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解析
来源:优易学  2011-5-13 18:07:02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财会书店

三、判断题
1.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可比性要求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可比,也包括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纵向比较。
2.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待执行合同变成亏损合同的,该亏损合同产生的义务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确认为预计负债。
3.
【正确答案】 对
4.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按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其中研究阶段的支出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可确认为无形资产。
5.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其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的规定,在资本化期间内,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的,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金额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
7.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企业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而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两个部分组成: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因此,企业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不一定等于其当期的应交所得税。

8.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外币折算》的规定,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9.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规定,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如果在年度内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按照估计价值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10.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如果不能合理确定退货的可能性,应在售出商品退货期满时确认收入。

四、计算题

1.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1)确定甲公司合并乙公司的合并成本
合并成本=900+1 300+1 000×1.17+60=3 430(万元)
(2)计算固定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
固定资产处置损益=900-(1800-800)=-100(万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损益=1 300-1 100=200(万元)
(3)编制甲公司在购买日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1 000
  累计折旧            800
  贷:固定资产                     1 800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3 430
  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1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 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 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
    投资收益                                       200
    主营业务收入                                   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1 000×17%)
    银行存款                                  6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贷:投资收益                            1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
  贷:库存商品                 800
(4)编制2007年2月乙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而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会计分录。
借:应收股利            (1 000×70%)7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700
(5)编制2008年2月乙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而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会计分录。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
=[(1 000+2 000)-1 500]×70%-700
=350(万元)
借:应收股利             (2 000×70%)1 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350
    投资收益                       1 050
(6)编制2008~2010年甲公司和丙公司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2008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成本)  1200
  贷:银行存款               1035
    营业外收入              165
2008年年末:
调整净利润=200-(400-300)/10=19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  57
  贷:投资收益                57(190×30%)
2009年年末: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其他权益变动) 3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
调整后的净亏损=4500+(400-300)/10=4510(万元)
借:投资收益    1353(4510×3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  1287
    长期应收款               50
    预计负债                16
2010年末:
调整后的净利润=520-(400-300)/10=510(万元)
借:预计负债       16
  长期应收款      50
  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损益调整) 87
  贷:投资收益                 153(510×30%)
2.
【正确答案】 (1)12月1日
借:银行存款                    2 100
  长期应收款  5 000×1.17-2 100=3 7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 591.2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 000×17%=850
    未实现融资收益                            408.75
借:主营业务成本      4 000
  贷:库存商品            4 000
12月31日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3 750-408.75)×6%÷12=16.71
  贷:财务费用                                          16.71
(2)借:银行存款         2 340
    贷:库存商品                         1 550
      其他应付款                        4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
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     (2100-2000)÷4=25
  贷:其他应付款           25
(3)借:应收账款       117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借:主营业务成本        750
  贷:库存商品       750
12月18日收到货款:
借:银行存款             1 160
  财务费用      1 000×1%=10
  贷:应收账款             1 170
(4)借:发出商品     600
    贷:库存商品        600
(5)借:劳务成本     1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
借:应收账款         1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0
  贷:劳务成本             10
(6)借:发出商品     350
    贷:库存商品        350
借:银行存款          585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预收账款                            500
(7)借:主营业务收入            3000×5%=1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
    贷:应收账款—B公司                175.5 
(8)借:银行存款  375
    贷:预收账款     375
  借:劳务成本  21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10
借:预收账款                  368.55
     贷:主营业务收入       526.5÷1.17×(210/300)=31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15×17%=53.55
借:主营业务成本300×(210/300)=210
     贷:劳务成本                   210
3.
【正确答案】 (1)计算甲公司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5 000-52.16(即1043.27×5%)+200(即1500÷15×5-1500÷5)+10+100+80(即160-80)+400-60=5 677.84(万元)
应交所得税=5 677.84×33%=1 873.69(万元)
(2)计算甲公司2007年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33÷33%+200+50+100+80+400)×25%=232.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232.5-33=199.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16.5÷33%+60)×25%=27.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27.5-16.5=11(万元)
所得税费用=1873.69-(199.5-12.5)+11=1697.69(万元)
(3)编制甲公司2007年确认所得税费用的相关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1697.69
  递延所得税资产  199.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873.69
    递延所得税负债        11
          资本公积                  12.5
4.
【正确答案】 (1)属于调整事项的是:(1)、(2)、(3)、(4)、(8)。
(2)事项(1):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
  贷:应收账款                            175.5   
借:库存商品                    10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5
借:坏账准备                175.5×5%=8.78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8.78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0-105)×25%=11.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1.25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19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75.5×5%)×25% =2.19
事项(2):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0
    贷:坏账准备         135×60%-21=6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0×25%=15
事项(3):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贷:应收账款                            234   
借:库存商品                 16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60
借:坏账准备                234×10%=23.4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3.4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00-160)×25%=1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8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34×10%)×25%=5.85 
事项(4):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
  预计负债—未决诉讼                60
  贷:其他应付款                           90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90×25%=2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2.5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0×25%=1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5
借:其他应付款90
      贷:银行存款                  90
事项(8):
借:应收账款                            9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收入900×10%=9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成本     60
     贷:劳务成本等                   600×10%=6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税金及附加2.7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90×3%=2.7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90-60-2.7)×25%= 6.83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6.83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