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二级)辅导:生物反馈治疗技术的认识与应用
来源:优易学  2011-11-24 14:22:50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一、认识生物反馈治疗技术
  生物反馈技术在我国临床的应用只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但却显示了它在临床治疗心身疾病中的举足之功。
  1.生物反馈治疗是一种认知行为疗法
  生物反馈治疗技术不同于其他的物理治疗方法,是一种认知行为疗法,也是自然疗法或非药物疗法的方法之一。“生物反馈治疗系统闭环反馈示意图”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生物反馈疗法的原理。
  2.何为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是指利用现代电子学的手段,将原本不易察觉的微弱的心理生理变化过程的信息采集并加以放大处理,以极易辨别、认识的视、听形式显示出来,达到人可以察觉的水平,当人识别了这种信号后即反馈给大脑,大脑及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和控制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并输出新的有益的信息。此时,如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则应给予奖励与强化,如此构成一个闭环的自身调节系统。我们把这整个过程称为生物反馈治疗过程。这一过程的多次实现即能建立起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塑造出新的行为模式。用一句话来解释它:利用仪器了解与自身生理心理有关的信息过程,并且学会随意控制和改变这些过程。
  在示意图中可看到反馈回路中的每一环节都有标号,标号有前后顺序,比如(1)、(2)、(3)、(4)、(5)。这说明,当一个受训者初次接受生物反馈治疗时,他对自身的参与意识还认识不够,还不知从何做起,这时的第一步是从采集受训者的信息开始,通过向箭头方向行进的下一步(2)把这些信息显示出来,再通过第(3)步使受训者了解、认识自己,紧接着把了解了的信息通过第(4)步大脑加工,改变调整,最后达到第(5)步输出一个新的信息结果。当受训者对这个过程熟悉后,他很快即会从上述倒数第二个环节即(4)做起。也就是说,受训者根据以往学习的经验,先将上次训练的最好结果显示出来,再经过箭头方向的每个环节,达到比以往经验更深刻的体会,输出更有利于疾病转归的信息。经过如此多次的操作,受训者能够做到一开始就进入第五个环节,即一见到信号就通过大脑及中枢神经系统完成最佳的调整方案,将心理、生理过程尽快调整稳定与平衡。
  3.生物反馈治疗技术的治疗原则:让病人参与在自己心身相关的因素之中去认识自己的疾病并参与自身疾病的转归。
  4.生物反馈治疗技术的特点:以病人为主体,改变了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
  二、生物反馈技术的应用
  1.自我监控,学习放松
  放松训练在因生活事件发生的应激中可以及时有效地调控心理情绪活动,改善生理内环境。但常用的放松方法比如气功、意念、冥想在学习过程中都没有一个客观的指标向训练者明示他在训练过程中实时的反应状况,训练者无法主动参与在训练的整个过程中。因此有时不能自主控制自己的状态,甚至发生“走火”、“入魔”式的偏差情况,反而适得其反,不仅没有调控好心理、生理的过程,反而殃及精神失控,内外环境稳态失调,甚至发生行为异常。而生物反馈放松训练自始至终在人与仪器的闭环反馈中参与了解自己、改变自己、从紧张到放松的整个过程中,被训练者可借助仪器做出精细的测量和动态的显示。由此,能够很快识别信息所代表的意义,客观地意识到自己主观参与的结果,并与自身的状态相联系,了解到自己在一般状态、放松状态和不同程度紧张状态时的各种生理参数的变化,了解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观因素与客观数据间的作用关系,在完全自我监控的过程中学习放松技术,并在一次次的学习中建立条件反射。
  一旦这种条件反射被建立起来,人们就能够随意控制自身诸多的生理信息,不管这个生理信息被认为是由自主神经系统调控的,还是由植物神经系统调控的。这时,人们就有了改变自我生理、心理的自主能力,对自身的疾病有了参与治疗的能力。
  2.生物反馈常是心身疾病的首选疗法
  在诸多心理、行为治疗的方法中,生物反馈疗法往往是首选方法之一,这是因为病人在求医行为产生后,会同时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或情绪反应,而对医生信任度的高低又会使他将自己变为被动的角色。因此,如果患者没有从心理上对客观躯体的正确认知,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治疗开始。而生物反馈技术恰恰将人的心理作用于客观躯体的实际过程让人们看到了,帮助人们完成了这个认知过程。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参与并尝试了自己为自己治疗而得到的效果,因此坚信了心理与生理是相互作用的,人是能够控制这个相互作用的结果的。这种治疗会使病人恍然大悟,也会使医生省却了反复说服病人并向病人证明心理、生理相互作用关系的许多麻烦。这种治疗在帮助病人的同时帮助了医生,尤其对临床上医生最感头疼的问题,诸如病人不配合、病人过于紧张、用药无效果等是最有实效的帮助。
  3.肌电反馈监控,随意松弛身心
  肌电就是肌肉的电脉冲活动,这种活动是由大脑及脊髓通过指挥运动神经元放电量的增大或减少而控制的。任何一个正常人对骨骼肌都有随意指挥的功能,因此人能通过学习和训练完成繁重的体力劳动或精细的手工操作。当我们选用肌电信号来实现人调控心理生理过程时,骨骼肌的运动就有了心身相关的重要意义。
  人因为环境、情绪或心理因素的紧张不适导致运动神经元非随意的放电量增大时,肌肉就呈紧张状态,肌电值就增高,但在通常的状态下人是不会察觉的,只有利用肌电生物反馈仪,将肌电这个生理信号的变化过程显示出来,人才能察觉并认识,这时利用人对肌肉的随意控制能力能很快学会将肌肉松弛下来。在肌肉被松弛的过程中,人也能很快感觉到精神、心理的随之松弛过程。
  4.临床治疗的具体操作方法
  (1)介绍生物反馈治疗,做好相关解释说明
  让病人了解生物反馈治疗的原理、意义及目的,并向病人说明要针对性地解决自己的问题(比如针对自身的高血压、头痛、失眠等),可以先试着与仪器相连接,体会一下人与仪器之间的闭环反馈关系,这也正是自我控制的初步尝试。当连接好与肌电生物反馈仪相通的电极后,可先试着让患者皱紧眉头或使劲抬额头,也可以试图“咬紧牙关”,然后松开。这时,患者能怦然领悟到紧与松之间的关系与不同。由此,对原来不易察觉的生理改变就变得敏感了。
  (2)连接肌电仪器
  病人取舒适、安稳、半卧位,并能够看到仪器的数字显示、光标移动。治疗心身疾病,电极的位置最好放置在前额,三个电极中异色放置在眉心上方,另两个放置在左右瞳孔上方,三个电极间应有1cm左右的距离。
  (3)记录基础肌电值(基线值),启动预置开关
  当病人安静3—5分钟后,即可记录基础肌电值(基线值)微伏(μV),并可启动预置开关,将预置值调制在低于基线值的数值上。
  对于病人来讲,这是一个目标的预置,也是仪器上专门设计的强化措施,当病人越放松时,肌电信号就会越下降,如果下降至预置的位置或低于预置,仪器就会自动发出“嘟嘟”的悦耳声,以此来告诉受训者或病人自我调控的结果。当病人听到此声音即与仪器建立起心理的联系,他告诉自己“目标已达到,我还可以继续努力”。这时,医生也应该提示病人:操作自己很成功,做得很好,注意体验内在感受,并试着记住这种感受。实际上是鼓励病人感受自己松弛过程中的最敏感部位或目标部位。比如:头疼的病人在放松的同时就感受到头痛减轻了,越来越轻松自如了,直至没有疼痛的感觉了。
  (4)下调预置于病人可能达到的值
  再次向下调整预置于病人可能达到的值,并观察病人,同时也让病人自已观察,在治疗过程中能保持在10分钟以上的保持值,并以这个值作为下次训练的基线值,以激发病人对下次训练有新的目标追求。
  (5)每个人都能够有潜力达到1μV以下(笔者认为达到1μV以下才算真正从躯体到精神心理都松弛下来了。)
  每个人肌电值的基线水平并不都一样,这与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活动某块肌肉的经常性及强度有关,也与个体情绪活动的实时性有关,因此每个病人都要首先测量基础值。但根据仪器设计的灵敏度0.01μV来讲,一般每个人都能够有潜力达到1μV以下。
  给病人一些可行的放松方案
  (6)按疗程经常性重复练习
  一般7—10次为一疗程,一至四个疗程后可建立起条件反射(操作性的)。第一疗程一般每天1次,让病人频繁体验松弛的感受,使他对这种感受的可操作性尽快认可并积极去建立。第二疗程根据病人的实际学习结果,决定仍每天1次还是隔天1次。第三、四疗程都可一周两次,这是为了让病人在建立这个条件反射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主动放松意识,避免形成对诊室、对医生、对仪器的依赖性,使主动学习得到稳定的结果,最后,当条件反射建立之后,也需要医生提醒病人1个月1次或两个月1次来诊室复习这种方法,因为这是行为操作的方法,如果某一种行为经常出现则终身不忘,而如长期不重复这种行为方式又会丧失殆尽。
  (7)重视家庭训练
  ①可以租一台便携式生物反馈仪让病人回家练习;
  ②如果没有仪器的情况下,让病人将在诊室治疗获得的感受在家庭训练中反复演习,可以不拘时间、不拘次数,以体验到诊室训练的感受为目的,这可使病人在真实环境中强化、巩固学到的调控本领。
  (8)神经肌肉的再训练治疗—特异性反馈方式
  对神经肌肉使用不当,造成动作不协调,或因血管溢外造成神经系统受阻,形成肢休活动障碍,但却仍有残存的肌电活动信号,也可以使用肌电生物反馈的方法来进行神经肌肉的再训练治疗。由于仪器的灵敏度高,对微弱电信号的高保真放大,病人与仪器相联后,能看到自己被放大后的真实的肌肉活动状况,因此他也就有了自主训练的信心和决心,仪器上设计的预置系统地可以双向使用的,无论这块肌肉是痉挛还是过于松弛或麻痹,都可以通过预置来对病人的自主肌肉活动进行强化松或紧的训练,直至它们恢复正常。
  三、自主控制皮温,调节交感活性技术
  (一)原理
  调节手指的皮肤温度与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交感系统兴奋时会引起靠近皮肤表面血管周围的平滑肌收缩,产生血管压力,这个压力使血流量减少,毛细血管内的血流量减少了,皮肤温度也就下降了。反之,交感神经兴奋下降,引起手指毛细血管周围的平滑肌松弛,血管的压力减少,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大,手指的皮肤温度也就升高了,一般可以从手温32℃左右(90℉左右)升至35℃以上(95℉以上),甚至有些病人放松得很好,很投入,手温有时会升至36.7℃(98℉左右)。
  根据这个道理,人们如果能够学会控制自己手指温度的变化,也就学会了利用皮温这个生理信号来控制交感神经的兴奋或对它的抑制。手足末端温度的升高正代表了周围血管扩张,血流量的增多,这在临床上对治疗多种疾病有意义。但要提醒注意力是:个体的基础温度是有差异的,甚至差异很大,但任何一个人都能够学会调控自己的温度变化,因此,无论一个病人的基础温度是多少,只要不存在器质性病变后不可逆的温度改变,他们都是有很大的升温潜力的。
  根据以上原理,利用皮温生物反馈仪对个体实施温度的监测显示和反馈。使人们实时得知周围血管的流通程度,告知他们原没有注意到的错综的情绪变化对生理影响的结果可以借助这种皮肤温度的反馈“明察秋毫”。比如,知道如果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就能降低血压,因此临床上运用皮温反馈的方法达到升温而降低血压的效果。
  (二)临床操作方法:
  病人半卧舒适位,将仪器放于可轻松目视处连接皮温传感器记录基础温度值(基线值)开始对病人进行升温训练教病人学会参与教一些升温技巧随时了解病人的放松状态。
  教给病人一些升温的技巧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与皮温生物反馈治疗在降低躯体及精神的唤醒水平,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的研究与临床治疗中都表现出它们可以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因为由于交感系统紧张而引发的各类躯体症状(心身疾病)都适于用这两种信号的调节来抑制和改变,所以我们也称这两种信号的反馈为非特异信号的反馈方式,当然它也是特异的一面,尤其是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四、生物反馈治疗中需特别注意的问题
  1.生物反馈训练的场所舒适、简单
  场所应布置得尽量使人感到轻松。医生在向病人讲述生物反馈原理时要通俗易懂,最好用非言语的学习经验来作类比,例如人们幼年时学会用筷、走路或控制大小便的过程,这中间包含着一系列行为操作的反馈过程。用这种方式,病人会很容易把生物反馈的步骤跟他自己原已掌握的某些技能作类比,从而体验、琢磨学会操作自己的技巧,认识到学会生物反馈技术的关键只是时间和练习。
  2.选择性能稳定、灵敏度高、测试范围适用的仪器
  国内现有的JD—2A型肌电生物反馈仪、JD/PW——5型高级电脑肌电皮温生物反馈仪等,都是临床使用最多的型号。
  3.“强化”措施的运用
  4.启发受训者将生物反馈训练中获得的量化参数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5.每次治疗前后应进行相关的生理指标的测查,以及对对应症状的程度评定
  6.强调病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动地位,最终脱离仪器的帮助才能真正生物反馈治疗的目的。
  7.注意医生在病人生物反馈治疗过程中是指导者的角色,甚至是知心朋友。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