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预测试卷(1)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B解析:第二代(1958~1964年)是晶体管时代。IBM-7000系列是影响最大的第二代计算机的代表。
(2)C解析: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的方法是将二进制数按权展再:(01011010)2=0×27+1×26+0×25+1×24+1×23+0×22+1×21+0×20=90
(3)C解析:十进制整数转二进制的方法是除2取余法。“除2取余法”:将十进制数除以2得一商数和一余数。再用商除以2….以此类推。最后将所有余数从后往前排列。
(4)B解析:目前微型机中普遍采用的字符编码是ASCII码。它采用7位二进制码对字符进行编码,可以表示128个不同的字符。
(5)B解析:区位码转国际码需要两个步骤:①分别将区号、位号转换成十六进制数。②分别将区号、位号各+20H(区位码+2020H=国标码)。本题中区号28转换成十六进制为IC,位号50转换成十六进制为32。分别+20H,即得3C52H。
(6)A解析:机内码都是2个字节的,它与国际码不同,国际码+8080H=机内码。不同的输入法,其编码一般是不同的。
(7)B解析: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软件的核心。
(8)B解析:操作系统是汁算机必须配置的核心系统软件。
(9)B解析:在内存中,有一部分用于永久存放特殊的专用数据,对它们只取不存,这部分称为只读存储器,简称ROM。大部分内存可存可取,称为随机存储器,简称RAM。计算机在工作时,一旦断电,RAM中的所有数据立即丢失,但是不会对ROM中的数据造成影响。
(10)B解析:CD-ROM中的数据由生产厂家预先写入的,用书只能读取而无法写入,被称为只读型光盘。
(11)D解析:内存容量越大,它所能存储的数据和运行的程序就越多,程序运行的速度就越快,微机的信息处理能力就越强。目前微机的内存容量一般为128MB~2GB。
(12)A解析: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有两种:通过机器传播:实际上就是通过硬盘传染。通过软盘传播:这是最普遍的…种传染途径。通过网络传播:多数是通过电子邮件传播,破坏特定的扩展名文件,并使邮件系统变慢,甚至导致系统崩溃,如蠕虫病毒。
(13)A解析:计算机病毒其实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这种程序会隐藏在系统中,不断地自我复制并拷贝到其他程序之中,影响和破坏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它可通过软盘、硬盘、光盘和网络传播,其具有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可激发性、破坏性等特征。
(14)D解析:计算机用几小时后,关机一会儿再用,对计算机并无好处,反而频繁开关计算机可能会造成计算机某些部件损坏。
(15)C解析:ISP(Intemet Server Provider,Intemet服务提供商)就是为用户提供Intemet接入的公司和机构。
(16)A解析:ISP(InternetServer Provider,Intemet服务提供商)就是为用户提供Internet按入和(或)Intemet信息服务的公司和机构。
(17)B解析:A=10111110B,B=AEH,C=184D转化为十进制的值为190、174、184。所以
B
(18)D解析:在一个非零无符号二进制整数之后去掉2个0,相当于向右移动2位,也就是变为原数的1/4。
(19)C解析:1GB=1024MB。
(20)C解析:EDU为教育机构,TOM为商业机构,NET为主要网络支持中心,GOV为政府
部门,MIL为军事组织。INT为国际组织,AC为科研机构,ORG为非营利组织等。
二.基本操作题(略)
三,汉字录入题(略)
四、Word操作题
第1小题
【解题分析】操作点共有8处:
操作对象 |
操作要求 |
考点 |
标题段 |
二号、仿宋、红色、
加粗 |
字符格式 |
标题段 |
居中 |
段落格式 |
标题段 |
段后间距 |
段落格式 |
全文 |
“Blog”添加下划线 |
替换或格式刷 |
正文(除标题) |
小四号,宋体 |
段落格式 |
正文(除标题) |
左右缩进 |
段落格式 |
正文(除标题) |
首行缩进 |
段落格式 |
正文第1段 |
分栏 |
分栏设置 |
将全文中所有的“Blog”添加下划线有多种操作方法。
方法1:手动一一一寻找“Blog”,分别设置。
方法2:先找到一一个“Blog”,设置格式质,双击工具栏“格式刷”按钮,鼠标变成刷子状时去“刷”其他的“Blog”。
方法3:使用替换的方法。
①单击【编辑→替换】,启动“查找和替换”,单击“替换”。
②在套撵巍誉中输入“Blog”,在“替换为”中也输入“Blog”,将光标置入后者中。单击“格式”。

③单击【格式→字体】,在“替换字体”中,选择“下划线类型”为“单实线”,单击“确定”。

④返回到“查找和替换”,注意在“替换为”下面多了一行字“格式:下划线”,此时设置已经完成,只待单击“替换”或“全部替换”即可将“Blog”替换为“格式为下划线的Blog”。

第2小题
【解题分析】操作点共有9处:
操作对象 |
操作要求 |
考点 |
|
新建文档 |
基本操作 |
|
新建表格 |
|
全表 |
行高 |
全表 |
表格居中 |
全表 |
内外框线 |
表格 |
第1列第1、2行 |
合并单元格 |
第1列第1、2行 |
斜线表头 |
第1列第3~5行 |
合并、拆分单元格 |
第1、2行 |
设置底纹 |
五、Excel操作题
第1小题
【解题分析】操作点共有3处:
操作要求 |
考点 |
输入数据 |
基本操作 |
计算“上升案例数” |
公式 |
数字格式 |
数字格式 |
第2小题
【解题分析】操作点共有3处:
操作要求 |
考点 |
新建图表 |
|
设置图表标题 |
图表 |
插入图表的区域 |
六、PowerPoint操作题
第1小题
【解题分析】操作点共有2处:
操作要求 |
考点 |
设置切换效果 |
切换效果 |
应用设计模板 |
模板设置 |
【解题分析】操作点共有2处:
操作要求 |
考点 |
第1张幻灯片改变版式 |
版式设置 |
第1张幻灯片设置动域 |
动画效果设置 |
最后1张幻灯片移动成第l张 |
基本操作 |
新第1张幻灯片输入文字、格式设置 |
基本操作 |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