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健康心理学:自卑是一种“心理疾病”
来源:优易学  2011-12-29 11:24:2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我们常说人不能太有自信,过度自信可能转变为“自恋”,但同样的人也不能太自卑,过度自卑就变成了一种心理疾病。自卑心理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甚至会促发早衰。 
  自卑的人,情绪低落,郁郁寡欢,常因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而不愿与人来往,只想与人疏远,缺少朋友,顾影自怜,甚至内疚、自责、自罪,自卑的人,缺乏自信,优柔寡断,毫无竞争意识,抓不住稍纵即逝的各种机会,享受不到成功的欢愉;常感疲劳,心灰意懒,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没有效率,缺少生活乐趣。
  长期自卑的人,大脑皮层长期处于抑制状态,而绝少有欢乐和愉快的良性刺激转换,中枢系统处于麻木状态,体内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也因此而失去常态,有害的激素随之分泌增多,免疫系统反应失灵,抗病能力下降,使人的生理过程发生改变,出现各种病症,如头痛、乏力、焦虑、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早生白发、面容憔悴、皮肤多皱、牙齿松动、性功能低下等,这就是衰老的征兆。也就是说,自卑这种不利于健康的有害心理,促使人在人生路上常走下坡路,加速自己衰老的进程。
  克服自卑的方法: 
  用补偿心理超越自卑
  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求得到补偿。从心理学上看,这种补偿,其实就是一种“移位”,即为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而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长处,优势,赶上或走过他人的一种心理适应机制,正是这一心理机制的作用,自卑感就成了许多成功人士成功的动力,成了他们超越自我的“涡轮增压”,而“生理缺陷”愈大的人,他们的自卑感也愈强,寻求补偿的愿望就愈大,成就大业的本钱就愈多。
  在补偿心理的作用下,自卑感具有使人前进的反弹力。由于自卑,人们会清楚甚至过分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就促使其努力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其性格受到磨砺,而坚强的性格正是获取成功的心理基础。
  用乐观态度面对失败
  在自我补偿的过程中,还须正确面对失败。人生之路,一帆风顺者少,曲折坎坷者多,成功是由无数次失败构成的,正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创始人沃特所说:“通向成功的路即:把你失败的次数增加一倍。”但失败对人毕竟是一种“负性刺激”,总会使人产生不愉快、沮丧、自卑。那么,如何面对?如何自我解脱?就成为能否战胜自卑、走向自信的关键。
  面对挫折和失败,惟有乐观积极的心态,才是正确的选择。其一,做到坚韧不拔,不因挫折而放弃追求;其二,注意调整、降低原先脱离实际的“目标”,及时改变策略;其三,用“局部成功”来激励自己;其四,采用自我心理调适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要使自己不成为“经常的失败者”,就要善于挖掘、利用自身的“资源”。虽然有时个体不能改变“环境”的“安排”,但谁也无法剥夺其作为“自我主人”的权利。应该说当今社会已大大增加了这方面的发展机遇,只要敢于尝试,勇于拼搏,是一定会有所作为的。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受宫刑乃成《史记》,就是因为他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气馁、不自卑,都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有了这一点,就会挣脱困境的束缚,走向人生的辉煌。
  此外,作为一个现代人,应具有迎接失败的心理准备。世界充满了成功的机遇,也充满了失败的可能。所以要不断提高自我应付挫折与干扰的能力,调整自己,增强社会适应力,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若每次失败之后都能有所“领悟”,把每一次失败当作成功的前奏,那么就能化消极为积极,变自卑为自信。
  人有时候需要自卑之心,或被宗教经常提及的谦卑心。谦卑让我们知道需要敬畏,知道我们不能狂妄自大地解释与评述这个世界。有了敬畏就有了宽容,就让我们明白世界上存在着许多不可知的东西,人基本是无知的。尽管科学帮助我们学到很多,但那仍旧是浩瀚自然中的微小部分。宽容、无知就会接纳更多的人和事,也会接纳自己。

责任编辑:刀刀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