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跑跑”尚未从我们的视野消失,“杨不管”又硬生生地闯了进来。事发安徽省长丰县,两名学生上课时打架导致其中一人死亡,授课教师杨某某选择站在三尺讲台上充当“看客”,并不加以制止,而是继续上课直至下课。杨老师因此被冠以“杨不管”称呼。
“杨不管”停职赔十万
6月29日,此事在各方协商下基本解决,死者一方获赔20.5万元,其中杨经贵赔偿死者家属10万元。协议认为杨经贵负有责任,目前他已被停职。
杨涛的父亲杨丙祥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后,长丰县、乡两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非常重视,多次召集双方学生家长、杨经贵和吴店中学负责人协商此事。最终达成的协议要求:一、陈小飞负有责任,应承担费用50%,费用为10万元,因其家庭困难,暂付费用3万元,不足部分由吴店中学捐赠垫付;二、杨经贵负有重要责任,承担赔偿费用10万元;三、吴店中学负有一定责任,承担赔偿费用为7.5万元(含垫付款7万元)。目前,杨经贵闭门谢客不接受采访。
学生在课堂上当着老师的面打架,老师则不管不顾兀自上课,直至闹出人命,实在是匪夷所思之事,想想这位老师,更是冷血得可以!不少人因而认为“杨不管”比“范跑跑”更恶劣,不能说没有一定道理。为人师表的道德标杆,一次次轰然倒地,然而,在各大网站的网络跟评中,不论是对于“范跑跑”,还是“杨不管”,人们却仍然以压倒性多数呈现出广泛同情。孰是孰非,令人茫然不知所措,而至有今夕何夕之慨!
师生之间,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古今的看法,大有不同。古人以为师生之间,感情有如家属亲人一样。学生之待老师如父如兄,老师之对学生如子如弟。有云:“不陪师父睡,功夫学不会”,学生之侍奉老师,须从洒扫应对做起。而现代的观念逐渐改变了,师生之间充其量只是朋友,彼此地位完全平等。在市场观念的浸染下,甚至大有学生付费老师服务的理念,浓了的是金钱味,淡了的是敬爱心。能认真上好课已算是有责任心了,至于其它,还是“少管闲事”的好。如果是好学生,当然教学相长,乐莫大焉,如果学生不学好呢,老师要怎么办?能怎么办?因为如父如兄,那就有无法割舍的亲情,自然要彼此关心,互相照顾。因为只是朋友一般,那就能帮忙时就帮忙,不能帮忙时也就算了。
“如果因为劝架被人砍断4根指头,你还会劝架吗?”腾讯网友这样反问过度指责“杨不管”的人。据记者了解,当事学校半年前曾发生学生砍断老师手指的血案,此事至今令学校老师心悸。在学生权益日益凸显之时,社会到底能赋予教师多大的权利来教育问题少年、制止校园暴力?至少在教师的心底还有着太多的疑问。而不能很好地解答这些疑问,日后恐怕很难杜绝“杨不管”之类老师再而三地出现。
因为“范跑跑”,教育部修订了“教师道德规范”,那么“杨不管”呢,我们又该修订什么?“杨不管”的出现绝非偶然,但仅仅谴责是远远不够的,为什么“杨不管”会不管,是管不住、不爱管,还是不敢管?其中的隐曲,恐怕才是我们需要继续认真探究和解读的。(青年人网编辑)
责任编辑: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