橘子、香蕉等。
重点评价:
1 监测心电图的改变。
2 患儿血清电解质水平是否维持在正常水平。
九、知识缺乏:术后康复方面
相关因素:
1 没有类似经验。
2 缺乏信息来源。
主要表现:
患儿/家长对出院后的生活、护理有顾虑。
护理目标:
家长能够叙述有关出院后的护理知识。
护理措施:
1 向家长详细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
2 进行出院指导:
(1)保持乐观情绪,心境平和、精神愉快。
(2)三个月至半年避免剧烈活动,如跑、跳等。
(3)严格按医嘱服用强心药、利尿药,熟悉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
(4)教会家长记录出入量,维持每天出入量的均衡。
(5)指导患儿多吃含钾高的食物、水果,如橘子、香蕉等,预防低钾血症。
(6)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均衡饮食为主,切忌暴饮暴食。
(7)预防感冒,日常生活中防止受凉,受湿,少去或不去人多的地方,如商店、电影院等公共场所。
(8)家长如发现下列症状/体征,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发热、心悸、气短、咳嗽、咳泡沫痰、紫绀、水肿等。
3 经过手术的患儿生长发育与正常儿童相同,家长应尽量避免过分宠爱、娇纵孩子,培养其正常的人格。
重点评价:
家长对出院后护理要点掌握的程度。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