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模拟试题及答案
来源:优易学  2011-1-3 14:09:18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题干为前摄抑制的含义。
2.A[解析]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题干为感性知识的含义。
3.c[解析]略。
4.A[解析]i9忆分为情景记忆、语义记忆、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等。世界杯期间看足球比赛的记忆属于情景记忆,故选A。
5.D[解析]信息加工系统中有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瞬时记忆三个不同的信息加工阶段。其中,短时记忆被称为工作记忆.在信息加工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故选D。
6.A[解析]瞬时记忆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
7.C[解析]略。
8.A[解析]长时记忆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
9.C[解析]在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存储形式是视像和声像。
10.D[解析]对于遗忘进程,艾宾浩斯最早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遗忘曲线及规律.揭示了遗忘过程与时间的关系。
11.A[解析]知识直观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种形式。题干属于模象直观。
12.B[解析]差异律指对象与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黑和白反差最大,因此一般在黑板上书写板书要用白色粉笔。
13.B[解析]略。
14.B[解析]符号学习就是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直角三角形的学习就属于符号学习。
15.c[解析]根据记忆效果规律,学习一篇文章之后,对这篇文章的记忆效果,头尾部分内容记忆效果最好,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
1.BCDE[解析]感性知识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理性知识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命题即常说的规则、原理、原则。
2.ACDE[解析]演示实验属于实物直观。
3.BCE[解析]略。
4.BDE[解析]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包括知识的获得、保持、提取三阶段。
5.ABCD[解析]E选项为程序性知识。
三、填空题
1.总括
2.表象;命题
3.命题
4.心智技能;认知策略
5.同化;应用
6.过度学习
7.描述性知识
8.工作
9.直观;概括
10.概括
11.简化
12.150%
13.同类比较;异类比较
14.痕迹衰退说
15.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
四、名词解释
1.并列结合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一般而言,并列结合学习比较困难,必须认真比较
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掌握。
2.直观: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3.理性概括:在前人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
4.概念学习:概念学习是指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学习。
五、简答题
[答案要点]
1.在运用变式时,如果变式不充分,学生在对教材进行概括时.往往会发生下列两类错误,必须注意预防。一类常见的错误是把一类或一些事物所共有的特征看做本质特征。另一类常见错误是在概括中人为地增加或减少事物的本质特征,不合理地缩小或扩大概念。
2.教学中的感知规律包括四个方面:(1)强度律。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因此,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突出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2)差异律。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在物质载体层次,应通过合理的板书设计、教材编排等方面恰当地加大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在知识本身层次,应合理地安排新旧知识,使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3)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为此。应注意在活动中进行直观。在变化中呈现对象.要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使知识以活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4)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因此,教材编排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应有间隔和停顿。
3.(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2)加强词与形象的结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形象的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六、论述题
[答案要点]
1.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的基本方法有:(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概括的目的在于区分事物的本质和非本质,抽取事物的本质要素.抛弃事物的非本质要素。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概括时,不仅要注意抽取本质的一面,也要注意抛弃非本质的一面。为此,必须配合使用概念或规则的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理性概括是通过对感性知识的加工改造而完成,感性知识的获得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教学实际中,要提高概括的成效,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而全面的感性知识,必须注意变式的正确运用。(3)科学地进行比较。概括过程即思维过程,也就是在分析综合的基进行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因而,区分对象的一般与特殊以及本质与非本质的比较过程,对于知识的概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为了促进知识的获得,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去进行自觉的概括,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原理、原则,尽量避免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记忆或背诵。
2.(1)深度加工材料
所谓深度加工.是指通过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对它进行深度加工,信息的保持效果就可得到提高.并有利于信息的提取。
(2)有效运用记忆术
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记忆术有:寻找记忆材料的规律,做一定的归类和整理,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记忆,将零散的材料用~定的方法串联起来,展开想象等。
(3)进行组块化编码
所谓组块,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组块可以是一个字母、一个数字、一个单词、一个词组甚至一个句子,组块的方式主要依赖于人的过去的知识经验。
(4)适当过度学习
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
首先及时复习。即根据遗忘曲线的原理,在所学习的知识大面积遗忘之前进行复习;
其次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如把一个材料分成若干小块材料;
再次反复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如适当地考一考自己;
最后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如读、听、说、写等综合进行。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