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二级)辅导:正统的行为主义
来源:优易学  2011-11-20 11:32:06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新行为主义(Neo-Behaviorism)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美国新发展的一种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1913年,JB华生在《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然而,由于华生的行为主义完全无视有机体的内部过程,遭到人们的反对与责难。为了摆脱困境,该学派内部不少人先后提出各自的主张,逐渐形成新行为主义归为三类:正统的行为主义,非正统的行为主义和激进的行为主义。它们又都受到操作主义的影响。
  正统的行为主义
  当正统的行为主义者提出心理学的主题是行为时,他们并未排除可能用于解释外显行为的内隐活动。事实上,在逻辑实证主义和操作主义的影响下,正统行为主义者的研究是根据由内隐实体组成的理论来解释外显行为的。然而,这些实体并非有机体内都实际发生的心理过程,也非内省可以理解的,而是被定义为“理论上的行为”。
  这就是说,一个特定的内隐的理论建构是根据有机体所作的操作,或其刺激环境的某个方面,或其行为的一个可以测量的方面而被操作
  性地定义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正统行为主义者通过接受方法论的行为主义而希冀获得科学的研究。他们渴求在物理学或楷学中发现的同一解释理论,因为在物理学或化学中内隐的理论坟语是陈腐之见。
  在正统的行为者中间,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EC托尔曼和CL赫尔。
  托尔曼在1932年发表了他的重要著作《动物和人的目的性行为》,明确地表述了其立场:反对心理学研究意识,反对华生的机械的肌肉收缩主义,反对构造
  主义样式的内省。托汞曼不是一个华生式的行为主义者。首先,他对在分子水平上(也即依据刺激-反应的联结)来研究行为不感兴趣。因此,他的研究并不涉及行为的基本单元,如神经、肌肉和腺体的活动
  等。他集中注意于整体行为,也就是整个有机体的整体反应活动。其次,托尔曼在其体系中引进了目的这一概念。在他看来,行为的目的性可以用非常客观的行为术语来解释,而毋需诉诸内省或有机体是怎样“感觉到”经验的。所有行为都是由目的来指导的。猫设法逃出迷箱,白鼠学会走困难的迷津,为类研究音乐,都是如此。所有的行为都
  在于达到某种目的物,学会达到一个目的的手段。这里托尔曼据点研究的是有机体的反应,所测量析是作为函数的反应行为的变化。这些都是高度客观的资料。
  华生式的行为主义很快就批评这种把目的归属于行为的风解。在他们看来,把目的归之于有机体,似乎含有意识的意思。毫无疑问,这种心灵主义的概念,在行为主义体系中是不能有任何地位的。然而,托尔曼的答复却是:有机体是否有意识,对他毫不相干。与目的联在一起的意识经验,即使有的话,不管怎样,也不能影响到有机体的行为反应。如果存在着一种对目标的有意识的知觉,地也是每个有机体的一件秘事,不能用来作为科学的客观工具。任何内部的、不能从有机体外面进行观察的东西,都不能轩于科学的王国这内。
  托尔曼对新行为主义的最重要贡献是他的中间变量概念。作为一个新行为主义者,他认为行为的最初原因以及最后引起的行为本身,都必须是能对它们进行客观观察和从操作上加以说明的。行为的最初原因由六种自变量组成:环境刺激(S)、生理内驱力(P)、遗传(H)、过去的训练(T)、年龄(A)。因此,行为就是这些自变量的函数:B=fx(S,P,H,T,A)在这些能观察的自变量和最终的反应度量之间,托尔曼假定有一系列因子——中间变量,它们是行为的实际的决定因子这些中间变量是把先前扔刺激情境和观察重叠的掺应联结起来的内部过程。因此,必须把华生的S-R这种陈述理解为S-O-R。中间变量就是在O(有机体)内正在进行的东西。托尔曼起初提出两种中间变量和认知变量。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它们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附险时对安全的要求。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它们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1951年托尔曼修改了他的中间变量,提出了三种主要析范畴:(1)需要系统:特定时刻的生理肃夺或内驱力情境。(2)信念价值动机:表示宁选某些目的物的那种欲望的强度和这些目的物在满足需要中的相对力量。(3)行为空间:行为是在个体的行为空间中发生的。在这种行为空间中,有些物体吸引人(具有正的原子价),而其他一些物体则使人厌恶(具有负的原子价)。
  赫尔完全委身于行为主义心理学或客观心理学,他的体系没有给意、目的或任何其他心灵主义的概念留下地盘。他与人合著的《逻辑行为主久》是完整地发展正统行为主义的纲领。他以牛顿和普通物理学为导引,提出了一个对一切有机体都有效的假设演绎学习理论。该理论可用一组公理来表示,对行为的预示就是通过操作性定义从这组公理中推导出来的,因而可以被检验。1943年,赫尔在《行为原理》一书中的提出了下述简化的公理:SER=SHRD这就是说,反应潜力(SER)等于习惯强度(SHR)详细以内驱力(D)。反应潜力指有机体(例如白鼠)作出一个特殊反应(例如跑下通道)的瞬时倾向。它可以用各种方法来测量并操作性地定义,包括潜伏时间、速度、强度或抵御反应消退的能力。习惯强度是指,当有机体学习某种东西除了它恰七发生之外,我们盾不到它正在学习某种东西(也即一种习惯),而且该习惯的强度可大可小。从操作的角度看,习惯强度是根据有机体作出一个反应(例如,跑下通道,在另一端找到食物)后受到强化的次数来定义的。内驱力是指有机体的动机状态,它可以根据时间数而不是食物来操作性地定义。在进行一项实验时,我们可以操作SHR的值,测量它的实际值,并检验这一预示。
  SER,SHR和D是一种理论建构。按照TH利希的分析,它们也是一种中间变量:我们并未直接看到反应潜力、习惯强度或内驱力,相反,我们是在让有机体从事某项任务或测量其行为的基础上界定它们的。正统行为主义的理论策略是允许将内隐实体理论化,而不是对有机体内部的某种东西作心灵主义的构想。赫尔的理论建构是借助由刺激-反应界定的中间变量来表达的。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