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考试大纲第六章
来源:优易学  2011-11-28 18:25:5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财会书店

 第三节应收账款的管理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对外赊销产品、材料、供应劳务等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应收账款主要功能是促进销售和减少存货。

  一、应收账款的成本

  应收账款的成本包括:

  (一)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即因资金投放在应收账款上而丧失的其他收入。这一成本的大小通常与企业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数量(即应收账款投资额)、资金成本率有关。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赊销业务所需资金×资金成本率

  赊销业务所需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平均每日赊销额×平均收账天数

  式中,平均收账天数一般按客户各自赊销额占总赊销额比重为权数的所有客户收账天数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资金成本率一般可按有价证券利息率计算。

  (二)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即对应收账款进行日常管理而耗费的开支,主要包括对客户的资信调查费用、应收账款账簿记录费用、收账费用等。

  (三)坏账成本

  坏账成本,即因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这一成本一般与应收账款数量同方向变动,即应收账款越多,坏账成本也越多。基于此,为规避发生坏账成本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企业应合理提取坏账准备。

  二、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即应收账款的管理政策,是指企业为应收账款投资进行规划与控制而确立的基本原则与行为规范,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部分内容。

  (一)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对信用标准进行定性分析的目的在于制定或选择信用标准。影响信用标准的基本因素包括:(1)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2)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3)客户的资信程度(通常从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资本、抵押品和经济状况五个方面进行评估)。

  (二)信用条件

  信用条件,是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订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主要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及现金折扣等。这里所说的信用期限是指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支付货款的时间间隔,企业产品销售量与信用期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这里所说的现金折扣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客户提前偿付货款可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率享受的折扣;这里所说的折扣期限是指为客户规定的可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时间。

  (三)收账政策

  收账政策亦称收账方针,是指当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时企业所采取的收账策略与措施,主要包括收账程序、收账方式等。企业制定收账政策时,要注意把握宽严程度,针对不同的客户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尽量确保在不丧失客户的情况下收回账款,减少收款费用和坏账损失。

  三、应收账款的管理

  对于已经发生的应收账款,企业还应进一步强化日常管理工作,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分析、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对策。

  (一)应收账款追踪分析

  应收账款一旦为客户所欠,赊销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按期足额收回的问题。要达到这一目的,赊销企业就有必要在收账之前,对该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追踪分析。

  (二)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就是考察研究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所谓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是指各账龄应收账款的余额占应收账款总计余额的比重。

  (三)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分析

  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是为了适应企业现金收支匹配关系的需要,确定出的有效收现的账款应占全部应收账款的百分比,是二者应当保持的最低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当期必要现金支付总额-当期其他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总额)÷当期应收账款总计金额

  第四节存货的管理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一、存货的分类与功能

  (一)存货的分类

  1.按照存货的经济内容,存货可分为商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

  2.按照存货的存放地点,存货可分为库存存货、在途存货、在制存货、寄存存货、委托外单位代销存货。

  3.按照存货的取得来源,存货可分为外购的存货、自制的存货、委托加工的存货、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接受捐赠的存货、接受抵债取得的存货、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存货和盘盈的存货等。

  (二)存货的功能

  企业持有存货的主要功能是:(1)防止停工待料;(2)适应市场变化;(3)降低进货成本;(4)维持均衡生产。

  二、存货的成本

  存货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进货成本

  进货成本主要由存货的进价和进货费用构成。其中,进价又称购置成本,是指存货本身的价值,等于采购单价与采购数量的乘积。在一定时期进货总量既定的条件下,无论企业采购次数如何变动,存货的进价通常是保持相对稳定的(假设物价不变且无采购数量折扣),因而属于决策无关成本。进货费用又称订货成本,是指企业为组织进货而开支的费用。进货费用有一部分与订货次数有关,这类变动性进货费用属于决策的相关成本;另一部分与订货次数无关,这类固定性进货费用则属于决策的无关成本。

  (二)储存成本

  储存成本,即企业为持有存货而发生的费用。储存成本可以按照与储存数额的关系分为变动性储存成本和固定性储存成本两类。其中,固定性储存成本与存货储存数额的多少没有直接联系,这类成本属于决策的无关成本;而变动性储存成本则与存货储存数额成正比例变动关系,这类成本属于决策的相关成本。

  (三)缺货成本

  缺货成本,是指因存货不足而给企业造成的停产损失、延误发货的信誉损失及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等。缺货成本能否作为决策的相关成本,应视企业是否允许出现存货短缺的不同情形而定。若允许缺货,则缺货成本便与存货数量反向相关,即属于决策相关成本;反之,若企业不允许发生缺货情形,此时缺货成本为零,也就无须加以考虑。

  三、存货的控制方法

  (一)ABC分类法

  ABC分类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企业的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额灵活掌握的存货管理方法。首先,要确定存货分类的标准。分类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金额标准;二是品种数量标准。其中金额标准是最基本的,品种数量标准仅作为参考。A类存货的特点是金额巨大,但品种数量较少;B类存货金额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多;C类存货品种数量繁多,但价值金额却很小。其次,根据上述标准对A、B、C三类存货进行具体划分。最后,在对存货进行ABC分类的基础上,企业应分清主次,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

  (二)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允许缺货的情况下,企业对经济进货批量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变动性进货费用与变动性储存成本,而且还必须对可能的缺货成本加以考虑,即能够使三项成本总和最低的批量便是经济进货批量。这样企业的年度存货成本就表示为三种成本之和,即:

  年存货成本=进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进货批量与平均缺货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缺货成本可以根据存货中断的概率和相应的存货中断造成的损失进行计算。

  (三)再订货点、订货提前期和保险储备

  1.再订货点

  再订货点,即发出订货指令时尚存的原料数量。其计算公式为:

  再订货点=原材料使用率×原材料的在途时间

  式中,原材料使用率是指每天消耗的原材料数量,是年需要量与生产周期的比值。

  2.订货提前期

  订货提前期,即从发出订单到货物验收完毕所用的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订货提前期=预计交货期内原材料的用量÷原材料使用率

  3.保险储备

  保险储备,即为防止耗用量突然增加或交货延期等意外情况而进行的储备。其计算公式为:

  保险储备的存在虽然可以减少缺货成本,但增加了储存成本。最优的存货政策就是在这些成本之间进行权衡,选择使总成本最低的再订货点和保险储备量。

  (四)及时生产的存货系统

  及时生产系统(Just-in-time System,JIT),是指通过合理规划企业的产供销过程,使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销售每个环节都能紧密衔接,减少制造过程中不增加价值的作业,减少库存,消除浪费,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最终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及时生产的存货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只有在使用之前才从供应商处进货,从而将原材料或配件的库存数量减少到最小;只有在出现需求或接到订单时才开始生产,从而避免产成品的库存。及时生产的存货系统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的需要与材料物资的供应之间实现同步,使物资传送与作业加工速度处于同一节拍,最终将存货降低到最小限度,甚至零库存。

  及时生产的存货系统的优点是降低库存成本;减少从订货到交货的加工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再加工和担保成本。但及时生产的存货系统要求企业内外部全面协调与配合,一旦供应链破坏,或企业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客户需求调整生产,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将会受到影响,经营风险加大。此外,为了保证能够按合同约定频繁小量配送,供应商可能要求额外加价,企业因此丧失了从其他供应商那里获得更低价格的机会收益。

  点评:

  本章主要变化:

  (1)关于“经济进货批量模型”的相关表述发生了变化:

  原来的内容:

  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型,是以许多假设为前提的,包括不允许出现缺货情形,故不存在缺货成本。此时与存货订购批量、批次直接相关的就只有进货费用和储存成本两项。这样,进货费用与储存成本总和最低水平下的进货批量,就是经济进货批量。

  2.实行数量折扣的经济进货批量模型

  实行数量折扣的条件下,存货进价与进货数量的大小有直接的联系,属于决策的相关成本。进货企业对经济进货批量的确定,除了考虑储存成本外,还应考虑存货的进货成本。存货相关总成本公式为:

  存货相关总成本=存货进价+相关进货费用+相关储存成本

  3.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进货模型

  允许缺货的情况下,企业对经济进货批量的确定,不仅要考虑进货费用与储存费用,而且还必须对可能的缺货成本加以考虑,即能够使三项成本总和最低的批量便是经济进货批量。这样企业的年度存货成本就表示为三种成本之和,即:

  年存货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修改后的内容:

  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型,是以许多假设为前提的,包括不允许出现缺货情形,故不存在缺货成本。此时与存货订购批量、批次直接相关的就只有进货费用和储存成本两项。这样,变动性进货费用与变动性储存成本总和最低水平下的进货批量,就是经济进货批量。

  2.实行数量折扣的经济进货批量模型

  实行数量折扣的条件下,存货进价与进货数量的大小有直接的联系,属于决策的相关成本。进货企业对经济进货批量的确定,除了考虑变动性储存成本和变动性进货费用外,还应考虑存货的进货成本。存货相关总成本公式为:

  存货相关总成本=存货进价+相关进货费用+相关储存成本

  3.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进货批量模型

  允许缺货的情况下,企业对经济进货批量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变动性进货费用与变动性储存成本,而且还必须对可能的缺货成本加以考虑,即能够使三项成本总和最低的批量便是经济进货批量。这样企业的年度存货成本就表示为三种成本之和,即:

  年存货成本=进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2)保险储备量的公式有变化:

  修改后的公式为:

  变化情况是:把原公式中的“订货提前期”改为“正常订货提前期”。

  本章重点掌握下列内容:

  (1)现金的持有动机与成本,掌握最佳现金持有量的计算

  (2)应收账款的作用与成本,掌握信用政策的构成与决策

  (3)存货的功能与成本,掌握存货的控制方法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