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会计从业考试辅导:或有事项计量及会计处理
来源:优易学  2011-2-22 12:20:23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财会书店

三、产品质量保证
  【例3】2007年,甲公司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甲公司的产品质量保证条款规定:产品售出后一年内,如发生正常质量问题,甲公司将免费负责修理。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出现较小的质量问题,则须发生的修理费为销售收入的1%;而如果出现较大的质量问题,则须发生的修理费为销售收入的2%。据预测,本年度已售产品中,有80%不会发生质量问题,有15%将发生较小质量问题,有5%将发生较大质量问题。
  则:2007年末甲公司应确认的负债金额=(80%×0+15%×1%+5%×2%)×1000=2.5(万元)。
  借:销售费用———产品质量保证 25000  
    贷: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 25000
  四、亏损合同
  待执行合同,是指合同各方尚未履行任何合同义务,或部分地履行了同等义务的合同。比如,企业与其他企业签订的商品销售合同、劳务提供合同、让渡资产使用权合同、租赁合同等,均属于待执行合同。待执行合同本身不属于或有事项准则规范的内容,只有待执行合同变为亏损合同的,应当作为或有事项准则规范的或有事项。
  待执行合同变为亏损合同时,合同存在标的资产的,应当对标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按规定确认减值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常不需确认预计负债,如果预计亏损超过该减值损失,应当将超过部分确认为预计负债;合同不存在标的资产的,亏损合同相关义务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时,应当确认预计负债。
  【例4】甲公司与乙公司于2007年10月签订不可撤销合同,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设备70台,合同价格每台100万元(不含税)。该批设备在2008年2月20日交货。至2007年末甲公司已生产50台设备,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单位成本达到103万元,本合同已成为亏损合同。预计其余未生产的20台设备的单位成本与已生产的设备的单位成本相同。
  甲公司对有标的的部分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没有标的部分确认预计负债。会计处理如下:
  合同为亏损合同时,有标的部分,确认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150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50×30000)1500000
  合同为亏损合同时,无标的部分,确认预计负债:
  借:营业外支出 600000  
    贷:预计负债  (20×30000)600000
  五、重组义务
  重组,是指企业制定和控制的,将显著改变企业组织形式、经营范围或经营方式的计划实施行为。同时存在下列情况时,表明企业承担了重组义务:有详细、正式的重组计划,包括重组涉及的业务、主要地点、需要补偿的职工人数及其岗位性质、预计重组支出、计划实施时间等;该重组计划已对外公告。
  企业承担的重组义务满足上述确认负债的条件时,应当确认预计负债;按照与重组有关的直接支出确定预计负债金额。
  注意:直接支出不包括留用职工岗前培训、市场推广、新系统和营销网络投入等支出。
  【例5】2007年12月甲公司因第八业务分部长期亏损,决定进行重大业务重组。按照重组计划,需要发生直接重组支出22万元。该重组业务所涉及到的人员,实施计划等详细计划已于2007年年末前对外公布。
  则甲公司应按或有事项准则确认预计负债22万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 220000  
    贷:预计负债 220000
  或有事项的披露
  1.对于预计负债,要披露:
  (1)预计负债的种类、形成原因以及经济利益流出不确定性的说明。
  (2)各类预计负债的期初、期末余额和本期变动情况。
  (3)与预计负债有关的预期补偿金额和本期已确认的预期补偿金额。
  2.或有负债披露(不包括极小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或有负债),应披露:
  (1)或有负债的种类及其形成原因,包括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对外提供担保等形成的或有负债。
  (2)经济利益流出不确定性的说明。
  (3)或有负债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以及获得补偿的可能性;无法预计的,应当说明原因。
  在涉及未决诉讼、未决仲裁的情况下,如果披露全部或部分信息预期对企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企业无须披露这些信息,但应当披露该未决诉讼、未决仲裁的性质,以及没有披露这些信息的事实和原因。
  沿用【例2】,披露如下:本公司为乙公司提供担保的某项银行借款于2007年5月到期,该借款系由乙公司于2004年5月从银行借入,本公司为乙公司此项银行借款的本息5100万元提供50%的担保。债权银行于本年7月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乙公司及为其担保的本公司偿还借款本息,并支付罚息80万元。2008年3月5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本公司需为乙公司偿还借款本息的50%,乙公司和本公司对判决不服,于3月15日上诉至二审法院。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前,二审法院未作出终审判决。
  3.或有资产:
  或有资产作为一种潜在资产,不符合资产确认的条件,因而不予确认。一般情况下,或有资产不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但或有资产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则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其形成的原因、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等。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