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复习指导:工程管理
来源:优易学  2011-4-10 9:50:15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6.由于建设项目大量数据处理的需要,在当今时代应重视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进行信息管理,其核心手段是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

  7.在国际上,许多建设项目都专门设立信息管理部门,以确保信息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Z207020 工程项目信息的分类,编码,处理的方法

  1.业主方和项目参与各方根据各自的项目管理的需求确定其信息管理的分类,但为了信息交流的方便和实现部分信息共享,应尽可能作一些统一分类的规定。

  2.编码由一系列符号和数字组成,项目的结构编码依据项目结构图,对项目结构的多一层的每一个组成部进行编码。

  3.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由一系列硬件和软件构成:数据处理设备,数据通迅网络,软件系统

  4.数据通信网络的主要类型: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5.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是①投资控资或成本控制②进度控制③合同管理

  6.工程管理的信息资源包括:组织类工程信息,管理类工程信息,经济类工程信息,技术类工程信息和法规类信息

  1b412020 掌握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1b412021 沥青路面的结构形式

  (1)沥青路面结构组成

  1)沥青路面结构层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组成。

  2)面层是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层,可由1—3层组成。表面层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抗滑耐磨、密实稳定的沥青层;中面层、下面层应根据公路等级、沥青层厚度、气候条件等选择适当的沥青结构层。

  3)基层是设置在面层之下,并与面层一起将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传布到底基层、垫层、土基,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层次。基层材料的强度指标应有较高的要求。基层视公路等级或交通量的需要可设置一层或两层。当基层较厚需分两层施工时,可分别称为上基层、下基层。

  4)底基层是设置在基层之下,并与面层、基层一起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起次要承重作用的层次。底基层材料的强度指标要求可比基层材料略低。底基层视公路等级或交通量的需要可设置一层或两层。底基层较厚需分两层施工时,可分别称为上底基层、下底基层。

  5)垫层是设置在底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构层,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

  (2)路面等级、面层类型

  路面等级与类型如教材中的表1b412021所示。

  (3)沥青混合料结构类型

  1)按矿料最大粒料不同可分为

  沥青碎石混合料分为5个种类:特粗式、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

  沥青混凝土混合粒分为4个种类: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

  2)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标准压实后的剩余空隙率分为:

  i型——剩余空隙率3%~6%,城市道路2%~6%

  ⅱ型——剩余空隙率6%~10%

  3)沥青混合料按其强度构成分为:嵌挤型和级配型

  4)按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结构方式可分为

  悬浮密实结构——由连续级配矿料组成的密实混合料。

  骨架空隙结构——粗粒料彼此紧密相接,细粒料较少,不足以充分填充空隙,矿料形成骨架。

  间断级配结构——综合以上两种方式。间断级配属此原理构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