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会计实务》笔记第四章
来源:优易学  2011-3-20 17:39:59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财会书店

第四章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亦称产权,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从其形成来看,所有者权益主要来源于
1、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2、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3、
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实现的留存收益。
从权益原有意义来说,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即负债)两部分,投资者和债权人都是企业资产的提供者,他们对企业的资产都有相应的要求权。因此,便形成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者的总计金额等于资产的总计金额。但是,所有者权益与负债又有显著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优先于所有者权益。当企业进行清算时,资产在支付了破产、清算费用后将优先用于偿还负债,如有剩余资产,才能在投资者之间按出资比例等进行分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的投资者对企业总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资产的要求权。
2.企业的投资者可以凭借对企业的所有权,参与该企业的经营管理,而债权人往往无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3.对于所有者(亦即投资者)来说,在企业持续经营的情况下,除按法律程序减资外,一般不能提前撤回投资。而负债一般都有规定的偿还期限,必须于一定时期偿还。
4.投资者以股利或利润的形成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而债权人通常不能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只能按规定的条件得到偿付并获取利息收入。
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实收资本(在股份有限公司称为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部分内容。其中,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

第一节  实收资本

一、实收资本概述
实收资本是指企业按照章程规定或合同、协议约定,接受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是企业注册登记的法定资本总额的来源,它表明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实收资本的构成比例即投资者的出资比例或股东的股份比例,是企业据以向投资者进行利润或股份分配的主要依据。
我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企业的实收资本应当与注册资本相一致。
企业实收资本比原注册资本数额增减超过20%时,应持资金使用证明或验资证明,向原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如擅自改变注册资本或抽逃资金等,要受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罚。
投资者既可以采用以现金资产(指货币资金,下同)的方式出资,也可以采用以非现金资产(如固定资产、原材料、库存商品、无形资产)的方式出资。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对作为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土地使用权,必须进行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低估作价,对于投资者以无形资产方式出资时,企业吸收各投资者以无形资产出资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总额的20%;如遇到特殊情况,需要超过20%时,企业必须报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但以无形资产方式出资的总额占企业注册资本总额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30%。
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筹集资本,既可以一次筹集,也可以分次筹集。
分次筹集时,所有者最后一次投入企业的资本必须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六个月以内缴足。
因此,在某一特定的期间内,企业实收资本可能小于其注册资本的数额。
二、实收资本的核算
为了反映和监督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增减变动情况,除股份有限公司以外,其他各类企业应设置“实收资本”科目。该科目的贷方登记实收资本的增加数额,借方登记实收资本的减少数额,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期末实收资本实有数额。为了反映企业各所有者投资在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的构成及其变动情况,“实收资本”科目还必须按所有者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股份有限公司应设置“股本”科目,用于核算公司在核定的股本总额及核定的股份总额范围内实际发行股票的数额。该科目贷方登记公司按核定的股份总额范围内实际发行的股票票面总额,借方登记公司按照法定程序经批准减少的股本数额,贷方余额反映公司期末股本实有数额。
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的核算与非股份有限公司“实收资本”的核算相同。除特殊指明外,本书不再单独说明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的核算方法。
企业收到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后,应根据有关原始凭证(如投资清单、银行通知单等),分别不同的出资方式进行会计处理。
(一)接受现金资产投资
企业收到投资者以现金资产投入的资本时,应以实际收到或存入企业开户银行的金额作为实收资本入帐,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对于不同投资者投入的货币资金,企业应分别设置明细帐进行明细核算。
股份有限公司在核定的股本总额及核定的股份总额的范围内发行股票时,应在实际收到现金资产时进行会计处理,即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每股面值和核定的股份总额的乘积,贷记“股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公司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发行费用,应首先减去发行股票冻结期间所产生的利息收入,剩余部分再从溢价发行收入中抵消;无溢价的,或溢价不足以抵扣的部分,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分期摊销。
(二)接受非现金资产投资
企业接受非现金资产投资时,应将非现金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入帐。
1.接受投入固定资产
企业接受投资者作价投入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应
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收资本入帐,借记“固定资产”科目,
按投资者投资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
对于投资各方确认的资产价值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应计入“资本公积”。
2.接受投入材料物资
企业接受投资者作价投入的材料物资,应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及应当缴纳的税金等入帐。
按确认的价值,借记“原材料”科目,
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按其在注册资本中应拥有的份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
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科目。

3.接受投入无形资产
企业收到以无形资产方式投入的资本,
应按投资各方确认的无形资产价值入帐,借记“无形资产”科目,
按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有的份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
如果确认的无形资产价值大于按其在注册资本中应拥有的份额,应将其差额记入“资本公积”科目。

三、实收资本(或股本)的增减变动:

(一)实收资本(或股本)的增加
1、追加投资: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2、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借:资本公积

贷:实收资本

3、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借: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

(二)实收资本(或股本)的减少(新知识)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