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摄制组模式”的特点是:企业管理既是无边界的(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找最适当的人选),又是有边界的(一部影片的投资不可能无限追加,其摄制的期限也是固定的);工作过程既是非常规化的(它是一种艺术创作,鼓励随时出现的“突发奇想”和“神来之笔”),又是常规化的(它又必须有相当固定的制作程序);既需要个人的创造力,又必须通过团队合作维护体制化的生产能力。因此我们可以说,所谓项目管理,实际上是在寻找调和创新的不确定性与资源的确定性(局限性)、创造性劳动方式与流水线式作业方式之间冲突的解决之道。
正是项目管理自身包含的悖论性,项目管理可以说是“带着铁链跳舞”的艺术。它既有可能演得相当成功,也有可能因管理不善而失败。据统计,只有25%的信息技术项目在预算内按时完成,并可使客户满意。有一半的已完成项目预算超出了60%到190%,并且其可用性只是原来承诺的70%。PM Network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约70%的开放系统项目都会在实施方面发生时间拖延、超出预算等问题,或者不能达到一些重要用户的预期。
督造金字塔的能力
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6000年前督造基奥斯金字塔的那个人,肯定比今天任何一位CEO都懂得多。”因为在他看来,那个人所管理的是一个超大型项目,而项目管理是所有管理中最繁复、最精微的管理。项目管理之所以如此具有挑战性,原因就在于它是一种复合管理,要求管理者至少具有以下综合管理能力:
范围管理: 项目管理者应具备驾驭“大场面”、“大跨度”项目的经验,把握项目的生命周期、协调跨组织的分工合作等。
时间管理: 一个合格的项目管理者对项目进度表十分敏感,当实际情况偏离规划时,懂得如何督促和激励相关人员提高效率,保证按计划规定的时间完成目标。
成本管理: 项目管理者应具备成本预算、成本核算、财务分析等基本财务会计知识,并能及时制订与督促执行与成本控制相关的措施。
人力资源管理: 项目管理者应具备调配人力资源组合、规划高效率的组织结构、善于调动成员的工作激情、有效处理成员之间的冲突和运作虚拟团队等方面的能力。
风险管理: 项目管理者应具有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判断风险、规避风险及应对风险的能力。
质量管理: 项目管理者应熟悉基本的质量管理技术,如懂得如何制定质量控制制度、如何实施质量控制办法,如何对质量缺陷进行补救,如何处理因质量问题造成的突发危机等。
合同管理: 项目管理者应掌握与合同管理相关的法律知识,能辨识合同条款所隐含的风险,懂得如何规范合同档案管理,熟悉合同谈判的技巧,善于利用法律武器对违约事件进行处理。
公共关系管理: 项目管理者不仅要善于同内部成员沟通,而且还善于同客户、政府机构、媒体及与项目有关联的任何组织和个人进行广泛、有效的交流。
项目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技术和人力”,即在确保时间、经费和性能指标的条件下,以尽可能高的效率达成项目计划规定的目标,让所有与项目相关的主体(包括客户、股东、内部成员等)满意。正是因为通过复合管理将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都变成利润中心,所以采取项目管理能够大大提升企业管理的执行力。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