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精讲讲义(21)
来源:优易学  2010-1-9 12:29:51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建筑书店

 

 公路建设项目
  1.工程分析
  1.1.基本内容
  (1)工程概况
  介绍工程的名称、建设地点、性质、规模和工程特性,并给出工程特性表
  (2)施工规划 :
  结合工程的建设进度,介绍工程的施工规划,对与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关系的规划建设内容和施工进度要作详细介绍。
  (3)生态环境影响源强分析
  通过调查,从生态完整性和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对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源强进行分析,可能定量的要给出定量数据。
  (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项目建设中的主要污染物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和噪声源强。
  (5)替代方案
  结合工程设计,主要分析替代方案的生态环境影响强度。特别是量化指标与推荐方案作比较,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工程选线、选址推荐方案的合理性。
  1.2.技术要点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工程分析一般要把握以下几点:
  1)工程组成完全。把所有工程活动都纳入分析中,一般建设项目工程组成有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必须把所有工程的建设活动,无论临时的、永久的、施工期或运行期的、直接的或相关的都应考虑。
  2)重点工程明确。主要造成环境影响的工程应作为重点的工程分析对象,明确其名称、位置、规模、建设力案、运营方式等。
  3)全过程分析。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问题,一般将全过程分为选址选线期(工程预可研期)、设计方案(初步设计与工程设计)、建设期、运营期和运营后期(结束期)。
  4)污染源分析。明确主要污染物的源,污染物类型、源强、排放方式和纳污环境等,不同的阶段污染源可能不同,不同的纳污环境污染源的控制要求不同。   
  5)其他分析。施工建设方式、运营方式不同,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影响,需要在工程分析时考虑。有些发生的可能性不大,一旦发生将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则可作为风险问题考虑。例如,公路运输农药时,车辆可能跨越河流、水库、水源地时发生事故性泄漏等。
  2.评价等级、范围与重点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划分与评价范围如下:
  (1)生态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经过对工程和项目所在区域进行初步分析,选择1—3个方面的主要生态影响及生态因子变化的程度和范围进行工作级别划分,如果选择的生态影响多于1个,则依据其中评价级别高的影响确定工作级别。
  (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确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原则:
  a.生态因子之间互相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划定评价范围的原则和依据。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的范围主要根据评价区域与周边环境的生态完整性确定。
  b.对于1、2、3级评价项目,要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距离,一般不能小于8-30km,2-8km和1-2km。
  对于路上交通线路类建设项目评价范围按路线中轴线各向外延伸300~5OOm。水上 线路类中,江河类包括所经江河段的全河段及其沿江陆地;海上类主航线向两侧延伸500m。
  (3)评价重点
  线路施工和建成后使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和地表土壤使用现状的改变,及其因此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线路对动、植物物种迁移的阻断影响及其由此而引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wangpeng6151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