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将不适用或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对外出售转让,或因磨损、技术进步等原因将固定资产进行报废,还可能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等而对毁损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予以终止确认:(1)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2)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
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为了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价值及其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的情况,应设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该科目借方登记转入清理的固
定资产净值、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清理费用以及应交的税金,贷方登记清理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保险公司或过失人的赔偿款等,期末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价值以及清理净收益目。
2.核算发生的清理费用。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清理费用以及应交的税金,按实际发生额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
3.核算出售收入和残料。企业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报废固定资产的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应冲减清理支出,按实际收到的出售价款及残料变价收入等。借记“银行存款”、“原
材料”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4.核算保险赔偿。企业计算或收到的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报废、毁损固定资产的损失时,应冲减清理支出,借记“银行存款”或“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5.核算清理净损益。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计入当期损益,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科目;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失,若属于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若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二、固定资产出售的核算
固定资产出售是指企业因调整经营方针或因考虑技术进步等因素,决定将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出售给其他单位。
【例1】宏远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2月将一辆吉普车对外出售,收到款项84000元存入银行,该固定资产原价为125000元,已计提折旧为36360元。根据销售发票、银行存款收款凭证等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88640
累计折旧36360
贷:固定资产l25000
2.收到价款:
借:银行存款84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84000
3.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
借: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4640
贷:固定资产清理4640
【例2】企业出售一座建筑物,原价2000000元,已使用6年,计提折旧300000元,支付清理费用l0000元,出售收入为1900000元,营业税率5%。根据房屋销售发票、银行存款收款和付款凭证等,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l700000
累计折旧300000
贷:固定资产2000000
2.支付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l0000
贷:银行存款l0000
3.收到价款:
借:银行存款l9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l900000
4.计算应交纳的营业税(1900000×5%=95000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9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95000
5.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95000
贷: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95000
三、固定资产报废的核算
固定资产的报废有的属于正常报废,如由于使用期限已满不-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有的属于提前报废,如确定预计使用年限时未考虑无形损耗而在技术进步时必须淘汰的固定资产,以及由于管理不善或自然灾害造成的固定资产毁损。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其账面价值应为预计净残值。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未提足折旧,但未提足的折旧也不再补提。固定资产正常报废与提前报废的会计处理基本相同。举例如下:
【例3】企业有旧厂房一幢,原值450000元,已提折旧435000元,因使用期满经批准报废。在清理过程中,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l2700元,拆除的残料一部分作价l5000元,由仓库收作维修材料,另一部分变卖收入6800元存入银行。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15000
累计折旧 435000
贷:固定资产 450000
2.支付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12700
贷:银行存款12700
责任编辑: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