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辅导:急性白血病患儿标准护理计划
来源:优易学  2011-1-26 14:26:25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医药书店
  白血病是造血组织中血细胞的某一系统过度增生,进入血流并浸润到各组织和器官,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精神不振、乏力、发热、贫血、出血、各脏器官浸润等。常见护理问题包手括:(1)有感染的危险;(2)有皮肤粘膜受损的危险;(3)活动无耐力;(4)潜在并发症-出血;(5)体温升高;(6)营养不足;(7)知识缺乏。

    有感染的危险

    相关因素

    服用激素类药物。

    化疗使机体抵抗力降低。

    主要表现

    发热,白细胞增高,口腔粘膜溃疡。

    护理目标

    患儿住院期间不发生感染。

    护理措施

    室内温度适宜,每天通风2次,每次15-30分钟。

    有条件者住单间或无菌室,室内每天紫外线消毒1次。

    中性粒细胞数<1.5×109/L时,应对患儿进行保护性隔离:

    限制探视的人员、次数。

    工作人员、探视者在接触患儿之前要认真洗手。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静脉穿刺时碘酊消毒,再用酒精脱碘,消毒范围>5cm。

    指导患儿保持个人卫生:

    在进保护性隔离的房间以前,每天洗澡。

    饭前、便后认真洗手,在便后或擦洗会阴时,应从前向后擦。

    便后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坐浴后在肛周涂抗生素软膏。

    口腔护理,每天2次,选择有效的漱口液饭后漱口。

    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受湿,如有不适,及时向医师报告,以采取应对措施。

    不要在人多的公共场所出入,不要接触患有传染病的人。

    重点评价

    患儿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感染。

    有皮肤粘膜受损的危险

    相关因素

    抵抗力下降。

    感染。

    主要表现

    皮肤粘膜破损,口腔粘膜溃疡。

    护理目标

    患儿皮肤及口腔粘膜无损伤。

    患儿进食和饮水无不适感。

    护理措施

    每天用生理盐水口腔护理2-3次,晨起、睡前、餐前、餐后可用漱口,以保证最佳的口腔卫生状况,利于摄取充足的营养。

    患儿进食和饮水无不适感。

    护理措施

    每天用生理盐水口腔护理2-3次,晨起、睡前、餐前、餐后可用漱口水漱口,以保证最佳的口腔卫生状况,利于摄取充足的营养。

    口唇可涂少许石蜡油。

    急性期以流质及半流质为主,饮食应少渣、易吞咽、营养丰富,禁食生冷、辛辣、过硬的食物。

    协助翻身,观察皮肤受压情况。

    每天温水清洗皮肤,及时更换衣服;衣服应柔软;保持衣服清洁、干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注意帮助患儿勤剪指甲,嘱咐患儿勿搔抓皮肤。

    重点评价

    患儿皮肤、口腔粘膜是否有破损。

    患儿进食、饮水是否无不适感。

    活动无耐力

    相关因素

    与疾病本身有关。

    主要表现

    乏力,虚弱,少动。

    活动后气促。

    护理目标

    患儿的活动耐力提高。

    护理措施

    评估患儿目前的活动程度:目前活动和休息方式。

    协助患儿进行生活护理,满足患儿的生理需要;协助患儿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活动。

    与患儿家属制定活动计划,尽量让患儿在床旁、本病室内活动。

    增加患儿营养,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尽可能在餐后进行化疗,以减少消化道反应。

    关心患儿,消除患儿恐惧心理;和患儿谈心,指导其学习、娱乐、活动范围,以爱心消除患儿的紧张心理。
   
    重点评价

    患儿活动量是否增加。

    潜在并发症-出血

    相关因素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

    白血病细胞浸润,使毛细血管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

    白血病细胞浸润肝脏,致肝功能受损,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缺乏。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