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名词解释精选试题及答案
来源:优易学  2011-10-21 11:07:47   【优易学:中国教育考试门户网】   资料下载   职业书店

21、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22、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23、年龄特征:是獐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共同特征。
24、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
25、国家课程:是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级课程是一级课程。规定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26、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及其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广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27、“导生制”: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它是根据獐的年龄和发展水平划分等级,对进度相同的儿童系统性开设科目,编制班级,实施同步教学;并且除教师之外,还配备“导生”,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
28、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29、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特殊要求。
30、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31、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想信念。
32、地方课程:就是省、自治县、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写的课程,属二级课程。
33、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34、教学组织形式: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35、德育原则:是根据德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36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37、教学模式:是指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的基本模型。
38、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学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9、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序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程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40、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瑶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
热点资讯
热门课程培训