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考试大纲第十一章
来源:优易学  2011-11-30 0:13:47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财会书店
  第十一章 财务成本控制

  [基本要求]

  (一)掌握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基本要素;掌握财务控制的方法及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二)掌握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含义、类型、特点及考核指标

  (三)掌握标准成本控制的含义、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四)熟悉内部控制的原则与方法

  (五)熟悉内部结算价格、结算方式和责任成本的内部结转

  (六)熟悉责任预算、责任报告的编制方法和业绩考核的要求

  (七)中华会计网校了解财务控制的意义与特征,了解财务控制的基本原则、种类与方法

  (八)了解作业成本控制的基本原理、质量成本控制程序;了解ERP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作用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

  一、内部控制的目标与基本要素

  (一)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或者由企业章程规定的经理、厂长办公会等类似的决策、治理机构,以下简称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企业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

  一般而言,内部控制的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战略;(2)经营的效率和效果;(3)财务会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4)资产的安全完整;(5)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

  (二)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制、反舞弊机制等内容。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影响企业战略和经营管理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和内容。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

  3.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所采取的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和载体。控制措施结合企业具体业务和事项的特点与要求制定,主要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有关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机制及在企业内部和与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沟通机制等。

  5.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是企业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对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整体情况进行持续性监督检查,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以及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原则

  现代企业在建立和设计内部控制框架时必须遵循和依据的客观规律和基本法则,称为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具体包括:(1)合法性原则;(2)全面性原则;(3)重要性原则;(4)有效性原则;(5)制衡性原则;(6)合理性原则;(7)适应性原则;(8)成本效益原则。

  三、内部控制的一般方法

  内部控制的一般方法通常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

  5.财产保护控制,要求企业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财产的直接接触和处置,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确保财产的安全完整。

  6.会计系统控制,要求企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的处理程序,规范会计政策的选用标准和审批程序,建立、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确保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

  7.内部报告控制,要求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明确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处理程序,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内部报告方式通常包括:例行报告、实时报告、专题报告、综合报告等。

  8.经济活动分析控制,要求企业综合运用生产、购销、投资、财务等方面的信息,利用因素分析、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定期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应对措施。

  9.绩效考评控制,要求企业科学设置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对照预算指标、盈利水平、投资回报率、安全生产目标等业绩指标,对各部门和员工当期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兑现奖惩,强化对各部门和员工的激励与约束。

  10.信息技术控制,要求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建立与本企业经营管理业务相适应的信息化控制流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同时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访问与变更、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保证信息系统安全、有效运行。

  第二节 财务控制

  一、财务控制的特征、基本原则与种类

  (一)财务控制的特征

  财务控制,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方法,确保企业及其内部机构和人员全面落实和实现财务预算的过程。

  财务控制的特征有:以价值形式为控制手段;以不同岗位、部门和层次的不同经济业务为综合控制对象;以控制日常现金流量为主要内容。

  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控制的核心,是内部控制在资金和价值方面的体现。

  (二)财务控制的基本原则

  财务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1)目的性原则;(2)充分性原则;(3)及时性原则;(4)认同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6)客观性原则;(7)灵活性原则;(8)适应性原则;(9)协调性原则;(10)简明性原则。

  (三)财务控制的种类

  1.按照财务控制的内容,可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两类。

  2.按照财务控制的功能,可分为预防性控制、侦查性控制、纠正性控制、指导性控制和补偿性控制。

  3.按照财务控制的时序,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类。

  二、责任中心财务控制

  建立责任中心、编制和执行责任预算、考核和监控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是企业实行财务控制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一)责任中心的特征

  责任中心,是指承担一定经济责任,并享有一定权利的企业内部单位。

  责任中心的特征包括:它是一个责权利相结合的实体;具有承担经济责任的条件;责任和权力皆可控;有一定的经营业务和财务收支活动;便于进行责任会计核算。

  责任中心可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

  (二)责任中心的类型和考核指标

  1.成本中心

  成本中心,是指只对成本或费用负责的责任中心。成本中心的应用范围最广,只要有成本费用发生的地方,都可以建立成本中心,从而在企业形成逐级控制、层层负责的成本中心体系。

  成本中心只对可控成本承担责任,只对责任成本进行考核和控制。

  可控成本具备四个条件:可以预计、可以计量、可以施加影响和可以落实责任。

  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包括成本(费用)变动额和成本(费用)变动率两项指标。

  成本(费用)变动额=实际责任成本(费用)-预算责任成本(费用)

  2.利润中心

  利润中心,是指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和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它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收入和生产经营决策权。

  (1)利润中心的成本计算。在无法实现共同成本合理分摊或无须共同分摊的情况下,通常只计算可控成本,而不分担不可控成本(即不分摊共同成本);在共同成本能够合理分摊的情况下,不仅应计算可控成本,还应计算不可控成本。

  (2)利润中心的考核指标。

  当利润中心不计算共同成本或不可控成本时,其考核指标是边际贡献总额,该指标等于利润中心销售收入总额与可控成本总额(或变动成本总额)的差额,即:

  利润中心边际贡献额=该利润中心销售收入总额-该利润中心可控成本总额(或变动成本总额)

  当利润中心计算共同成本或不可控成本,并采取变动成本法计算成本时,其考核指标不仅应包括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也应该包括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和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计算公式如下:

  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

  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3.投资中心

  投资中心,是指既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又对投资效果负责的责任中心。投资中心是最高层次的责任中心,它拥有最大的决策权,也承担最大的责任。投资中心必然是利润中心,但利润中心并不都是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没有投资决策权,而且在考核利润时也不考虑所占用的资产。

  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除考核利润指标外,投资中心主要考核能集中反映利润与投资额之间关系的指标,包括投资收益率和剩余收益。

  (1)投资收益率又称投资利润率,是指投资中心所获得的利润与投资额之间的比率,可用于评价和考核由投资中心掌握、使用的全部净资产的盈利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2)剩余收益是一个绝对数指标,是指投资中心获得的利润扣减其最低投资收益后的余额。最低投资收益是投资中心的投资额(或资产占用额)按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投资报酬率计算的收益。其计算公式如下:

  剩余收益=利润-投资额(或资产占用额)×规定的(或预期的)最低投资报酬率

  如果预期指标是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时,则剩余收益计算公式应作相应调整,其计算公式如下:

  这里所说的预期的最低报酬率或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通常是指企业为保证其生产经营正常、持续进行所必须达到的最低报酬水平。

  (三)责任预算、责任报告与业绩考核

  1.责任预算

  责任预算,是指以责任中心为主体,以可控成本、收入、利润和投资等为对象编制的预算。它是企业总预算的补充和具体化。

  责任预算指标包括主要责任指标(即各个责任中心的考核指标)和其他责任指标(例如,劳动生产率、设备完好率、出勤率、材料消耗率、职工培训等)。

  责任预算编制程序有两种:一是以责任中心为主体,自上而下地将企业总预算在各责任中心之间层层分解;二是各责任中心自行列示各自的预算指标,由下而上、层层汇总,最后由企业专门机构或人员进行汇总和调整。

  2.责任报告

  责任报告,是指根据责任会计记录编制的反映责任预算实际执行情况,或者揭示责任预算与实际执行情况差异的内部会计报告。通过编制责任报告,可完成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和考核。责任报告是自下而上逐级编报的,随着责任中心的层次由低到高,其报告的详略程度也由详细到总括。

  3.业绩考核

  业绩考核,是指以责任报告为依据,分析、评价各责任中心责任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找出差距,查明原因,借以考核各责任中心工作成果,实施奖罚,促使各责任中心积极纠正行为偏差,完成责任预算的过程。

  (四)责任结算与核算

  1.内部转移价格

  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进行内部结算和责任结转时所采用的价格标准。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必须考虑全局性原则、公平性原则、自主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内部转移价格主要包括市场价格、协商价格、双重价格和成本价格等。

  2.内部结算

  内部结算,是指企业各责任中心清偿因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所发生的、按内部转移价格计算的债权、债务。

  按照结算的手段不同,可分别采取内部支票结算、转账通知单和内部货币结算等方式。

  3.责任成本的内部结转

  责任成本的内部结转又称责任转账,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于因不同原因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由承担损失的责任中心对实际发生或发现损失的责任中心进行损失赔偿的账务处理过程。责任转账的目的是为了划定各责任中心的成本责任,使不应承担损失的责任中心在经济上得到合理补偿。

  责任转账的方式可采取内部货币结算方式和内部银行转账方式。

  第三节 成本控制

  一、成本控制的含义和内容

  成本控制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控制。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成本控制就是成本经营,强调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方面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广义的成本控制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日常控制、成本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环节。

  狭义的成本控制也称成本的日常控制,主要是指对生产阶段产品成本的控制。即运用一定的方法将生产过程中构成产品成本的一切耗费限制在预先确定的计划成本范围内,然后通过分析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找出原因,采取对策以降低成本。

  成本控制按照成本形成的过程可分为事前成本控制、事中成本控制和事后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按照成本费用的构成可分为生产成本控制和非生产成本控制。

  二、成本控制的基本方法——标准成本控制

  (一)标准成本控制的含义

  标准成本,是指运用技术测定等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的经营条件下应该实现的成本,是根据产品的耗费标准和耗费的标准价格预先计算的产品成本。

  标准成本控制是成本控制中应用最为广泛和有效的一种成本控制方法,也称为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会计或标准成本法。它是以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揭示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采取相应措施,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其中,标准成本的制定与成本的事前控制相联系,成本差异分析、确定责任归属、采取措施改进工作则与成本的事中和事后控制相联系。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一般情况下,在制定标准成本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技术条件和经营水平,在以下三种不同的标准成本中进行选择:一是理想标准成本,它是指在现有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优的成本水平;二是历史平均成本,它是指过去较长时间内所达到的成本的实际水平;三是正常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这一标准考虑了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失、故障和偏差。通常,正常标准成本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小于历史平均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具有客观性、现实性、激励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地运用于下列具体的标准成本的制定过程中。

  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某单位产品耗用的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是由材料的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项因素决定的。

  材料的价格标准通常采用企业制定的计划价格。企业在制定计划价格时,通常是以订货合同的价格为基础,并考虑将来各种变化情况,按各种材料分别计算的。

  材料的用量标准,是指单位产品耗用原料及主要材料的数量,通常也称为材料消耗定额。应根据企业产品的设计、生产和工艺的现状,结合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情况和降低成本任务的要求,考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必要损耗,并按照产品的零部件来制定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的消耗定额。

  因此,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可利用下述公式计算:

  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规定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是由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和直接人工用量标准两项因素决定的。

  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就是标准工资率,通常由劳动工资部门根据用工情况制定,当采用计时工资时,标准工资率就是单位工时标准工资率,它是由标准工资总额除以标准总工时来计算的,即:

  标准工资率=标准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

  人工用量标准就是工时用量标准,也称工时消耗定额,是指企业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工艺方法和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考虑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按照产品生产加工所经过的程序,确定的单位产品所需耗用的生产工人工时数。在制定工时消耗定额时,还要考虑生产工人必要的休息和生理上所需时间,以及机器设备的停工清理时间,使制定的工时消耗定额既合理又先进,从而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因此,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可按照下面的公式来计算: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标准工资率×工时用量标准

  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是由制造费用价格标准和制造费用用量标准两项因素决定的。

  制造费用价格标准,也就是制造费用的分配率标准。其计算公式为:

  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标准制造费用总额÷标准总工时

  制造费用用量标准,就是工时用量标准,其含义与直接人工用量标准相同。其计算公式为: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工时用量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

  成本按照其性态,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前者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后者相对固定,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所以,制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时,也应分别制定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和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4.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卡

  制定了上述各项内容的标准成本后,企业通常要为每一产品设置一张标准成本卡,并在该卡中分别列明各项成本的用量标准与价格标准,通过直接汇总的方法来得出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

  (三)成本差异的含义和类型

  1.成本差异的含义

  在标准成本制度下,成本差异,是指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相关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2.成本差异的类型

  成本差异按照不同标准可分为以下类型:

  (1)用量差异与价格差异

  用量差异是反映由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等要素实际用量消耗与标准用量消耗不一致而产生的成本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

  用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的实际用量一实际产量下的标准用量)

  价格差异是反映由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等要素实际价格水平与标准价格水平不一致而产生的成本差异。其计算公式为:

  价格差异=(实际价格一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的实际用量

  (2)纯差异与混合差异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类差异在计算时都需要假定某个因素变动时,其他因素固定在一定基础上不变。把其他因素固定在标准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差异就是纯差异。

  与纯差异相对立的差异就是混合差异。混合差异又叫联合差异,是指总差异扣除所有的纯差异后的剩余差异。

  (3)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

  有利差异,是指因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而形成的节约差。不利差异,则指因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而形成的超支差。但这里的有利与不利是相对的,并不是有利差异越大越好。例如,不能为了盲目追求成本的有利差异,而不惜以牺牲质量为代价。

  (4)可控差异与不可控差异

  可控差异,是指受主观努力程度影响而形成的差异,又叫主观差异。它是成本控制的重点所在。

  不可控差异,是指与主观努力程度关系不大,主要受客观原因影响而形成的差异,又叫客观差异。

  (四)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在标准成本制度下,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是实现成本反馈控制的主要手段。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指在实际产量下直接材料实际总成本与实际产量下直接材料标准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它可分解为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和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两部分。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成本=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1)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是指在实际产量下,由于材料实际用量与标准用量的不同而导致的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产部门的原因,也有非生产部门的原因。材料用量差异的责任需要通过具体分析才能确定,但主要责任往往应由生产部门承担。

  (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是指在实际产量下,由于材料的实际价格与标准价格的不同而导致的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一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材料价格差异的形成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较为复杂。但由于它与采购部门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其主要责任部门是采购部门。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1)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即直接人工的用量差异,由于在既定产量下人工用量的多少,反映着效率的高低。所以,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计算公式为: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工人技术状况、工作环境和设备条件的好坏等,都会影响效率的高低,但其主要责任部门还是生产部门。

  (2)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即直接人工的价格差异。人工的价格表现为小时工资率。其计算公式为: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一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的形成原因亦较复杂,工资制度的变动、工人的升降级、加班或临时工的增减等,都将导致工资率差异。一般而言,这种差异的责任不在生产部门,劳动人事部门更应对其承担责任。

  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实际产量下实际发生的变动制造费用与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变动制造费用的差异。可以分解为效率差异和耗费差异两部分。其计算公式为: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变动制造费用

  =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1)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即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差异,它是因实际耗用工时脱离标准而导致的成本差异。其计算公式为: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式中,工时既可以是人工工时,也可以是机器工时,这取决于变动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标准工时是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总工时。

  (2)耗费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即变动制造费用的价格差异,它是因变动制造费用或时的实际耗费脱离标准而导致的成本差异,也称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其计算公式为: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

  4.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实际产量下固定制造费用与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

  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预算产量标准总工时

  式中的成本差异是在实际产量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由于固定制造费用相对固定,一般不受产量的影响,因此,产量变动会对单位产品所分配的固定制造费用产生影响,所以,实际产量与预算产量的差异会对单位产品所应承担的固定制造费用产生影响。这样,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分析方法与其他费用成本差异的分析方法有所区别,通常分为两差异法和三差异法。

  (1)两差异法

  两差异法是将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分解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两部分,它们的计算公式分别是:

  耗费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工时标准×标准分配率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2)三差异法

  三差异法将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分解为耗费差异、能力差异(又称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三种,其中,耗费差异与两差异法中的耗费差异概念和计算都相同。三差异法与两差异法的不同只在于它进一步将两差异法中的能量差异分解为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相关的计算公式分别是:

  耗费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工时标准×标准分配率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采用三差异法,能够更好地说明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和生产效率高低所导致的成本差异情况,便于分清责任。

  三、成本控制的其他方法

  (一)作业成本控制

  作业成本控制,又称作业成本法(简称ABC二法),是以作业为基础计算和控制产品成本的方法。其基本理念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作业导致间接成本的发生。作业是产品和间接成本的纽带。

  在作业成本法下,将间接费用和直接费用都视为产品消耗作业而付出的代价。对于直接费用的确认和分配,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一样,但对于间接费用的分配,则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不同,在作业成本法下,间接费用分配的对象不再是产品,而是作业。分配时,首先根据作业中心对资源的耗费情况将资源耗费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去;然后再将上述分配给作业中心的成本按照各自的成本动因,根据作业的耗用数量分配到各产品中。作业成本法下,对于不同的作业中心,由于成本动因的不同,使得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也不同。

  (二)质量成本控制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持或提高产品质量所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产品质量未达到规定水平所产生的一切损失。

  1.质量成本的构成

  质量成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预防和检验成本;二是损失成本。

  预防和检验成本由两部分成本构成的:预防成本和检验成本。预防成本,是指为保证产品质量达到一定水平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检验成本,是指为评估和检查产品质量而发生的费用。

  损失成本包括内部质量损失成本和外部质量损失成本两部分。内部质量损失成本,是指生产过程中因质量问题而发生的损失成本,包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缺陷所造成的损失,以及为弥补这些缺陷而发生的各类费用支出。外部质量损失成本,是指产品销售以后,因产品质量缺陷而引起的一切费用支出。

  与质量有关的预防和检验成本以及损失成本是两类具有不同性质的成本。预防和检验成本属于不可避免成本,随着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这部分成本将会不断增大;损失成本则属于可避免成本,随着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这部分成本将逐渐降低。产品质量的高低通常以产品的合格率来表示。

  2.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1)确定最优质量成本,并以此作为质量成本控制的总目标;

  (2)建立健全质量成本管理的组织体系;

  (3)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4)计算和分析质量成本差异。

  3.最佳质量成本模型

  最优质量成本可参考合理比例法进行。合理比例法是根据质量成本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确定一个合理的比例,从而找出质量水平的适宜区域。

  (三)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

  使用寿命周期成本也称使用成本,是用户为取得并实现所需产品或劳务的功能所付出的代价。

  1.使用寿命周期成本的内容

  使用寿命周期成本包括原始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两部分。原始成本包括设计成本、开发成本和生产成本;运行维护成本指售后的与使用该产品有关的消耗成本及维修成本、保养成本等。

  2.生产者角度的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

  从生产者的角度出发,就是一切为用户着想,千方百计降低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减少用户的支出,从而达到扩大销量,争取更多用户,增加利润的目的。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对于生产者而言,控制寿命周期成本只是促销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像产品成本控制那样是纯粹为了控制成本。

  3.使用者角度的使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

  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就是在决定是否购买某一产品时,不仅要考虑产品的售价,而且还要考虑该产品的使用寿命周期成本。采用的分析方法有两种:一是购买时,要求厂家提供使用寿命周期成本的资料,比较不同厂家产品的使用寿命周期成本,取其较低者;二是将发生在使用期内不同时点上的运行维护成本分别折算成现值,计算出可供选择产品的现值成本,然后进行比较,取其较低者。

  (四)利用ERP进行成本控制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结合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手段的管理平台。

  ERP是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资源、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资源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等进行规划,以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

  1.采购成本

  利用ERP控制采购成本,就是要把整个采购过程公开化、透明化、制度化。利用计算机网络,把不同供应商的报价收集在一起,企业的领导者很容易地调出同一产品不同供应商的报价。同时,建立起对不同供应商的同一产品的质量统计分析。由企业的检验部门、技术部门、供应部门做质量检验。

  2.生产成本

  利用ERP控制生产过程的成本,目前大多数ERP供应商所提供的软件主要是控制废品率、次品率和物料的耗费。首先,对于控制废品率先要设定一个废品率,要有一个计划指标,如果实际废品率在计划成本控制之下,则符合要求。而控制次品率的方式就是利用ERP明确哪个人在哪个时间段生产了哪批产品,以明确该生产者的责任,加强责任心。其次,是利用ERP控制物料耗用。有了物料需求计划,各个环节都有详细的物料清单,对于将要生产多少产品,需要多少原料很明确,可以有效地避免生产环节的物料浪费。

  3.库存成本

  利用ERP可以解决从原材料库存、半成品库存到产成品库存整个库存环节的成本控制问题。ERP使得及时生产系统在生产环节和库存管理的应用成为可能。

  4.销售成本

  利用ERP进行销售成本控制也遵循了计划和控制的原则。利用ERP不仅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应收账款,还可以对销售网络中各网点的库存结构进行动态管理。

  5.生产环节的资金运作

  生产环节的资金运作也可利用ERP进行管理。利用ERP,可以较好地确定在什么时间购进什么原材料或产品,使得提前的时间刚好够用,并且所支付利息的时间尽量缩短。

  总之,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分阶段、分级别地使用ERP工具。即使不能达到零库存的境界,至少也能在不同程度上控制成本。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