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精讲讲义(32)
来源:优易学  2010-1-9 13:30:3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4.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
  鉴于区域开发规划的不确定性及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要贯彻预测为主的思想,评价要为环境管理提供基础,为将来的发展方向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在开展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时,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必须根据区域环境质量目标,确定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原则要求,并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在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的工作内容要求时,应考虑到集中供热、污水集中处理排放、固体废物分类处置的原则要求。
  (1)大气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选择总量控制指标:烟尘、粉尘、SO2。对所涉及的区域进行环境功能区划,确定各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目标。根据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不同功能区环境质量达标情况。结合当地地形和气象条件,选择适当方法,确定开发区满足环境质量目标的前提下污染物的允许排放总量。结合开发区规划分析和污染控制措施,提出区域环境容量利用方案和近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2)水环境容量与废水排放总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选择总量控制指标因子:COD,NH3、TN、TP等因子以及受纳水体最为敏感的特征因子。分析基于环境容量约束的允许排放总量和基于技术经济条件约束的允许排放总量。对于拟接纳开发区污水的水体,如常年径流的河流、湖泊、近海水域,应根据环境功能区划的所规定的水质标准要求,选用适当的水质模型分析确定水环境容量(河流/湖泊:水环境容量;河口/海湾:水环境容量/最小初始稀释度;(开敞的)近海水域:最小初始稀释度);对季节性河流,原则上不要求确定水环境容量。对于现状水污染物排放实现达标排放,水体无足够的环境容量可资利用的情形,应在制定基于水环境功能的区域水污染控制计划的基础上确定开发区水污染物排放总量。
如预测的各项总量值均低于上述基于技术水平约束下的总量控制和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总量控制指标,可选择最小的指标提出总量控制方案;如预测总量大于上述二类指标小的某一类指标,则需调整规划,降低污染物总量。
  案例分析
  木里河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内容概述
  一、总则
  二、木里河干流水电规划分析
  三、环境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
  四、规划对区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五、流域控制工程及近期工程环境影响
  六、推荐规划方案环境保护措施
  七、环境监测与跟踪评价
  八、专家咨询与公众参与
  九、问题与不确定性
  十、执行总结及建议
  •案例分析要点
  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
  •2003年9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评价法》规定了包括“一地三域”综合性规划、十类专项规划及其指导性规划需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2004年环保总局年环保总局98文进一步明确了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范围。本案例所涉及规划属于“水利的有关专项规划,……”,按文件应当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
  •规划编制符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有关规定和要求
  •规划环评的结论和建议体现在最后形成的文件中
  •通过行业主管部门的审批
  规划方案的初步筛选
  •案例围绕四个梯级开发方案,从工程地质条件、枢纽布置及施工条件、水库淹没及移民安置、环境影响、水力资源利用程度、水库补偿效益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经济性七个方面逐一比较了各个方案统中的技术经济合理性,提出了规划推荐方案规划实施后的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从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经济要素(如地方财政收入)、就业增收、生活水平、燃料及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移民、淹没耕地与林地、土地资源、工程施工特别是道路施工建设和弃渣处置等入手,分析其主要环境问题(如水文情势、水环境与水生生态系统、生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范围
  •评价内容:生态环境、水环境、社会环境。应着重选择具有综合性、深远性的指标,对对于本案例而言,包括水文情势、水温、水质、生态完整性、生物多样性、局地气候、社会经济、文物古迹、景观资源、水资源利用、民族宗教等
  •评价范围常按不同要素分别确定,如本案例水环境与水生生态、陆域生态的影响评价范围为流域;水土流失评价范围为整个河段的河谷区域,重点是水库淹没区和施工区;社会经济评价按行政区划分库淹没区和施工区;社会经济评价按行政区划分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wangpeng6151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