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说课稿
来源:优易学  2011-3-21 11:28:46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训练也应是多层次、多结构的。训练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的巩固练习,而应是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上。教师连贯、准确、富有逻辑论证性的讲述本身就使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教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讨论题都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当然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课堂上知识进行形成性训练,及时巩固教学成果。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我设计了三个梯度的训练题。〔出示微机图片(二)〕   
  第一梯度:设计基本的简单的题目。第一道题目面全体学生特别是程度稍差的学生,通过训练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训练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比喻论证方法。这是知识的内化、熟化过程。   
  第二梯度:设计辨析型题目。第二道题目面向大多数学生,通过训练1使学生深入理解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训练2使学生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辨析能力。这是知识同化过程。   
  第三梯度:设计思考性、创造性题目。第三道题目有一定难度,面向程度较高同学,同时使其他人得到启迪。通过训练1进一步完成知识迁移、培养程度较高同学的应用能力,训练2进一步培养其他同学的辨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训练3在讨论中培养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创造性。这是知识的强化、优化过程。   
  第五步:回到课本中,学生讨论分析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训练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布置课外训练题   
  我校是首批办好的重点校,现在招收的学生,学习程度差异较大,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布置分层次作业。   
  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按下列观点,写出论证提纲。   
  第一层次:在上述观点中可选其一。   
  第二层次:今天我们一方面要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步子迈大一些,另一方面,又要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腐蚀。   
  在上述教学中,没有改变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但由于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发挥主导和主体的积极性,又以训练为主线,同样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微机图片(一)   
  一、字词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自诩、吝啬、国粹、残羹冷炙   
  2.根据拼音写汉字:bié进、脑suī、càn头   
  二、选择判断正确的一项:   
  1.第3自然段运用的说理论证方法主要是——   
  A.比喻论证B.类比论证   
  C.对比论证D.因果论证   
  2.第4自然段“抛来”与“抛给”在实质上的主要区别是——   
  A.“抛来”动机良好,“抛给”企图较坏   
  B.“抛来”动机较坏,“抛给”动机良好   
  C.“抛来”一般不带有坏的动机和目的,“抛给”是有目的有企图的   
  D.“抛来”和“抛给”的说法表面似有区别,但本质一样   
  3.第5段中有5处引号,对后4处引号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1处表示否定,第2处表示强调,第4处表示特指   
  B.第1处表示否定,后3处表示强调   
  C.第1、2处表示否定,第3、4处表示特指   
  D.第1处表示否定,后3处表示特指   
  4.3~7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对比论证B.类比论证   
  C.因果论证D.举例论证   
  微机图片(二)   
  一、思考回答:   
  1.“大宅子”、“孱头”、“鸦片”、“姨太太”各比喻什么?   
  2.比喻论证的作用是什么?   
  二、选择题:   
  如果以“思想上应该装上‘窗纱’”为题,下面哪些论据采用了较适合的比喻论证方式——
  A.江河横流,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B.生活中的窗纱是为了防止苍蝇、蚊子、灰尘…   
  C.一切人都有爱美之心,西装革履、烫发口红,是时代的美   
  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三、根据所给观点,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证,请同学们口述其论据,其他同学给以评析。   
  例如:观点——做事要有恒心,不间断,才能成功。   
  论据——(1)滴水穿石 (2)铁杵磨成针   
  观点:1.客观环境往往对人有很大影响   
  2.要掌握真本领必须勤学苦练   
  3.做事缺少必要的基础条件就不能成功   
  4.学生往往越过老师,后人往往越过前人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