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中级)学习指导—经营战略管理概述与过程
来源:优易学  2011-9-18 21:04:29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财会书店


  宏观环境分析(政治、法律、经济、技术、人文)
  外部环境分析
  1.战略分析:(机会与威胁) 产业环境分析(产业竞争性分析)
                 内部条件分析——(价值链分析、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优势与劣势)
   产业竞争性分析采用波特的五种作用力结构分析框架:参见P7图1-2-3
  (1)现有企业的竞争程度:企业数量越多,同时相对实力越强,竞争会越激烈;
                          行业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则竞争越激烈,如彩电业。
  (2)潜在进入者威胁:分析的关键是进入壁垒,它指新企业进入某一行业时所遇到的各种不利因素和限制,常见的壁垒有:经济规模、差异化和销售渠道网络。
    进入壁垒越多,潜在进入威胁越小。
  (3)买方讨价还价能力
  (4)卖方讨价还价能力
  注意了解:分别影响买、卖双方讨价还价能力的因素。P8
  (5)替代品威胁:与本行业产品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其他产品,如手机对呼机的替代。替代品越多,竞争越激烈。替代品威胁主要取决于替代品的价格和性能。(04年考)
   
  内部条件分析——价值链分析法:
  每一企业的活动都是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价值链来表示:P9图1-2-4。
  图中的价值链包括价值活动和利润。利润是总价值与各项价值活动的总成本之差。价值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
   
   
                    内勤(生产前序企业对内准备工作,如库存控制)
                    生产作业
           基本活动 外勤(生产后序企业对外准备工作,如订单处理)
                    市场销售
  价值活动          服务
                      采购(注:不属于内勤)
           辅助活动   技术开发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基础设施(计划、财务、法律等活动)
  这些活动相互依存,企业竞争优势可能来自单项价值活动,也可能来自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
  ——核心能力分析:把握其概念和特征。
  概念:是一种将知识、技能、资产和运行机制有机结合的企业自组织能力,以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与企业的反应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企业文化等资源或能力交互作用,最终生成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三大特征:充分的用户价值、难以模仿、延展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虫虫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