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如果夏令营再较量中国孩子可能表现更糟
来源:优易学  2011-4-15 10:24:29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孙云晓表示:“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素质教育必须得到学校、家长、社会多方面的认可和支持。因为它还涉及到社会用人制度、学校的考试评价标准,以及家长的教育观念,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加以改变。每个人的个性、特长不同,我们为何不能引导高中生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呢?”
  “‘中国高中生对未来最有信心,更愿意积极采取行动改变现状’——这一调研结果出人意料。”前不久在北京发布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该研究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研究员,正是16年前让教育界震动的《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的作者。
  16年前,《夏令营中的较量》通过中日两国青少年在内蒙古草原探险夏令营中的表现对比,直指我国教育问题的“靶心”。“然而很多当年早已提出来的问题,仍旧没有起色。”孙云晓告诉记者,在16年后的今天,如果中日两国青少年再进行一场“草原上的较量”,中国孩子的表现可能会更糟!
  中国孩子学习时间最长
  中日韩美高中生在休息日里,最想做的事是和朋友一起玩;学习太紧张是四国高中生最大的烦恼;中国高中生对未来最有信心,更愿意积极采取行动改变现状;中美高中生早起现象较多,日韩高中生晚睡现象较多……去年9月至10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本青少年研究中心、韩国青少年开发院和美国Idea Resource System公司联合实施“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以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1至3年级在校生为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其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中的各项问题进行调研。
  据孙云晓介绍,在四国高中生中,中国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在家学习时间、课外补习班或上家教的学习时间,均为最长。调查比较显示,78.3%的中国普通高中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在8小时以上。
  “四国高中生的学习都很紧张。”孙云晓说,但从具体数据不难看出,中国高中生的学习时间最长、负担最重,压力也最大。
  须警惕“教育荒废”倾向
  “除了学习时间外,各国学生休息日利用时间的方式也差异较大。”调研报告显示,中国高中生在休息日里做得最多的三件事为:学习(29.8%)、在家休息(14.6%)和上网(14.1%);而美国高中生依次为:和朋友一起玩(21.3%)、看电视(10.8%)、看电影和听音乐会等(9.2%);日本高中生依次为:体育锻炼(20.8%)、学习(16.1%)、在家休息(14.8%);韩国高中生则是:看电视(23.1%)、和朋友一起玩(18.3%)、上网(14.3%)。
  “中国高中生休息日所做的,仍然是与教育相关的事,日本高中生闲暇时参加体育锻炼最多,美国高中生的闲暇生活,则多为满足兴趣或为纯粹观赏的活动,功利性最少。”孙云晓分析,高中生如何利用课余时间,受很多现实因素影响。中国高中生由于面临激烈的升学竞争,为增加升学机会,必须利用有限的闲暇时间,提高自己的升学竞争力。
  “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其他的都不用管。”长期以来,这几乎成了每个中国孩子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表面上,学校、家庭、学生个人,似乎对教育空前重视,但这恰恰是一种‘教育荒废’现象。”孙云晓说,国内高中生发展权的实现,普遍存在偏重智力发展,忽视身体、心理发展的情况,紧张的学业挤占了学生从事体育锻炼和休闲、娱乐的机会。
  “体育活动、社会实践对于孩子而言,不仅仅是强健体魄,同时也在训练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但眼下,国内学生普遍缺乏这些机会,这让孙云晓感到很无奈。
  教育评价体系亟待改变
  “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日本家长乘车走了,把鼓励留给发烧的孙子,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儿子拉上车;日本孩子的吼声,在草原上震荡,中国孩子的表现,却在我们心中压上沉甸甸的问号……”16年前发表的《夏令营中的较量》,引发了一场关于素质教育的大讨论。
  “从当年写《夏令营中的较量》迄今,我始终认为,并非我们的孩子不行,而是我们的教育有问题。”孙云晓说,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完善人格、健全心灵。如果仅仅把学习成绩、升学指标作为惟一标尺,而忽视孩子的身体健康、生活习惯、社交情况、社会适应能力等,是非常可笑的“舍本逐末”。
  16年过去,素质教育在我国有了很大的推进,但此次调研报告仍清晰地显示:沉重的学习负担限制了高中生的全面发展;父母对高中生关心以学习成绩为重心,对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关注不够;亲子沟通较少;因成绩不好导致的歧视问题突出……
  “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素质教育必须得到学校、家长、社会多方面的认可和支持。因为它还涉及到社会用人制度、学校的考试评价标准,以及家长的教育观念,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加以改变。每个人的个性、特长不同,我们为何不能引导高中生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呢?”孙云晓说,在逐步改变导向,建立以综合素质科学评定为主导的评价体系的同时,还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高中生提供更多的选择。
  “此次调查显示,中国高中生对未来最有信心,更愿意积极采取行动改变现状。”孙云晓告诉记者,近年来若干青少年研究报告都显示出中国孩子总体上更为自信的迹象,他认为这种乐观、自信的态度,得益于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日趋开放的信息,以及学校与家庭中更为民主的环境,给了孩子更积极的态度和表现自我的欲望。
  “其实,只要给孩子机会,给他们适合的教育,我们的孩子会表现得更好!”孙云晓说。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