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招聘与配置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来源:优易学  2011-5-11 15:16:31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2.面试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由面试考官与应聘者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目的和程序.进行面谈、相互观察、相互沟通的过程。通过面试,可以了解应聘者的经历、知识、技能和能力。它主要用于员工的初选阶段。面试主要是面试官提问,因此是一个单向沟通的过程。根据面试的标准化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单独面试和小组面试。根据面试的发展趋势.非结构化面试已经成为面试的主流。面试的结构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为提高面试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应对面试的每个部分进行研究,设计结构完整的面试,但是不需要对整个面试的过程提供详细说明。

  请指出上述描述中存在的5处错误,并予以改正。

  答:

  (1)“主要用于员工的初选阶段”改为“主要用于员工的终选阶段”。

  (2)“是一个单向沟通的过程”改为“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

  (3)“根据面试的标准化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单独面试和小组面试”改为“根据面试的标准化程度不同,可以分为结构化面试和非结构化面试”,或者改为“根据面试实施的方式,可以分为单独面试和小组面试”。

  (4)“根据面试的发展趋势,非结构化面试已经成为面试的主流”改为“从面试的发展趋势来看,结构化面试已经成为面试的主流”。

  (5)“但是不需要对整个面试的过程提供详细说明”改为“需要对整个面试的过程提供详细说明”。

  四、案例分析题

  1.根据面试评价表答题。

面试评价表

序号

评价指标

权重(%)

单项得分

A

衣着得体与行为举止

15

 

B

语高组织与表达能力

25

 

C

知识面与文化修养

15

 

D

对应聘岗位的认知

20

 

E

加权平均分

25

 

  根据上表请回答:

  (1)素质测评的三要素是什么?

  (2)从素质测评的量化形式来看,请指出该表属于哪一种量化形式(一次量化还是二次量化),并作出说明。

  (3)该表格是否运用了当量量化?当量量化适用于什么情况?

  答:

  (1)素质测评的三要素是:标准、标度、标记。

  所谓标准,就是指测评标准体系的内在规定性,常常表现为各种素质规范化行为特征或表征的描述与规定,如题中的“衣着得体与行为举止”“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知识面与文化修养”和“对应聘岗位的认知”。

  所谓标度,即对标准的外在形式划分,常常表现为对素质行为特征或表现的范围、强度和频率的规定。如题中的“15%”“20%”“25%”。

  所谓标记,即对应于不同标度(范围、强度和频率)的符号表示,通常用字母(A,B,C等)、汉字(甲,乙,丙等)或数字(1,2,3等)来表示,它可以出现在标准体系中,也可以直接说明标准。

  (2)该表属于二次量化。二次量化即指对素质测评的对象进行间接的定量刻画,即先定性描述后再定量刻画的量化形式。题中首先赋予了每个指标不同的权重,即先对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定性的描述,完成第一次量化,即纵向量化;然后请对被测者的各个指标进行打分,这是对每个指标进行定量的刻画,完成第二次量化,即横向量化。

  (3)是运用了当量量化。当量量化是遇到不同类别的对象如何综合的问题下,即不同质的素质测评对象需要统一转换的情况下,对它们进行近似同类同质的量化。在这里,每个应试者属于不同质的对象,很难直接比较,所以需要通过各项指标的纵向加权,进行量化,就是当量量化。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