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知识:“静坐多思已过”巧论员工忠诚度
来源:优易学  2011-8-6 22:33:15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当今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员工忠诚度业已成为令管理者身心疲惫的“攻关”难题。在很多的中小企业中,谈及员工的责任心就已经很是让企业管理者有一种“望洋兴叹”之感!进而谈及员工的忠诚度这一问题,“水中月,镜中花”之感更是由然而生!

  面对如此“稀缺”的员工忠诚度,企业将如何应对?当“80后时代”的员工已渐渐大量走入企业,逐渐接过“前辈们”肩上的“担子”。面对员工如此居高不下的“流失率”,企业又将如何应对?是仅一句员工没有责任心定论吗?!亦或员工职业素养不良?!正所谓:“静坐多思已过”。在我们把问题的“焦点”指向员工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坐下来冷静的反思一下自己!

  马斯洛早在《需求层次理论》中指出,每个人都潜藏着五种不同层次的需求,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对各种需求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以满足后,就会随之产生高一层次的需求。而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正是来自于这些需求。那么,通过以上对需求的理解,能否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示。根据员工在企业中所处的阶段,来定位员工的需求,企业最后加以满足。通过三位一体的方式来培育、打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1、“温饱”是员工忠诚度的“基础建设”。

  “温饱”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既朴素又现实的问题。从“需求”的角度来讲应是员工“忠诚度”的一个“基础建设”。

  任何一名员工在面对工作时的首要需求就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即:温饱“等于”薪资加稳定。

  首先,衣、食、住、行贯穿于生活的始终,如果赚不到“足够”的钱就无法正常的生活。什么又是“足够”的钱呢?一方面,薪资是否“合理”。即:已达到同行业同类岗位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薪资是否“对等”。即:正所谓按劳取酬,也就是说工作的付出(包括:脑力、体力等)与工作的酬劳对等程度。

  其次,面对多变的市场经济,一份稳定的工作对于每位员工来说,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很大的安慰和寄托。一方面,没有人会安心于“仅供一饭之需”的工作;另一方面,毕竟日后的加薪、升迁、发展都是以稳定为前提。

  员工对企业“忠诚”的最低标准是,在保证基本生活前提下,有一份稳定而对等的收入。试问,面对一份连“市平工资”都达不到的薪资,员工会对企业“忠诚”吗?面对个以“压榨”为主导的薪资,员工会“忠诚”吗?面对一份朝不保夕的工作,终日在慌恐不安中度过的员工,会对企业“忠诚”吗?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