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利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期末存货有关资料如下:(1)产成品甲,账面余额为500万元,按照一般市场价格预计售价为55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为1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2)产成品乙,账面余额为400万元,其中有20%已签订销售合同,合同价款为80万元;另有80%未签订合同,按照一般市场价格预计销售价格为350万元。产成品乙的预计销售费用和税金为15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因产品更新换代,材料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准备对外销售。丙材料的账面余额为220万元,预计销售价格为21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10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4)材料丁30吨,每吨实际成本1 500万元。全部30吨丁材料用于生产A产品20件,A产品每件加工成本为1 000万元,现有7件已签订销售合同,合同规定每件为4 000万元,每件一般市场售价为3 500万元,假定销售税费均为销售价格的10%。丁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对存货采用单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按年计提跌价准备。要求:计算上述存货的期末可变现净值,和应计提的跌价准备,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答案:
解析:(1) 产成品甲
可变现净值=550-10=540(万元)
产成品甲的成本为500万元,应将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0
(2) 产成品乙
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80-15?0%=77(万元)
有合同部分的成本=400?0%=80(万元)
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0-77=3(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3
贷:存货跌价准备 3
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350-15?0%=338(万元)
无合同部分的成本=400?0%=320(万元)
因为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