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非营利医疗机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来源:优易学  2011-11-13 12:47:52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财会书店

收付实现制原则,又称现金制,实收实付制,是指以货币资金的实收实付为基础来确认收入和支出(费用)的处理方式。凡是在本期实际收到的款项,或在本期实际支出的款项,无论该项收入、支出(费用)发生在什么时间,是否应归本期,都作为本期的收入支出(费用)处理。
  本条原则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有其特殊之处。事业单位对此原则正确的理解应为不同的事业单位选用不同的会计核算基础,医院是实行成本核算的单位,其经济业务活动比较复杂,按照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因为权责发生制有利于正确计算医院的财务成果,从而正确地进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收付实现制比较简单,适用于核算内容比较简单,需要控制、监督的单位和经费主要来自财政预算的事业单位。权责发生制比较复杂,按其要求计算出的经营成果接近于实际情况,适用于企业和医院。
  8.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又称收入与费用相配比原则,是指医院的支出(费用)与取得的收入应当相互配比,以求得合理的损益(结余)。配比原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收入必须与取得时付出的成本、费用相配比,这样才能确定取得的某类收入是否可抵偿其耗费;二是某一部门的收入必须与该部门的成本、费用相配比,它可以衡量和考核某一部门的业绩;三是某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必须与该期间的耗费相配比,即本会计期间内的总收入应与总的成本、费用相配比,从而确定出本期医院的净收益。
  根据收入与成本、支出(费用)之间的关系,配比的方式有直接配比、间接配比和期间配比三种。凡是与各项收入有直接联系的费用、支出,如材料费、人工费,都可以作为直接配比的项目直接处理;对与收入没有直接联系的间接费用,则按一定的标准分摊,确定为某类收入的费用;而对会计期间发生的管理费用,则应采用期间配比的方式,作为期间费用直接列入当期的支出。医院会计的配比原则与权责发生制的应用是相互联系的,即会计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单位,支出与相关的收入应当相互配比。在配比原则下,将会发生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等核算内容。
  9.专款专用原则
  专款专用原则,是指对指定用途的资金,应按规定的用途使用,并单独反映。这条原则是事业单位会计特有的一条准则,它只存在于事业单位会计,包括医院。在资金投入主体较多,投入项目较多的医院,必须按资金取得时规定的不同用途使用资金,专款专用并专设账户;会计报表应单独反映其取得、使用情况,从而保证专用资金的使用效果。
  10.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又称按实际成本计价原则、原始成本原则,是指医院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或购建时的实际价值核算,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原始成本,又称取得成本,具有客观性,是交易过程形成的成本,没有随意性。原始成本资料容易采集;原始成本反映财产物资取得时的价值,既有案可查,前后又具有可比性,同时又能反映物价波动情况。
  11.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又称充分性原则,是指医院的会计报告应当全面反映医院的财务收支情况及其结果,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映,力求精确,并予重点说明。
  (二)事业、企业和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比较
  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会计核算一般原则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一定的区别。
  1.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企业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区别
  事业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为11条,企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为12条。二者共同具有的一般原则有真实性原则,有用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共9条。二者存在的差异有三个方面:①企业会计有的一般原则事业单位会计没有,如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谨慎性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②事业单位会计有的一般原则企业会计没有,如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的专款专用原则;③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同时存有着两种相互对立的原则,表现为事业单位会计可按不同的单位类型选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和收付实现制原则,而企业会计只有权责发生制原则。
  企业会计要完全以取得收入为前提,其年终确定的净收益是本期分配,是对外报告的核心内容,为避免在报告净收益的过程中高估收入、低估费和或低估收入、高估费用对本期净收益造成的影响,必须将谨慎性原则和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作为其账务处理的规范,以控制企业收入和费用支出的核算过程。事业单位属非营利组织,企业以营利为目的,所以企业很难取得其他单位、个人投入的有专门用途、专款专用的资金,有时即使有较为少见的非常项目,与事业单位会计在这方面的情况也有本质的差别,没有必要遵循专款专用原则。
  医院虽然靠取得业务收入而存在,但其对外报告的收入与净收益也有别于企业,所以目前没有选择谨慎性原则。医院的固定资产主要是由国家投资专款建造,专款专用或者是用结余的净资产,因而不必遵循划分不同类型支出的原则。
  2.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区别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为11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有9条。两者共同具有的一般原则为真实性原则,有用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共8条。存在的差异有两个方面:第一,事业单位会计有配比原则和专款专用原则,行政单位会计没有;第二,事业单位会计可据不同类型的单位,分别选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和收付实现制原则,行政单位必须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
  行政单位的经费都是财政预算拨款,每一笔经费都有专门的用途和明确的使用方向,每一项业务都有着严格的法规约束,所以行政单位要按收付实现制进行核算,无须按权责发生制方式的配比。
  事业单位要按自己的业务范围和专业业务活动及运营活动取得收入,这就需要按配比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本期收益;事业单位如获得专项资金时,应贯彻专款专用的原则用好这些资金。而行政单位则不存在这些业务。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