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生的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如果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则这些后续支出应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但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通过对厂房进行改建、扩建而使其更加坚固耐用,延长了厂房等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企业通过对设备的更新改造,提高了其单位时间内产品的产出数量,提高了机器
设备等固定资产的生产能力;企业通过对车床的改良,大大提高了其生产产品的精确度,实现了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企业通过对生产线的改良,促使其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提高了企业产
品的价格竞争力等,通常都表明后续支出提高了固定资产原定的创利能力。此时,企业就应当将这些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予以资本化。
企业在发生应资本化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时,应先将该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科目;然后,将发生的各项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当发生后续支出的固定资产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应在后续支出资本化后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超过其可收回金额的范围内,从“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例1)2007年9月1日,某企业所拥有的一条生产线,其账面原价为860000元,累计已提折旧为500000元,账面价值为360000元;由于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现有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已难以满足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经过可行性研究,企业决定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扩建,以提高其生产能力;扩建工程从2007年9月1日起至11月30日止,历时三个月,共发生支出400000元,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该生产线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预计其使用寿命将延长5年(为简化计算过程,假设扩建过程中无其他相关税费),该生产线已交付使用。
在(例1)中,由于对生产线的扩建支出,提高了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并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因此,此项后续支出应予以资本化,即增加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其账务处理方法如下:
1.2007年9月113生产线转入扩建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360000
累计折旧500000
贷:固定资产860000
2.2007年9月1日至ll月30日,发生各项后续支出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400000
贷:银行存款400000
3.2007年11月30日,生产线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760000
贷:在建工程760000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