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审前准备工作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来源:优易学  2011-3-26 18:11:40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财会书店
严谨细致,质量控制,不仅应在审计实施阶段,更应重视审前准备工作。从审前准备就开始,即做细致的审前调查,细化实施方案,突出审计重点,为提高审计质量和工作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里,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加强审前准备工作的做法。 
  一、参考以前年度的审计资料,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薄弱点。在审计之前,通过对以前年度审计资料的查和对审计案卷的分析,从中发现该单位的内部控制薄弱点,进而确定审计重点,以节省审计实施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二、充分利用媒体报道和互联网等信息时代的先进技术,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情况及特点。在分析行业大背景的前提下,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分析被审单位可能出现的问题。寻找审计的线索和突破口,确定实施审计的重点,最终提出符合实际情况、操作性强的审计措施,使审计作业更有的放矢,更有成效。 
  三、利用计算机技术,分析确定审计重点。目前,很多项目的审计往往是在实施审计时开始采集数据,在审计时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就没有充足的时间仔细分析审计数据,而遗漏审计线索。因此,在审计准备阶段就应该着手采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等,通过对数据的认真整理、分析,掌握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总体情况,初步评价财务管理体制和制度建立健全情况,力求突出重点,搜索有价值的审计线索。 
  四、利用审计署开发的《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即“AO”系统)“审计抽样”功能,对被审计单位数据进行抽样。根据审计人员选择的参数自动选取样本,制作审核表。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时只需将系统制作的现场审核表打印,拿到现场进行核对和填写,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审计人员将审核结果输入系统,即可自动生成审核结果表,系统的评价功能对审核结果进行评价,以推断总体数据,为审计人员的审计提供参考。 
  五、结合审前调查和数据分析情况,编制细化审计实施方案。依据调查情况和分析结果,从审计范围、内容、方法和步骤以及业务分工等方面细化审计实施方案,重点侧重于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 
  六、学习相关审计知识,收集相关法律法规。审计人员应在审前准备阶段再次对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的审计知识进行强化学习,同时广泛收集该行业的法律法规,在实施审计中才能对查出问题定性准确,提高审计质量。 
  我国审计机关多年来的经验表明,编制审计方案的核心工作和前提是审前调查;一个审计项目搞得好不好、质量高不高,同审前调查搞得质量如何有很大关系。因此,《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重点加强了审前调查的规定,要求每个审计项目都要先搞审前调查。当然,根据每个审计项目的规模和性质、时间和人员安排,以及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程度不同,审前调查可以采取灵活掌握和安排的方式进行。例如较大规模的审计项目,被审计单位量多面广、分布范围广泛、情况复杂的,要安排较多的人员和时间,进行比较深入的审前调查,反之,则可以安排相对简单的审前调查。关于审前调查的时机把握,也可视实际情况而定。 
  严谨细致,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应从审前准备开始,使审计质量管理系统化,力求收到一个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