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指出:部分教师“不敢”批评学生 恰当批评必不可少
来源:优易学  2011-9-27 9:33:29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教育部近日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对班主任的权益和责任等作出明确界定。其中第十六条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班主任的批评权”这个新概念引起社会各方热议。

  部分教师“不敢”批评学生

  有网友提出,批评本来就是老师教育学生的常用手段之一,何用教育主管部门“赋权”?阳浦小学特级校长张治认为,通过明文规定,鼓励恢复班主任在教学活动中一些适当的教育手段,确有必要。因为时下确实有一些老师“不敢”批评孩子。

  有着20年教龄的黄老师透露,时下多数家长对独生子女百依百顺,一些孩子经不起批评、受不了挫折。有时候由于早恋、同学闹矛盾等,被班主任批评一两句,孩子就会想不通,甚至出现跳楼等极端行为。这样一来,无形中就堵住了班主任的嘴。还有些家长过度维权,本来是班主任为维持班级管理秩序,对孩子进行适当批评和惩罚,家长却找到学校帮孩子“理论”,甚至投诉,弄得老师很委屈。此外,部分学校将家长和学生投诉作为考评师德的重要指标,有些老师担心因批评“得罪”学生而丢掉职位,索性做起“老好人”。

  恰当批评是对学生负责

  教师“不敢”批评学生,既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又对孩子成长不利。

  家长蔡女士认为,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交给教师管教,教师就成了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学生犯错,老师批评,天经地义。老师如果姑息纵容孩子错误而不去批评和惩罚,肯定是对孩子不负责。”

  “批评和惩罚,与表扬和鼓励一样,都是正常的教育手段。虽然鼓励是主流的教育方式,但它无法替代批评的功能。”张治认为,批评也是孩子成长必需的营养。孩子都是在犯错中成长,教师要细心发现孩子的问题,并适当地批评指正。这不仅引导孩子改正错误,而且让其知道是非对错的标准。如果不敢批评、一味迎合孩子,肯定不利于孩子形成独立、完整的人格。

  批评不粗暴要讲艺术

  “批评权”既保障班主任的权利,又要求老师认真负责育人。“批评权”并非“尚方宝剑”,老师要正视学生的错误,更要讲究批评的艺术。

  上海财经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康延明认为,教师批评学生前,首先要避免冲动,学生犯错教师难免生气,但一定要冷静下来再进行客观批评。其次要进行调查,一些问题内情复杂,批评不能偏听偏信失之草率。再次要奖罚分明,让学生在对比中有学习的榜样。

  “学生们最欢迎的批评,是有教育智慧的、善意的、鼓励性的。”新复兴初中的学生家长石女士介绍,有些教师“反话正说”的批评就很有艺术性:鼓励学生时,顺便点明不足,比如说“你如果怎么做会更好”,学生会很自然地接受批评建议。有些批评当众进行,有些批评则课后个别进行,以保护学生自尊。教师批评时真诚、态度和蔼,往往更有效。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